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资讯 > 业界新闻

霍尼韦尔将“链”接更多中国本土企业推动全球产业升级

作者:www.cechina.cn2025.07.28阅读 1863

       “市场‘卷’,我们更要帮供应商提高他们的制造能力及管理能力,以实现共同成长,而不是榨干利润。”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在第三届链博会现场接受采访时如此阐述公司的供应链哲学。他用一个生动的比喻解释这一理念:“我们的目标不是把毛巾拧干换一条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而是帮同一条毛巾再挤出水……只有供应商可持续地挣钱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大家才能长久共赢。”



       2025年7月16日,霍尼韦尔第三次亮相链博会。在这个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上,霍尼韦尔展出的实物展品中超过95%由中国团队研发制造,创下历史新高。在进入中国市场90周年之际,这家跨国企业正以深度本土化战略,向世界展示其如何将中国创新融入全球产业链。


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

       90年深耕,“东方服务东方”战略下的本土化实践
       霍尼韦尔在中国的成功,源于其扎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自提出“东方服务东方”战略已逾20年,霍尼韦尔的本土化程度不断深化。与单纯的“国产化”不同,该战略重视在中国建立本地研发和运营团队,以本土团队的决策为主导,迅速响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
       “需求在中国,研发在中国——所有新产品都由中国团队根据中国客户、中国市场需求定义并开发。”余锋在采访中强调。这一理念已成为霍尼韦尔在中国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过去几年,公司每年都在中国申请数百件专利,源头均来自本土客户需求。
       如今,霍尼韦尔已在中国建立起覆盖创新、研发、制造、采购、销售、服务的完整价值链。公司在天津、苏州、南京、西安、广州、上海等地均设有工厂,制造和运营足迹遍布中国大部分地区。这种深度本土化布局使霍尼韦尔能够灵活平衡全球标准与本土需求,满足中国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本届链博会上,霍尼韦尔首发的两款创新产品正是本土研发的典范:聚焦船舶行业的智能船舶解决方案(Smart Ship)和面向建筑领域的智慧建筑运营管理平台全新高效运维模块,均由中国本土团队针对中国市场需求研发制造。

       供应链共生:从技术输出到能力共建
       在中国市场90年的深耕,使霍尼韦尔对中国供应链有着深刻理解。余锋总结了中国供应链的三大鲜明特征:体系“全”,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韧性“强”,无论遇到何种突发情况,中国供应商总能迅速恢复、快速响应;服务“优”,中国供应商在质量、成本、交期乃至新品开发上,都以极高效率配合。
       为强化供应链韧性,霍尼韦尔采取了多项举措。公司已连续多年举办中国供应商大会,今年的供应商大会在南京举办,为期两天。霍尼韦尔将全球采购负责人请到现场,既让他们了解中国供应商的优势,也助推中国供应商获得更多全球订单。
       霍尼韦尔定期举办供应商专项培训班,由业务负责人和管理专家亲自授课。这些培训聚焦精益管理和六西格玛等核心方法论,致力于帮助合作伙伴降本、提质、缩短交期、压缩库存,实现整个供应链竞争力的同步跃升。供应商对这些系统性的培训反响积极,大家共同提高生产效率与交付质量。
       “必须把国产化做得更深,不仅是整机国产化,更要实现零部件国产化,把核心供应链留在中国。”余锋表示。对于短期内技术或可靠性尚有差距的部件,霍尼韦尔坚持 “一品两供”策略,保证供应链韧性,确保核心供应链留在中国。

       链博会平台:连接全球产业链的“超级磁场”
       作为连续三年参展链博会的“老朋友”,霍尼韦尔对这一平台的价值有着深刻认识。“链博会是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集贸易促进、投资合作、创新集聚、学习交流功能于一体,显示了中国深化国际合作和对外开放的决心。”余锋如此评价。
       在余锋看来,链博会像一个超级磁场,让全球工商企业携手成链、聚沙成塔,找到供应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助力中外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不同环节开展合作。
       对于第三次参展的霍尼韦尔www.cechina.cn,此次参展有两大核心期待:一是展示在自动化、能源转型以及未来航空等领域的创新技术与解决方案;二是深化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关系,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探索技术创新边界。
在化工领域,霍尼韦尔发布《智造新引擎:精益数智化与化工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白皮书》,提出将精益管理与数智化深度融合的转型策略。余锋强调:“化工产业不能只想着‘做大’,更要‘做强’,而管理升级是关键。”

       中国创新:从本土应用到全球输出
       霍尼韦尔在中国的创新成果正开始反哺全球市场。以新能源汽车领域为例,公司开发的电池安全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热失控传感器等产品不仅广泛应用于中国各大新能源汽车厂商,还成功出口至韩国、日本等市场。
       “创新始终是霍尼韦尔的DNA。”余锋表示。为激发创新活力,霍尼韦尔已连续四年举办中国“创新达人赛”,今年收到400余份方案。公司在中国拥有10个研发工程中心,遍布北京、天津、西安等城市,专注于结合全球经验和技术积累,响应本土市场需求。
       此次推出的智能船舶解决方案是“前置共创”的成果。霍尼韦尔主动走进船东、船厂的设计部门,提前三至五年洞悉他们的产品路线图,使研发前置。余锋相信,该方案将在控制精度、低碳节能及整体运营效率上为中国船厂建立显著领先优势。
       在余锋看来,真正的产业链协同超越了简单的客户与供应商关系:“‘链’是一张更大的网,包括客户的客户、供应商的供应商,也涵盖运输、检测、金融等所有服务性机构;更进一步,产业要升级,还离不开研究机构、行业协会、高校与媒体。”

       未来战略:稳定与持续改进的双重追求
       展望未来,霍尼韦尔将进一步夯实本土供应链的战略地位,加强与产业链伙伴的多元合作,共筑韧性、敏捷性和可持续性的供应链生态。
       余锋强调了两大关注重点:稳定与持续改进。“无论质量多优、成本多低、竞争力多强www.cechina.cn,一旦失去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他表示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客户的要求每天都在升级,需要供应商与我们实现共同成长。”
       在人才培育方面,霍尼韦尔已取得丰硕成果。截至2024年,其“低碳智联精益数字化”项目在国内校企合作院校数量已超过235所。通过与高校合作,霍尼韦尔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参与课题研究、教材编写等,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中国不仅是霍尼韦尔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创新和发展的核心引擎。”余锋表示。2025年是霍尼韦尔深耕中国市场的第90年,公司对中国市场发展保持极大信心,将继续加大在中国的投入,携手本土合作伙伴积极融入中国经济发展。

版权声明:版权归控制工程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厂商

通过本站与本文涉及的厂商 霍尼韦尔(中国)有限公司 联系,本站注册会员请登录后填写更便捷。 登录注册

  • 您的姓名:
  • 单位名称:
  • 联系电话:
  • 电子邮件:
  • 我想得到贵公司详细的技术资料
  • 我想得到贵公司的价格信息
  • 我想让贵公司销售人员和我联系
  • 我想让贵公司技术支持人员和我联系
其他意向:

频道推荐

关于我们

控制工程网 & 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 全球工业控制、自动化和仪器仪表领域的先锋媒体

CE全球

联系我们

商务及广告合作
任小姐(北京)                 夏小姐(上海)
电话:010-82053688      电话:18616877918
rendongxue@cechina.cn      xiashuxian@cechina.cn
新闻投稿:王小姐

关注我们的微信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2003-2020    经营许可编号:京ICP证120335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2002318  服务热线:010-82053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