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资讯 > 业界新闻

1.13万亿,中国工业第一大市,易主了

www.cechina.cn2023.04.12阅读 4520

  《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www.cechina.cn,深圳市工业增加值超过上海,位列全国第一。此前www.cechina.cn,深圳市的工业总产值一度超越了上海市,对上海第一工业城市的宝座发起挑战。而在过去的一年,深圳市的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终于双双超越上海,登顶中国第一大工业城市。那么,深圳能守住这一“宝座”吗?
  
  中国第一大工业城市易主
  据报道,在2022年深圳市的工业增加值约为1.13万亿,上海市的工业增加值约为1.07万亿。
  深圳市超越了上海市,中国第一大工业城市首次“易主”。
  之前,上海一直稳坐中国工业城市的头把交椅。
  而后,深圳和苏州先后崛起,开始参与竞争中国第一大工业城市的宝座。
  2021年,苏州工业总产值突破了4万亿,紧追上海,超越深圳,成为继上海之后第二个工业总产值过4万亿的城市。
  2022年,深圳工业总产值连续超越上海和苏州,登上中国第一大工业城市的宝座。
  据《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深圳、上海和苏州三市工业总产值突破四万亿,成为中国24个GDP“万亿之城”中的排名前三工业强市。
  其中深圳以工业总产值4.5万亿位列第一,苏州的工业总产值为4.3万亿排名第二,上海市工业总产值4.03万亿位列第三。
  苏州、深圳和上海三市之间你追我赶,展开了对中国第一工业强市地位的角逐。
  此前www.cechina.cn,在2019年深圳市以3.57万亿的工业总产值一度超过上海市(3.55万亿),但是并未成功挑战上海第一工业强市的地位。
  直到2022年深圳的工业增加值也超越上海,才终于让深圳市坐上了中国工业第一强市的宝座。
  其中的差别就在于“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之间的不同。
  在衡量一个城市工业经济生产成果之时,通常会用该市的“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这两个极为重要的衡量标准进行判断。
  那么什么是工业总产值?
  工业总产值是衡量一市中生产的工业成品的价值,比如说深圳市在一年内生产了多少辆汽车、多少台无人机或者智慧屏等等。
  其次才是该市进行对外加工所产生的收入,典型的就像深圳的出口加工区所进行的微电子产品深加工。
  最后,才是自制半成品的期末与起初之间的差额,比如深圳一年之内制造了多少锭棉纱,这些棉纱在被打上logo做成衣服之前就被称为自制半成品。
  而工业总产值,衡量的是一个城市工业产出的总价值,但不能确切地反映该市工业发展的变化。
  一市的“工业增加值”在计算中会剔除工业产品生产过程中,包括:原材料、各项劳务、能源等等的成本消耗,衡量出该市工业所创造出的价值。
  所以说,工业总产值就像是告诉人们当地的工业做了一张又大又厚的“千层饼”,而工业总产值就像是一把刀将这张“饼”切开,告诉人们是哪一层的增加让这张“饼”变大变厚了。
  故而计入当地GDP的也是该市的工业增加值而非工业总产值。
  深圳市在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都超过了上海市,就相当于深圳有能力做出一张比上海市更大更厚的“饼”,自然能够摘走上海头上中国第一工业强市的桂冠。
  那么深圳是如何做出这一张又大又厚的“饼”呢?
  深圳如何做到“双超越”?
  深圳与上海不同,上海一直以来不仅是中国的工业第一强市,也是中国第一大金融中心,有着无比特殊的地位。
  而深圳市则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著称,也是中国第三大金融中心,开放试验的前沿窗口。
  二者都是经济发展的前沿。
  一个是“珠三角”的支柱,一个是“长三角”的龙头。
  而两地的发展成果也一直被人们有意无意地拿来比对,隐隐有竞争的趋势。
  一直在制造业领域不断耕耘的深圳为了推动当地的工业发展一直紧跟科技“潮流”,发挥“试验田”的优势,提前布局。
  深圳一方面采取兼顾各类行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方针,另一方面则专注于该市单项制造业的进步,着重布局于“专精特新企业”。
  在去年深圳工业增加值的增长贡献中www.cechina.cn,新能源汽车企业、充电桩制造企业、民用无人机企业和5G智能手机企业四类新技术企业做出了不菲的贡献。
  其中,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在过去一年的总销量超过特斯拉,达到180多万台。
  整个深圳市的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总量增长为183.40%。
  充电桩行业、民用无人机产业和5G智能手机行业的增长量分别达到了113.80%、34.70%和22.30%。
  这些“专精特新企业”为深圳的工业增加值贡献了8.30%的增长率,深圳市将近四分之一的工业增加值来自这些“专精特新企业”。
  除此之外,深圳市还专注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
  在工信部发布的“先进制造业优胜者集群”名单中,深圳市以坐拥四大产业集群而位居第一。
  为推动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发挥产业布局的集群效应,深圳市先后规划发展了涵盖新能源、信息通信、人工智能和医疗机械四大产业集群。
  此前身为中国第一大工业城市的上海则以三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屈居第二梯队。
  上海则依托中芯国际和特斯拉分别规划了上海市集成电路集群和新能源汽车集群,以及凭借着高等教育资源优势规划的张江生物医药集群。
  上海相较于深圳更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
  据数据显示,在2022年上海市第三产业贡献的GDP达到了约3.32万亿,而深圳的第三产业GDP则约为1.99万亿。
  而深圳市第二产业的GDP约1.24万亿元,高于上海市第二产业的GDP(约1.15万亿元)。
  由此可见,两市在发展方向和侧重点各有不同,从而导致了不同的发展结果。
  谁是中国制造业未来的风向标?
  上海和深圳同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风向标。
  两市不同的发展战略也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城市发展模式——高新技术产业主导的工业制造强市和新技术产业支持下的服贸大城。
  当下还无法判断两种发展模式的优劣。
  因为两市都着重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与研发,只是在两市的发展布局当中各有着不同的侧重。
  但是不难从中看出中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发展前景。
  无论是从上海市还是深圳市的发展角度看,“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为代表的中小企业发展水平对当地制造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在全国“专精特新企业”数量中北京以595家位列第一,上海以504家的成绩排名第二,而深圳则以422家的数量排名第三。
  但是,深圳市通过提前布局,发挥“专精特新企业”的产业集群优势,让深圳得以后来居上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在疫情后期的经济恢复中“爆发”,工业增加值超过了上海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坐上中国第一大工业强市的宝座。
  正如2022年的中小企业发展大会中,工业部相关负责人发言中说的那样,通过小企业在小配件中的高技术,支撑大产业大配套的发展,让“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成为工业强市发展的新引擎。
  不难看出,在二者不同的发展模式下,深圳和上海将各代表一种城市发展模式而再度开启“中国工业第一强市”之争,而最后的胜负仍在未定之天。
  作为另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苏州,是否会通过一种新的方式崛起,给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第三种方案?
  深圳是否守住“中国第一工业城市”的宝座,迎接上海和苏州带来的强势竞争,这些都需要通过最后的发展成果进行检验。
版权声明:版权归控制工程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继续阅读

频道推荐

关于我们

控制工程网 & 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 全球工业控制、自动化和仪器仪表领域的先锋媒体

CE全球

联系我们

商务及广告合作
任小姐(北京)                 夏小姐(上海)
电话:010-82053688      电话:18616877918
rendongxue@cechina.cn      xiashuxian@cechina.cn
新闻投稿:王小姐

关注我们的微信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2003-2020    经营许可编号:京ICP证120335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2002318  服务热线:010-82053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