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资讯 > 业界新闻

城市新区发展潜力百强(2023)发布

作者:www.cechina.cn2023.12.29阅读 2980

  城市新区是城市优化发展空间、提升发展能级的重要阵地,也是决定城市未来发展格局的活跃增长极。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建设现代化城市也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依托。现代化城市建设要求要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着力推进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定位的有效统一,提升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城市新区作为城市融入区域战略、重塑经济地理的新阵地,对于助力城市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一、榜单发布
  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依托城市新区数据库,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五大发展理念及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从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空间、新模式五个维度构建了“五新”发展潜力指标评价体系,对省级及以下新区进行了评估筛选,推出城市新区发展潜力百强(2023)。
 
  二、榜单解读
  前三名东中西部各占一席。在“城市新区发展潜力百强(2023)”中,成都东部新区、深圳大鹏新区、武汉长江新区依旧占据榜单前三,分别作为西部、东部、中部城市新区发展排头兵,其公共服务体系、现代产业体系、法规政策体系等不断完善,正加快建设城市核心功能,全面构筑彰显高质量发展的宜居宜业新家园。
  东部地区新区数量占比居多,西部地区新区加快崛起。从区域分布来看,城市新区潜力百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分别占据46、32、20和2个席位,东部地区新区依旧保持数量最多,尤其是,东部地区有28个新区进入城市新区发展潜力百强前50,在百强新区中占据绝对引领地位。中部新区入围数量与2022年持平,西部地区上榜新区数量则相较2022年新增一个。
 
  山东省城市新区上榜数量拔得头筹。在“城市新区发展潜力百强(2023)”中,山东省新区占据12个席位,在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数量最多。除了济南黄河新区外,还有青岛胶州湾产业新区、临沂沂河新区等皆在榜上。这一方面得益于山东部分地市自身的发展基础较好,另一方面则得益于近两年陆续出台政策推进省级新区发展,相关政策红利正加快释放。除此之外,河南有11个新区上榜,广东、浙江和四川分别有10个、9个、9个新区上榜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值得关注的是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在这四个省份中,河南省新区上榜数量虽然较多,但多数分布于榜单的中后部分,省内各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也较为突出。
  图2 城市新区发展潜力百强(2023)区域分布
  图片
  注:因川渝高竹新区为跨省域省级新区,为避免重复计算,以其管委会所在地广安市为主将其归于四川省境内。
  数据来源:赛迪产业大脑,2023.12
  三、榜单洞察
  赛迪顾问认为,当前城市新区建设进程总体来说较为缓慢,城市新区应多措并举,推动“五新”潜力加快转化为“五新”实力。
  培育新产业,推进增量崛起。一是形成新兴产业发展强支撑。面向国家发展需要,依托新区现有主导产业,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聚焦薄弱环节补链、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强链,加快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强化高端高新产业集群建设。二是建设未来产业发展主阵地。面向世界产业前沿,依托城市新区可以连片开发的优势,瞄准国家、省、市最新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导向,围绕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细分赛道开展前瞻布局,将新区建设为未来产业发展先导区,引领城市经济增长新动力。
  布局新技术,加快动能转换。一是搭建原始创新平台。加快构建实验室体系,推动一批大科学装置落地新区,探索建设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的协同创新平台,围绕关键技术开展协同攻关。二是建设中试基地。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中试基地,采用政府搭建、民营兴建、企业自建、闲置改建等方式打造一批高能级中试机构,开展二次开发、中试熟化、中试验证等服务,助力打通试验化和产业化之间的通道。三是布局企业创新载体。以企业为主体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企业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推动要素、平台、主体相互协同、相互支撑,打通实验室产品与产业化之间的“梗阻”。
  激发新业态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放大融合效应。一是推动数实融合。借助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持续应用,加快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培育个性化定制生产、无人工厂、云制造等制造业新模式和直播电商、即使零售等新业态,强化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效应。二是推动两业融合。通过技术牵引、产业联动、链条延伸等途径,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交叉渗透,在新区建设两业融合试点,大力发展个性化定制、总集成总承包、工业设计等服务型制造新业态。
  构筑新空间,优化发展格局。一是高标准做好新区空间规划。提高规划建设决策的科学性,完善交通、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探索发展轨道交通等高效出行方式,形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新区。二是强化与中心城区协同。立足城市新区区位条件,做好与中心城区的功能错位和互补,探索开展“总部+基地”“研发+转化”“终端产品+协作配套”等产业合作方式。三是打造区域协同发展桥头堡。抓住都市圈、城市群发展机遇,发挥城市新区大多处在城市交界地带的独特地理优势,将城市新区打造为推进都市圈、城市群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点。
  塑造新模式,引领范式创新。一是探索形成特色发展模式。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优化管理体制、开展试点示范、推进改革创新、开展创新创业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加快形成城市新区创新发展的典型经验。二是复制推广先进模式。探索建设保税区、自贸区、口岸配套功能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支持城市新区复制推广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一些功能区的有关经验措施,围绕部分领域开展先行先试。
版权声明:版权归控制工程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继续阅读

频道推荐

关于我们

控制工程网 & 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 全球工业控制、自动化和仪器仪表领域的先锋媒体

CE全球

联系我们

商务及广告合作
任小姐(北京)                 夏小姐(上海)
电话:010-82053688      电话:18616877918
rendongxue@cechina.cn      xiashuxian@cechina.cn
新闻投稿:王小姐

关注我们的微信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2003-2020    经营许可编号:京ICP证120335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2002318  服务热线:010-82053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