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困扰大多数程序操作的高级管理问题如下:
■ 如何在集中化和本地化之间找到平衡?
■ 如何在不增加网络的风险和损失系统本地化功能的前提下使集中操作最优化?
■ 如何既能减少冗余的硬件成本又能最有效的平衡控制系统?
集中化:统一监测和控制
IT全局画面显示有各种各样的好处。很多公司都了解这点,因此会在程序数据集合方面进行高额投资以整理一个统一的指示器展示系统运行状态,摈弃了系统不规则的缺点,增加了跨系统操作的透明度并可以对各个生产过程进行全盘清晰的分析。
但是,当高度依赖网络链接时,过于集中化会导致风险增加。 同时,实施集中化监控常常与本地化监控之间也常需要有个取舍关系。
本地化:关闭程序的监视和控制
在典型的系统操作中,就地监测具有集中监控的所无法达到的好处,如直观的分毫不差的过程视图、分析和控制。它可减少意外操作的反应时间,使高级管理层放心。
但如果企业在它的程序控制和自动化方案中采用过度本地化的解决方案(例如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每个网站上的本地化独立网络系统),那么这个结构将会产生很多不是很明显的后果:并给所有的数据都能被中央数据库反馈。另外,每个起到"控制岛"功能
最重要的是,这样的系统在安置职员,维护和升级时需要投入很高的成本。有时,这种过度本地化给硬件带来的高成本意味着不是所有的本地系统都会配置这种服务器。为了削减这方面的成本,有些企业努力在寻求不同程度的本地化的同时甚至可能对所有的现场站点都不配置冗余的服务器,这样大大降低了这些站点的可靠性。
过度本地化会增加复杂性和运营成本却无助于提高操作的效率。过度集中化则有可能就现实性而言可能太简化了。
那么,这些明显的矛盾能够协调起来吗?
一些企业通过咨询专业的服务来解决这个问题。大量的编程工作来连接各个系统或项目。在多数情况下, 那些企业能够达到连接系统或项目的目的,但却没能显现这种整合的优势。更糟糕的是,有的企业可能投入了相当多的工程师资源将独立的项目结合起来,结果却创造一个平行的集中化项目。这样未必会得到真正集群的好处。
两个世界的最佳结合点:集群
要解释这个概念,首先要认识到不是所有的程序,就操作速度和危险度而言,都需要充分的本地化和专用的控制系统的。例如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一个水系统的利用可能是24/365全天候运转,但是很明显它的远程站完全不需要安排员工到各站点进行全天候职守。类似的,一个油气天然气设施可能跨越好几个地方,但也并不需要在每个远程局域站都设置控制室。
理解这一点的企业就能发现并利用这个的机会,的确可以节省大量的开支且提高运营效率。例如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美国的一个燃气输送公司曾经一度需要在每个20+的压缩机站设有24小时监控。通过安装Citect提供的自动化方案SCADA系统,这个公司取消了在每个小压缩机站的全时职员安置,在大部分的其他站点减少了员工而是实行单班维护。现在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只有中央操作中心运行24/365全天候员工职守。每年可节省500万美元的操作费用。
如上所述,这些好处都是相当可观的。但是缩减远程站点的职守员工,降低远程站点硬件的维护和升级费用并不会导致本地化的好处受损。
集群使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什么是集群?
从集并不是大规模的集合。简单的说,从集就是过程元素的分类或组织www.cechina.cn,同一分组内的过程元素关联性很强,而不同分组之间的过程元素关联性很弱。
在程序控制中,从集是将多个SCADA系统结合起来以提供一个统一的操作界面。可以分为警报组织,趋势分析,报表和I/O变量标签以致于使曾经需要被多个操作员监视的系统如今可以由一个操作员进行跨系统浏览和监控。集群是通过基于过程而不是基于机器来达到这一点的。
可以用简单的组态例子来帮助说明这个问题。在情节A中,实施从集之前,一个操作有4个生产线,每条线需要2各服务器(一个基础的和一个备用的)。在情节B中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实施从集之后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一个中央处理器就可以相当于4个生产线的服务器。这意味着在每条线或机器上不需要备用服务器,每条生产线都实现了冗余。集中化就得到了,实现了集中化,却丝毫未影响本地化。
集群的好处
集群有如下一系列的好处:
■ 通过减少偏远站点/线路/地点的员工来压缩成本
■ 通过减少控制室的数量降低成本
■ 通过在每个站点/线路/地点减少冗余硬件来降低成本
■ 通过压缩整个系统的比例降低成本。在SCADA系统上加载新信息。在从集化的系统里,不需要高成本升级或更换服务器就能够实现更多的功能。
通过不断的提高得到使项目管理得以改进,并能保证数据完整性和标准化(因为群集的集中
化能使在一个地方的变化在全部的系统得到复制而不需要在每个单个系统里变更)。操作员的专业化成为了可能(以程序来设置一个系统,将人力集中在报警系统,趋势系统,报告系统上,而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