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工业4.0是怎么提出的吗?那是在2013年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由德国提出的。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在2025年汉诺威工博会上,我们看到了很多厂商和组织在提工业5.0的理念。相比工业4.0强调自动化、物联网和智能工厂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工业5.0更加强调人机协作、可持续性和生产系统的韧性。
那么,如何实现工业5.0呢?各个厂商都有各自的技术和方案,比如协作机器人(Cobots)、AI与生成式工具和边缘计算与工业智联网等。在众多关键技术中,施耐德电气倡导的开放的、软件定义的自动化则尤为引人关注。
而我们也在今年汉诺威展期间,和“开放自动化”提出者、施耐德电气下一代自动化解决方案孵化中心高级副总裁Fabrice Jadot进行了深入交流。他认为,开放的、软件定义的自动化是实现工业5.0的关键之一。
自动化领域的“燃油车”和“电动车”
在当前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必须更具敏捷性和适应性,并不断推动创新和转型,才能经受住严苛竞争的洗礼。但时至今日,传统自动化系统的一系列限制,正越来越多地成为企业快速转型的束缚。
例如,依赖硬件绑定的传统自动化系统,让很多企业的技术迭代和升级面临重重阻碍,无法尽快升级为更加灵活、创新的系统。尽管这种封闭式的特性一度有利于提升系统的可靠性,但时移世易,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完善,这种传统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用户“应时而变”的需求。

对此,施耐德电气的解题思路是,将自动化系统从封闭的硬件绑定中解放出来,打造“软件定义一切”的开放生态。为此,施耐德电气在此前就推出了开放的、软件定义的自动化解决方案,这一解决方案拥有卓越的互操作性和可移植性,可以帮助行业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整合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并通过灵活的模块化设计提升供应链韧性,降低运营成本。
Fabrice Jadot 谈到:“这就像从燃油车转向电动车——传统自动化系统如同内燃机www.cechina.cn,硬件与软件深度绑定,任何改动都需要拆卸“发动机”(即硬件)。而软件定义自动化的核心,是将控制逻辑从硬件中彻底解耦。通过IEC 61499这样的开放标准,工程师可以像开发手机应用一样编写控制程序,并在任何兼容硬件上运行。”
与传统模式相比,软件定义的自动化在今天的优势一目了然。“传统自动化如燃油车般可靠但局限性强,需频繁维护且效率较低;而软件定义的自动化如电动车,代表未来方向——高效、灵活、可持续,而且基于先进技术运行,维护需求低,可通过软件轻松升级。”

开放的、软件定义的自动化是工业5.0的基石
凭借着这些划时代的优势,由开放的、软件定义的自动化已经成为实现工业5.0的基石,它不仅能为各行各业的用户提供卓越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还带来了AI赋能的可观机遇。
Fabrice Jadot谈到:“施耐德电气认为,面向‘软件定义的自动化’的转型对企业释放工业5.0潜力、保持工业竞争力至关重要。这种转变能够帮助行业克服传统系统的惯性,拥抱以人为本、融合AI的自动化,加强员工协作与安全。”
在2025年汉诺威工业展上,施耐德电气发布了开放的、软件定义的自动化平台的最新进展——最新的EcoStruxure Automation Expert Platform(开放自动化全集成开发环境),它用一个自动化平台统一管理传统的和新型的控制应用,从而保障了新旧系统在转型改造时的平滑过渡。这一平台支持连续、混合及离散流程www.cechina.cn,能够有力地简化工程设计、运营维护,并降低总体拥有成本。

如果说有什么是今天的工业自动化转型中不可或缺的核心驱动力,那一定要数方兴未艾的AI技术了。这一充满革新精神的技术趋势,显然不会缺席为工业5.0摆开的创新盛宴。与之对应,开放自动化全集成开发环境也集成了与微软合作开发的生成式AI助手——Automation Copilot,可以帮助工程师快速生成高质量、已验证的代码及应用,让工业领域的“低代码时代”提前来临。
不仅如此,施耐德电气还对边缘应用领域的Margo(拉丁语“边缘”)标准提供支持。作为一项面向工业自动化生态系统边缘互操作性的新开放标准,Margo旨在帮助边缘应用与设备供应商开发具有厂商中立性的产品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扩大市场覆盖,为工业终端用户提供更广泛选择,并支持通过单一管理平台管理异构边缘设备与应用。这一举措,也使得施耐德电气在引领制造业未来的三大通用自动化技术——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和开放自动化上的布局更加清晰。
开放自动化的实践:从“概念”到“价值落地”
今天,开放的、软件定义的自动化的技术趋势,正有力地推动各行各业迈入通往工业5.0的新赛道,从令人振奋的“概念”全面转向“价值落地”。
Fabrice Jadot谈到,当前在中国,EcoStruxure开放自动化平台(EAE)的应用已经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物流、水务管理、食品饮料以及离散制造等多个行业遍地开花,不断加速着工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宏大进程。
例如在物流领域,中国领先的冷链物流仓储企业京科伦通过部署EcoStruxure开放自动化平台(EAE),将调试时间缩短了30%,并实现了产能的提升。施耐德电气位于上海的智能配送中心,同样通过部署EcoStruxure开放自动化平台(EAE)及控制系统,最终实现了支出降低35%、停机时间减少25%的佳绩。
与此同时,中国一家生产超高温灭菌牛奶、酸奶、乳饮料及冰淇淋、奶粉和奶酪的乳制品客户,则受益于EcoStruxure开放自动化平台(EAE)支持对所有公用设施进行集中控制的特性,实现了公用设施管理流程的标准化,显著减少了停机时间和维护时间。
而在更广阔的全球范围内,汽车和食品饮料行业则成为了“尝鲜者”。对此,Fabrice Jadot指出:“这些行业在采用AI、物联网和机器人等尖端技术方面基础雄厚,这对工业5.0至关重要。通过软件定义的自动化实现的定制化解决方案能力和快速市场响应能力,是驱动这些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以食品饮料、日用品为代表的快消行业为例,拥有90年历史的意大利传统烘焙企业Zicaffè通过与合作伙伴联合开发包含EcoStruxure开放自动化平台(EAE)的完整解决方案,显著提升了烘焙质量、一致性和可追溯性。而法国高端化妆品原料制造商Sophim则通过部署EcoStruxure开放自动化平台(EAE),显著改善了产品可追溯性和供应链安全性。

可以看到,工业5.0绝非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一场关乎制造业进化方式的认知革命。施耐德电气通过构建软件定义自动化的技术底座,正在将工业5.0的愿景转化为可落地的商业实践。未来,我们相信这场开放、创新的自动化技术变革将继续深入更加广泛的行业领域,不断将工业5.0的先进图景描绘得越来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