“首先,我们嵌入式有非常多元化的产品线,这是我们的主轴。其次,多国认证也是很多用户选择研华的原因。”被问到在智能系统设备快速发展的今天,研华嵌入式的优势在哪里时,陈勇成先生自信地回答到,“除了这两点外,研华从去年开始着重于推广IPC+N的战略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这也是研华未来主推的理念。过去几年,用户可能需要要找很多不同的供应商,这有一些麻烦,现在研华可以满足客户一切的需求。”
众所周知,IPC是研华的拳头产品,然而研华的产品系列不只是工控机,还有工业以太网产品,触摸屏, 平板电脑, UPS不断电系统, 微软嵌入式软件服务, 远程管理软件SUSI ACCESS , GPU长供货周期显卡,PAC、I/O、计量模块、 板卡、HMI等众多自动化及嵌入式产品线及服务,研华有能力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并保证高质量、与高附加值,这就是IPC+N。
据了解,研华IPC+N中的“IPC”并不是专指传统的工控机(Industrial PC),它也是智能电脑(Intelligent PC )的缩写,智能电脑的产品表现形式将是多元化的,它还会包括各式各样的嵌入式产品。因此,IPC+N不会矮化研华打造物联网远期目标的实力与恒心。
发展IPC+N战略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从研华现有的IPC产品线发展上看,主力IPC产品线不会仅限于传统x86架构的PC,而 RISC架构,DSP/GPU/NPU的产品都将是硬件上的可选产品形式。国内的龙芯也已在ARM之后,加入研华嵌入式电脑的芯片组的选择阵容。这些都明显丰富了研华IPC产品的市场竞争手段。
嵌入式云端服务
今天,越来越多的嵌入式系统设备正在被连接到“云”端,另一方面,“云”的理念正在越来越多的在嵌入式系统设备中得到贯彻。例如,一台安装在偏远地区的自助终端设备,通过云端服务,一旦有系统更新,即可远程实现升级,就像windows操作系统的系统自动更新一样;一台自动售货机,通过云端服务变得更聪明,更人性化——主动观察和分析过往顾客的购买记录,比如不同性别、年龄、身份的顾客更偏好什么样的商品,在什么时间段、什么商品更受什么样的顾客青睐等等……。
面对正在到来的云端时代,陈勇成先生介绍:“嵌入式计算机将不能只是扮演单纯的硬件角色,需要与软件进行结合,研华有自己的嵌入式云端服务。”研华的单板计算机结合独家开发的产业云端服务,有效整合硬件、加值软件与云端服务平台,提供市场一个更智能的工业计算机及完整的云端解决方案,让云端时代下的产业应用能将储存装置设置在云端、远程进行排程作业、备份及修复操作系统,所有产业设备因此变得更有效率、更聪明,且使用者的成本及风险也得以大幅减少,真正享受到云端时代所带来的好处。
2014年6月,研华提出“IPC+N”战略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为客户提供IPC以及相关产品一站式专业服务。
目前,研华智能设备云端管理平台SUSIAccess3.0已经全面预载于研华的硬件设备,SUSIAccess3.0除了减少系统维护的成本之外,还能提高用户时间管理的效能。
垂直行业客制化
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嵌入式的应用逐渐丰富和多样性。在垂直领域,嵌入式技术也不断在扩展,这就决定了不同行业的用户有不同层次的需求。研华专注产业的发展,其所指的产业即垂直行业。为此,研华不断着眼于用户对于市场方面的需求而进行硬件客制化的调整,其有三个模式可以满足用户的不同要求:一是研华创新性的MI/O Extension扩展板,可以让客户专注于扩展板的设计,不必更换核心板,就可以灵活满足各个垂直行业的应用需求;第二,研华有COM架构产品, 可以提供完整的核心板系列产品, 并由研华的专门工程团队协助客户设计服务, 帮客户快速搭建专属的底板;而当标准版、MIOe、COM的产品都无法满足客户需求的时候, 研华的另一个特色服务——主板设计客制化服务(Motherboard Design Services),可以帮客户定制全新的主板。特别是MIO,其研华全力打造的新标准,将大大帮助客户快速量产,加快产品上市速度,增加竞争优势。
陈勇成先生拿智能交通行业举例说:“像我们的经销商提出轧机内部含有许多需要控制的模块,例如开关、灯控、读卡机等,这样所需的串口数量就会增多,供电电源模块各异。每家经销商的需求不同,这对我们来讲是很复杂的要求。面对串口数目众多,电源模块各异这些问题,研华可以在设备主机上增加串口数目,更改电源模块,由原来整机上做好的2到4个串口增加到10个,36V供电变为12V供电,这就很好解决了客户在串口、电源这些方面的需求。除此之外www.cechina.cn,我们还可以将许多模块在设备主机上进行替换、加减,例如将DIO模块与串口替换,SSD与硬盘替换或者加减双险,这样就很好的满足了很多行业里面地铁的需求。这个例子就很好的说明了我们在交通行业通过很多扩展模块来满足客户客制化的需求。”(CEC 张曼利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