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卷’,我们更要帮供应商提高他们的制造能力及管理能力,以实现共同成长,而不是榨干利润。”
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在第三届
链博会现场接受采访时如此阐述公司的供应链哲学。他用一个生动的比喻解释这一理念:“我们的目标不是把毛巾拧干换一条
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而是帮同一条毛巾再挤出水……只有供应商可持续地挣钱
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大家才能长久共赢。”
2025年7月16日,霍尼韦尔第三次亮相链博会。在这个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上,霍尼韦尔展出的实物展品中超过95%由中国团队研发制造,创下历史新高。在进入中国市场90周年之际,这家跨国企业正以深度
本土化战略,向世界展示其如何将中国创新融入全球产业链。
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
90年深耕,“东方服务东方”战略下的本土化实践
霍尼韦尔在中国的成功,源于其扎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自提出“东方服务东方”战略已逾20年,霍尼韦尔的本土化程度不断深化。与单纯的“国产化”不同,该战略重视在中国建立本地研发和运营团队,以本土团队的决策为主导,迅速响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
“需求在中国,研发在中国——所有新产品都由中国团队根据中国客户、中国市场需求定义并开发。”余锋在采访中强调。这一理念已成为霍尼韦尔在中国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过去几年,公司每年都在中国申请数百件专利,源头均来自本土客户需求。
如今,霍尼韦尔已在中国建立起覆盖创新、研发、制造、采购、销售、服务的完整价值链。公司在天津、苏州、南京、西安、广州、上海等地均设有工厂,制造和运营足迹遍布中国大部分地区。这种深度本土化布局使霍尼韦尔能够灵活平衡全球标准与本土需求,满足中国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本届链博会上,霍尼韦尔首发的两款创新产品正是本土研发的典范:聚焦船舶行业的智能船舶解决方案(Smart Ship)和面向建筑领域的智慧建筑运营管理平台全新高效运维模块,均由中国本土团队针对中国市场需求研发制造。
供应链共生:从技术输出到能力共建
在中国市场90年的深耕,使霍尼韦尔对中国供应链有着深刻理解。余锋总结了中国供应链的三大鲜明特征:体系“全”,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韧性“强”,无论遇到何种突发情况,中国供应商总能迅速恢复、快速响应;服务“优”,中国供应商在质量、成本、交期乃至新品开发上,都以极高效率配合。
为强化供应链韧性,霍尼韦尔采取了多项举措。公司已连续多年举办中国供应商大会,今年的供应商大会在南京举办,为期两天。霍尼韦尔将全球采购负责人请到现场,既让他们了解中国供应商的优势,也助推中国供应商获得更多全球订单。
霍尼韦尔定期举办供应商专项培训班,由业务负责人和管理专家亲自授课。这些培训聚焦精益管理和六西格玛等核心方法论,致力于帮助合作伙伴降本、提质、缩短交期、压缩库存,实现整个供应链竞争力的同步跃升。供应商对这些系统性的培训反响积极,大家共同提高生产效率与交付质量。
“必须把国产化做得更深,不仅是整机国产化,更要实现零部件国产化,把核心供应链留在中国。”余锋表示。对于短期内技术或可靠性尚有差距的部件,霍尼韦尔坚持 “一品两供”策略,保证供应链韧性,确保核心供应链留在中国。
链博会平台:连接全球产业链的“超级磁场”
作为连续三年参展链博会的“老朋友”,霍尼韦尔对这一平台的价值有着深刻认识。“链博会是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集贸易促进、投资合作、创新集聚、学习交流功能于一体,显示了中国深化国际合作和对外开放的决心。”余锋如此评价。
在余锋看来,链博会像一个超级磁场,让全球工商企业携手成链、聚沙成塔,找到供应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助力中外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不同环节开展合作。
对于第三次参展的霍尼韦尔www.cechina.cn,此次参展有两大核心期待:一是展示在自动化、能源转型以及未来航空等领域的创新技术与解决方案;二是深化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关系,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探索技术创新边界。
在化工领域,霍尼韦尔发布《智造新引擎:精益数智化与化工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白皮书》,提出将精益管理与数智化深度融合的转型策略。余锋强调:“化工产业不能只想着‘做大’,更要‘做强’,而管理升级是关键。”
中国创新:从本土应用到全球输出
霍尼韦尔在中国的创新成果正开始反哺全球市场。以新能源汽车领域为例,公司开发的电池安全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热失控传感器等产品不仅广泛应用于中国各大新能源汽车厂商,还成功出口至韩国、日本等市场。
“创新始终是霍尼韦尔的DNA。”余锋表示。为激发创新活力,霍尼韦尔已连续四年举办中国“创新达人赛”,今年收到400余份方案。公司在中国拥有10个研发工程中心,遍布北京、天津、西安等城市,专注于结合全球经验和技术积累,响应本土市场需求。
此次推出的智能船舶解决方案是“前置共创”的成果。霍尼韦尔主动走进船东、船厂的设计部门,提前三至五年洞悉他们的产品路线图,使研发前置。余锋相信,该方案将在控制精度、低碳节能及整体运营效率上为中国船厂建立显著领先优势。
在余锋看来,真正的产业链协同超越了简单的客户与供应商关系:“‘链’是一张更大的网,包括客户的客户、供应商的供应商,也涵盖运输、检测、金融等所有服务性机构;更进一步,产业要升级,还离不开研究机构、行业协会、高校与媒体。”
未来战略:稳定与持续改进的双重追求
展望未来,霍尼韦尔将进一步夯实本土供应链的战略地位,加强与产业链伙伴的多元合作,共筑韧性、敏捷性和可持续性的供应链生态。
余锋强调了两大关注重点:稳定与持续改进。“无论质量多优、成本多低、竞争力多强www.cechina.cn,一旦失去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他表示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客户的要求每天都在升级,需要供应商与我们实现共同成长。”
在人才培育方面,霍尼韦尔已取得丰硕成果。截至2024年,其“低碳智联精益数字化”项目在国内校企合作院校数量已超过235所。通过与高校合作,霍尼韦尔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参与课题研究、教材编写等,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中国不仅是霍尼韦尔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创新和发展的核心引擎。”余锋表示。2025年是霍尼韦尔深耕中国市场的第90年,公司对中国市场发展保持极大信心,将继续加大在中国的投入,携手本土合作伙伴积极融入中国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