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2023年第8期刊发英诺维盛(北京)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走向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工业软件工程化技术及应用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赵敏,北京兰光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机智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朱铎先署名文章《新型工业化内涵及评价指标》,全文为您分享如下:
新型工业化内涵及评价指标
赵敏 1,4 朱铎先 2,3,4
(1. 英诺维盛(北京)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北京 100083;
2. 北京兰光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85;
3. 机智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85;
4. 泰安市人民政府智能制造产业专家委员会,山东泰安 27100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这为我国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新型工业化的提出、发展和内涵演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若要较好地理解新型工业化,就要理解工业化的基本内涵和内在发展逻辑,理解当年的新型工业化与今天的新型工业化之间的差异,才能准确地把握今天的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定义和内涵,抓好今天的新型工业化建设。
一、工业化的内涵、要素和发展路径
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阶段,正在一步步地向数字社会和智能社会发展。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摆脱农业社会发展模式的束缚、走向工业社会的一个发展历程。近百年的国内外工业发展史证明,工业具有“一业定乾坤”“一业兴百业”的关键作用。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各行各业走向现代化、成为工业强国的必由路径。没有强大工业基础作为支撑的国家,即使看起来国家很富有,经济很发达,但本质上都不能算是强国。
通俗地理解,早期工业化的基本模式是,用机器生产越来越多的工业品,越来越多的工作使用机器完成,让工业GDP的占比越来越高。但是,工业化的内涵、要素、发展路径和约束条件,其实一直在不断发展演变。
(一)工业经济时代的发展模式
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造就了工业经济。工业经济是对“地、机、劳、资”等生产要素(或资源)进行占有和配置的经济形式。在传统经济发展逻辑下,加强对“地、机、劳、资”生产要素的投资,即多拿地建厂,多购买机器,多招工,多投钱,都可以增加工业经济总量。
地(土地),工业用地在很多地区,仍然可以有比较丰富的供给。但是在今天,有些城市或地区已经没有多少可用的工业用地,土地已经成为制约工业发展的短板。
机(机器、设备、仪器等),以金属和非金属材料构成的物理实体机器,通过旋转、耗能、做功,实现某些特定功能。但是这些物理实体机器没有信息和数据的输入输出,属于“人工愚蠢”系统,无法与人形成默契、良好的作业配合。过去两百多年,人类不得不用人的智能来弥补机器的愚蠢,在难以克服的时空限制和物理屏障中,艰难地提高着生产效率。
劳(工人、员工、职员等),当机器变得更加先进后,对工业现场的人的技能要求、稳定要求甚至心理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在企业劳力方面至少要考虑三个变化:第一,在65后至75后老员工退休前或返聘后,如何以较低的技能操控越来越先进的机器;第二,95后至00后员工是数字原生一代、触屏一代,他们喜欢新生事物,勇于探索,个性化强,如何让他们留 在工业现场安心工作,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第三,日趋智能的人造系统正在不断形成“数字劳力”(如软件机器人、AI 系统等),如何用“数字劳力”来合理地替代人、辅助人、激励人,是企业领导不得不面对的新问题 。
资(资金),在传统工业化模式下,大量投入资金通常都会起到扩大再生产的作用。但是在今天,资金投入产出比正在变得越来越低,并不是投入了就一定有回报,甚至有不少投入资金打水漂的情形发生。
(二)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模式
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与工业经济的显著区别是,知识经济是在工业经济基础上,把知识作为生产要素,对其进行生产、分配、应用和创新的经济形式。虽然在工业经济时代人们也认为知识很重要,但是并没有把知识作为生产要素看待。
千百年以来,知识以“纸介质+人脑”的传统碳基载体形式进行存储和传播。碳基知识在管理上、传承上,尤其是在传播和复制上,受到时空限制和物理屏障的严重制约,一旦空间较大、时间较长、屏障较多,都会限制、扭曲甚至切断知识的传播与分享。
高技术企业与组织必定是高知识密度场所。在今天,无论是人还是机器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都需要有丰富且正确的知识作为支撑,才能做好科研、生产、运维和运营业务。同时,产品中所附加和固化的知识含量也越来越高。
如何把碳基知识转化为硅基知识,让知识成为企业数字资产,是关乎企业和组织生存与发展的首要任务。
(三)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模式
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将“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写入文件,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即知识)等传统要素并列。
数字经济以数据为生产要素www.cechina.cn,强调基于比特数据,有效地应用各种形式的数字化数据、信息、知识来实现智能决策,对企业业务进行赋能、放大与创新,形成数字资产和数字生产力,并基于数字生产力不断解放人的生产力,重塑人类社会结构和组织结构,为工业发展创造更大、更新、更优的价值。
我们今天处于一个工业经济、知识经济、数字经济“三型并存”、多模共举、融合发展的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路径:工业经济→知识经济→数字经济。工业经济是基于“地、机、劳、资”物质化要素的基础型经济模式,知识经济是基于非物质化要素的品质型经济模式,数字经济是基于非物质化要素的数据赋能型经济模式。固化的碳基知识具有较高产品溢价,数字化的硅基知识具有较强的杠杆与创新作用。“比特数据+知识”构成了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长期以来,国内很多地方仍然在重复以“地、机、劳、资”为生产要素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就连以知识为生产要素的知识经济都较少涉及。
伴随工业要素发展与更新,传统的实体经济发展模式遇到了无形的、难以突破的“天花板”,粗放的、“摊大饼”式的工业发展模式已经变得越来越低效,无法满足今天快速、高质量发展经济的需求。
电脑或机器中的数据被明确作为发展经济的生产要素之后,数字经济成为一种新生、强大、具有“超级杠杆”作用的经济形式。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并非截然分开,而是融合发展。实体经济孕育了数字经济,数字经济赋能了实体经济,二者相互赋能,相得益彰,创新空间无限,未来将会形成一种崭新的“数物经济”甚至是“全域经济”。
今天的新型工业化基本发展模式是,越来越多的工业品具有了数物融合系统,机器趋于智巧、聪明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越来越多的机器可以自主工作,为企业生产提质增效,使工业趋于高级化,产品趋于服务化。
新型工业化并不是一个新术语,而是已经出现了二十多年的“老术语”。二十多年前的“新型工业化”与今天的“新型工业化”看似术语相同,实则具有不同内涵。本文用“当年的新型工业化”与“今天的新型工业化”区分二者。
二、当年的新型工业化内涵
党的十六大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它是特指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而并非其他国家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当年的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同路而行。信息化是当年新型工业化中的重要内容。
从定义上说,当年的新型工业化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实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能充分发挥的工业化。这是从我国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汲取世界各国工业化经验和教训,立足于当时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确定的一条充分发挥自己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当年的新型工业化在发展上有五个特点:①科技含量高;②经济效益好;③资源消耗低;④环境污染少;⑤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今天来看,① ~ ④仍然适用,但术语上有所调整,例如④调整为绿色环保或“双碳”目标等。
与时俱进是发展经济的原则,实事求是是治理国家的标尺,而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是工业发展的宗旨。今天的新型工业化与当年的新型工业化已经有了较大不同,出现了不少新特征。
三、今天的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
本文提炼总结了今天的新型工业化的10个特征。
(一)以赛博物理系统(CPS)为核心的“两化”融合机理
2002 年提出的“两化”融合经过了一系列内涵演变,从“带动促进版”到“经营管理版”,再发展到“深度结合版”,最终在2021年发展到“深度融合版”,一字之变,本质提升。
此前“两化”融合虽然实施了二十年,但绝大多数企业或组织并未领悟到,赛博(C)系统与物理(P)系统之间的融合是进入新世纪后工业发展的基本路径,融合之后形成的CPS是新工业革命关键使能技术。不聚焦CPS的“两化”融合,始终不得要领,聚焦CPS的“两化”融合,方能务实落地。“C与P互联互通,以P容C,以C控P,以C优P”,CPS数量可作为评价新 型工业化的指标之一。
(二)机器趋于自主运行
因为传感器、芯片、软件、网络的不断融入,物理实体机器包含越来越多 CPS,具有越来越强的“感知—分析—决策—执行”能力,生产设 备和产品越来越自主,各种形式的无人设备越来越普及,上层管理信息系统获得的数据越来 越实时和真实www.cechina.cn,数据驱动决策,系统优化业务,人逐渐离开系统回路。生产设备和产品自主决策的程度,或者说黑灯工厂、无人工厂、未来工厂的数量,成为评价新型工业化的指标之一。
(三)产品和生产设备联结入网
过去产品和设备独立工作,今天产品和设备相互联网,要么产品和设备包含网络,要么产品和设备本身即网络,由此形成设备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因联结而实现远程控制,因联结而形成群体智能,因联结而提供优质服务。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程度已成为评价新型工业化的指标之一。
(四)以数据为代表的新生产要素成为重要竞争力
一是越来越多的工业数据,这些数据来自工业设备,经过工业软件计算、赋能之后,最终回馈到工业终端,驱动设备精准而智能地运转。这些数据具有被反复应用和形成业务洞察的能力。
二是越来越多的产品或装备,不再仅由实体零件构成,而是增加了很多由软件构成的“软 零件”(或“软装备”)。软零件给产品带来的改变, 即增软件,增功能;减软件www.cechina.cn,减功能;改软件,改功能;优软件,优功能。
三是越来越多的数字孪生体,改变了产品研发与生产的过程和逻辑。例如,早年产品研发从产品的物理实体开始做起,今天产品研发往往从产品数字孪生体开始做起,在数字空间 把产品数字孪生体研制并验证成功后,才在物理空间开始制造实体零件。当人和机器的数字孪生体越来越多时,就会出现数物融合、虚实共生的工业元宇宙。
工业数据、软零件以及数字孪生体都是企业宝贵的数字资产,它们的数量与质量已成为评价新型工业化的指标之一。
(五)知识工作者主导企业生产
一是企业内技术和技能人才比例颠倒。今天的新型工业化会逐渐呈现白领技术人才越来越多、蓝领技能工人越来越少的趋势。过去工程师与工人的比例为1:10,未来工程师与工人的比例可能为10:1,由于机器自主地生产产品,照看机器的工人越来越少,进行专业生产和应 用知识的工程师则会越来越多。
二是企业利用了更多的外部知识工作者。
基于工业互联网,企业能够充分发掘外部“人智” 资源,实现社会化协作,跨时空形成额外的巨大产能。
企业内部技术和技能人才比例与雇用外部知识工作者的数量成为评价新型工业化的指标之一。
(六)层出不穷的新业态
产品和机器中的“软零件”、所产生的数据以及数字孪生体越来越多,因此经营这些“软零件”以及数据、数字孪生体之类“软产品”的企业也越来越多,这是完全不同于过去经营“硬产品”的新业态。新业态层出不穷,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标志。新业态的有无和业务覆盖面的多少成为评价新型工业化的指标之一 。
(七)数据解构/重构物理系统,消除不确定性,穿透物理屏障
今天的新型工业化以软件中的算法和规则为数据的自动流动、知识的智能流动加速,从而消除系统的不确定性,以数据穿透物理屏障,打破制约工业发展的天花板,让经济发展模式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模式快速过渡到数字经济模式,由此而获得无限增量空间。以数字技术消除系统不确定性,增加业务可视性和可控性,成为评价新型工业化的指标之一。
(八)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制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企业利用诸如云化工业软件、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增材制造、预测性维护等新一代工信(工业和信息)技术,实现智能研发、智能生产、智能管理、智能服务等,减少试制次数,降低废品率,减少物资浪费,降低碳排放等,实现低碳、绿色、人与环境友好的研发、生产与服务,向绿色转型要出路,向生态产业要效益,实现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节能环保或“双碳”指标成为评价新型工业化的指标之一。
(九)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与商业合作
企业内基于新一代工信技术和“以人为本”思想,将员工从重复、繁重、有害的工作中解放出来,65后至75后老员工在数字化技术辅助下有效拓展劳动技能,95后至00后年轻员工在工厂稳定工作,全体员工共建真诚、快乐、高效、富有创造力的企业文化,为客户提供高效、高质、高满意度和低成本的产品和服务;企业间通过工业互联网生态系统,发扬利他精神、合作共赢的新型工业文明,与客户和上下游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共建和谐共生的生态圈。企业内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细则和落实程度,承载这些制度与理念的相关数字化系统建设的完善程度,企业间诚信合作、深度协同的程度,成为评价新型工业化的指标之一。
(十)其他特征
当年的新型工业化特征① ~ ④,仍然可以沿用。
综上所述,可以用上述10个特征形成一整套系统化的评价指标,来评判今天的新型工业化在某地区、某产业链或某企业的发展情况。
四、新型工业化与数字化转型的关系
从发展方向上看,新型工业化与数字化转型目标是一致的。新型工业化更多强调经济层面的高质量发展,强调工业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为特征的新型发展方向和转型形态,是整个工业层面的发展、演进与变革;数字化转型更多强调企业层面,以降本提质增效为中心,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和组织的发展、演进与变革。两者的共同目标都是通过新一代工信技术推动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企业 与产业竞争力。
从发展过程上看,新型工业化与数字化转型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一方面,新型工业化既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目标,又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总体框架。随着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需求将日新月异,企业必须根据新型工业化发展趋势,通过数字化转型打造自己的组织、管理与技术手段,以快速适应市场和消费者变化。可以说,新型工业化也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约束条件和外在动力。
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既是企业发展的基本逻辑,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前面总结的新型工业化10个特征及评价指标,前9个都建立在数字化技术基础之上,企业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降本提质增效、创新服务模式,实现数字化转型,进而推动产业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新的增长点和竞争优势,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新型工业化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明了大方向,构建了转型框架,增加了外部牵引力,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企业数字化转型则是找到了业务新增长点,夯实了产业数字化基础,增强了内生驱动力,让企业顺畅地走上新型工业化坦途。
五、小结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从弱国走向强国的必由之路。工业化的内涵、要素、发展路径和约束条件一直在不断发展演变。中国的工业化实践有着不同于任何一个国家的特殊性和创新性。
在中华大地上,今天的新型工业化,与20年前的新型工业化相比,在内涵、要素、发展路径和约束条件上都发生了巨大改变。以CPS为核心的“两化”融合机理、机器趋于自主运行、产品和生产设备连接入网、以数据为代表的新生产要素、知识工作者主导企业生产、层出不穷的新业态、数据解构/重构物理系统、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制造、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与商业合作等,已经成为今天的新型工业化的主要特征,由此而形成的评价指标,将对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起到引领和规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