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资讯 > 网上精彩文章

PLC顺序控制系统的几种简易设计方法

e-works2005.12.14阅读 4483

联,第二次得电信号M4和第二次失电信号串联,然后将二者并联起来,再与Y1的线圈串联便构成Y1的控制回路。其余依此类推。

     二、逐步得电逐步失电型步进顺序控制系统设计

   1.步进阶梯设计

   按图1所示的控制流程,采用逐步得电逐步失电型顺序控制系统设计法设计的步进阶梯如图4a所示,其电路结构与图3的不同点之一是每步的失电由下一步辅助继电器的常闭接点控制;之二是步1回路必须串联步2至最后工作步4的辅助继电器常闭触点。以防电路工作时,因误操作再次起动而导致控制顺序错乱。其余的电路结与图3相同。

   2.输出阶梯设计输出阶梯如图4b所示,输出继电器的控制回路根据控制流程直观确定。例如,输出继电器Y1要求在步1、3得电,则将步1、3的辅助继电器M1、M3的常开触点并联,再与Y1的线圈串联即可。其余输出继电器的控制回路构成方法与此相同。

  图4逐步得电逐步失电型顺控系统梯形图  三、置位复位指令型顺序控制系统设计法  1.步进阶梯设计图5a为用置位复位指令设…
  图4 逐步得电逐步失电型顺控系统梯形图

   三、置位/复位指令型顺序控制系统设计法

   1.步进阶梯设计图5a为用置位/复位指令设计的顺序控制系统步进阶梯。其设计依据也是图1所示的控制流程。该步进阶梯结构的特点是每步的辅助继电器都有一个置位线圈和一个
复位线圈,二者编号相同。步1利用置位指令S使辅助继电器M1置位(即M1线圈得电后内部自锁),建立步1程序www.cechina.cn,并为步2提供步进条件信号。当步2的转步主令信号发出(X2闭合),指令S使M2置位,建立步2程序,同时复位指令R使M1复位,撤销步1程序。同理可画出后续各步继电器置位/复位梯形图。当最后一步完成并回到原位(X1闭合)时,指令R使M4复位,系统的工作循环结束。

   2.输出阶梯设计图5b为输出阶梯结构,与图4b完全相同,不再赘述。

  图5置位复位指令型顺序控制电路    四、移位指令型顺序控制系统设计    1.步进阶梯设计设计依据如图6所示图7a为按图…
  图5 置位/复位指令型顺序控制电路

     四、移位指令型顺序控制系统设计

     1.步进阶梯设计设计依据如图6所示。图7a为按图6所示要求采用移位指令设计法设计的顺序控制系统步进阶梯,这种步进阶梯由一个8位移位寄存器(由移位指令定义辅助继电器M20~M27而成)作为控制元件。该移位寄存器中的IN为移位数据输入端,CP为移位脉冲输入端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R为复位端。这三个输入端的输入信号均为脉冲上升沿有效。对顺序控制系统来说,输入IN的信号必须是一个单脉冲信号,即移位数据为“1”。起动步1时,IN和CP同时输入按钮信号X0的脉冲上升沿后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在IN端生成的移位数据“1”便移入移位寄存器的M20位,此时该位有输出(即输出M20的常开触点闭合信号),建立步1程序www.cechina.cn,并为步2提供步进条件信号;M20的常闭触点即时断开IN输入端和CP的步1输入端,完成数据“1”输入和移位脉冲输入。从步2起,本步的转步主令信号一发出(X2接通),便输入一个移位脉冲上升沿,使原来移入M20位的数据“1”移入M21位,建立步2程序,并为步3提供步进条件信号。移位后,M20位的状态变为0,即其相应的步1被撤销,输出为0。依此类推便可实现整个步进阶梯逐步得电和逐步失电。最后一步完成并回到原位(X1接通)时,接通移位寄存器的复位端R,使移位寄存器复位清零,整个控制系统失电停止。

图6 移位顺序控制流程…如图3
  图6 移位顺序控制流程图


  图7 移位指令型顺序控制电路

   设计这种步进阶梯时要注意以下问题:(1)在一个自动工作循环内,移位寄存器的移位数据输入端IN只允许起动时输入一个单脉冲信号。也就是说起动时只能输入移位数据“1”。步进阶梯的工作原理就是根据输入的数据“1”,在移位寄存器中逐步向高位移位来实现逐步得电和逐步失电。所以输入端IN要串联每个移位输出位的常闭触点;(2)移位寄存器对移位脉冲输入端开关的抖动非常敏感。若开关抖动一次,相当于多输入了一个移位脉冲,移位数据“1”随之多移了一位。由于接点式开关被触发时难免产生抖动。为消除这种影响,在移位脉冲输入端的步1输入回路,必须串联移位寄存器0位(本例为M20)的常闭触点,一旦移位数据移入M20位,便断开步1的输入回路;而从步2开始www.cechina.cn,每步的输入回路也要串联上一位的常开触点。例如步2的输入回路要串联上一位M20的常开触点。这样,当移位到步2转步主令信号对应的M21位时,便立即断开步2的输入回路。采用这样的移位脉冲输入回路结构,可确保每步的转步输入信号持续时间只有PLC的一个扫描周期(一般只有几Ms),因开关的抖动时间远大于PLC的一个扫描周期。所以可有效地消除开关抖动的影响。

   2.输出阶梯设计图7b为输出阶梯,其结构与图4b相同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只是辅助继电器编号不同而已。

     结束语

   上述4种PLC顺序控制系统设计方法的共同特点是:

   (1)由输入继电器控制辅助继电器(包括由置位/复位指令和移位指令定义的辅助继电器),按此构成步进阶梯;

   (2)由辅助继电器控制输出继电器,以此构成输出阶梯;

   (3)无论步进阶梯还是输出阶梯,都是很有规律的回路结构。




版权声明:版权归控制工程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频道推荐

关于我们

控制工程网 & 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 全球工业控制、自动化和仪器仪表领域的先锋媒体

CE全球

联系我们

商务及广告合作
任小姐(北京)                 夏小姐(上海)
电话:010-82053688      电话:18616877918
rendongxue@cechina.cn      xiashuxian@cechina.cn
新闻投稿:王小姐

关注我们的微信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2003-2020    经营许可编号:京ICP证120335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2002318  服务热线:010-82053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