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媒体曝光多地厂商用废旧皮革为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药用胶囊企业。经检测,13种胶囊产品重金属铬含量超标,最多达90余倍。4月1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要求修正药业等药企的13种药用空心胶囊产品暂停销售和使用。
一“铬”激起千层浪。对于“毒胶囊”的出现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老百姓愤怒并恐慌着:“如果连药都是带毒的,不知道以后要怎么办?”
针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督问题,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就有人大代表提出建议,搭建全国性物联网平台,让消费者通过手机就能方便地了解食品药品的真假和“来龙去脉”,并为政府监管提供有效手段。我国食品药品安全事件频现,最核心的问题是缺乏安全有效的溯源技术手段。传统技术手段在进行“全过程监管”中存在着较多的“盲区”:企业生产者缺乏对原材料鉴别好坏的有效方法;流通领域食品药品容易被“调包”;食品药品采用的身份标签是一维、二维条码,很容易被仿制;监管部门也缺乏对食品药品生产、销售全部环节有效监管的方法。目前我国物联网产业链正加速成长,技术手段逐步成熟。其中,无源安全电子标签(RFID智能标签)的生产成本越来越低,现在已可控制在0.1-0.2元,在食品药品中普遍使用已成为可能。如果用它代替目前的条码,并搭建全国性的物联网平台,在所有食品药品生产相关企业推广使用,不仅消费者可以方便地了解食品药品的“来龙去脉”,也为监管部门实施有效监管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技术保障。
实现有效监管物联网为不二选择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联合公布的《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培育新兴食品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十二五”时期,中国将推进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推进物联网技术的示范应用,完善食品生产企业的信息化服务体系,构建质量安全、绿色生态、供给充足的中国特色现代食品工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依然是“以打为主”。然而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这种“以打为主”的监管模式根本无法根治问题食品。所以,将食品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将责任按岗分配,唯有依靠科技。在目前的整体技术条件下,使用物联网成为不二选择。
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中,物联网技术得到了大规模、多层次、全方位的应用。根据各试点的经验,蔬菜追溯方案采用集成电路卡(IC卡)技术模式,交易数据存储在IC卡上,通过IC卡进行传递,可实现对经营者的追溯;猪肉追溯方案采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溯源标签技术模式,可同时实现对猪肉本身和经营者的追溯。据了解,从2010年开始,成都、杭州等10个城市启动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目前,第一批试点城市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经验。比如在江苏无锡,一些西红柿,它们的条形码上带有溯源系统。你只需登录网站,输入生产日期,一张西红柿的“前世今生图”就呈现在眼前www.cechina.cn,包括它们的生产地、种子来源、肥料、基地名称、生产过程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甚至包括生产当天的温度、湿度、“生身父母”农户的名字,统统都可以清楚获知。在上海,部分生猪更是戴上了“智能耳标”,一头猪从生产、疫病防控、出栏、屠宰、检疫直到分割、销售、上餐桌的“来龙去脉”一目了然。物联网技术大面积深度应用与食品安全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将给整个行业带来巨大的增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