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水质型缺水问题严重,跨流域调水工程多,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都对水质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水质监测具有了更加特殊的意义:水权交易、国家间的水事磋商等也都离不开水质监测数据。
目前我国面临的问题一是水质监测站点多以掌握地表水水资源质量功能为主,缺乏对地下水的监测和对大气降水水质监测。二是水质监测站的总数少于水功能区的数量,不能反映全部水功能区的水质状况。三是各级水质监测中心的采样能力不足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监测频率低,水质监测实验室的监测仪器设备老化,大型分析仪器配备不平衡。四是机动监测能力不足,移动水质分析监测实验室配备数量太少,现场监测能力低。五是自动水质监测站数量太少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缺乏自动测报能力,难以获得重点水功能区主要水质监测的实时数据。
一、水质监测的关键是水质监测分析
1.先进的水质监测技术是实现水质监测目标的关键
随着我国水质监测规划的实施,要实现水质监测的目标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就必须采用先进的水质监测技术作为保障,对水质站网进行优化配置和合理布局,构建选用先进的水质监测仪器设备和技术装备的水质监测实验室、移动水质监测实验室和自动水质监测站。在水质监测实施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建立既能满足当前水质监测工作要求,又留有超前发展冗余的水质监测系统结构。
2.国外现代化水质监测体系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国外早期河流水系的水质监测方法是定时定点在河流的某些断面取瞬时水样,带回实验室分析,这种人工抽查式的监测方法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水质不断变化的动态数据。为了尽早发现水质的异常变化,迅速作出下游水质污染预报,及时追踪污染源,研究水的稀释、自净规律,国外在完善实验室监测的同时,陆续发展了水质移动监测系统和自动监测系统。
水质移动监测系统以移动监测车为基本监测单元,以便携水质实验室和现场水质多参数分析仪为分析手段,以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GPRS/GSM无线数据通信装置为信息载体,有效地解决了偏远地区、水域水质监测的困难。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WQMS(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以监测水质污染综合指标及其某些特定项目为基础,通过在一个水系或一个地区设置若干个有连续自动监测仪器的监测站,由一个中心站控制若干个子站,随时对该区的水质污染状况进行连续自动监测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形成一个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在美国、英国、日本、荷兰等国已有相当规模的应用,并被纳入网络化的“环境评价体系”和“自然灾害防御体系”。一则可为综合评价水功能区的水环境质量提供基础性数据,二则可迅速发现突发性水质污染事故或天灾,将水域异常水质情况、污染传播源及影响规模通过系统的通信网络传至控制中心,为决策部门把握灾害的性质状态,从而制定灾害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
3.先进的监测技术要与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相结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水质监测技术迅速发展,仪器分析、计算机控制等现代化手段在水质监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分析方法从分光光度法、电位法发展到原子吸收法、原子荧光光谱法、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等;手动和半自动实验方法、仪器也正逐步被计算机控制的自动监测、遥测装置所代替。
然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