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面临的问题一是水质监测站点多以掌握地表水水资源质量功能为主,缺乏对地下水的监测和对大气降水水质监测。二是水质监测站的总数少于水功能区的数量,不能反映全部水功能区的水质状况。三是各级水质监测中心的采样能力不足,监测频率低,水质监测实验室的监测仪器设备老化,大型分析仪器配备不平衡。四是机动监测能力不足,移动水质分析监测实验室配备数量太少,现场监测能力低。五是自动水质监测站数量太少,缺乏自动测报能力,难以获得重点水功能区主要水质监测的实时数据。
一、水质监测的关键是水质监测分析
1.先进的水质监测技术是实现水质监测目标的关键
随着我国水质监测规划的实施,要实现水质监测的目标,就必须采用先进的水质监测技术作为保障,对水质站网进行优化配置和合理布局,构建选用先进的水质监测仪器设备和技术装备的水质监测实验室、移动水质监测实验室和自动水质监测站。在水质监测实施过程中,应该充分
2.国外现代化水质监测体系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国外早期河流水系的水质监测方法是定时定点在河流的某些断面取瞬时水样,带回实验室分析,这种人工抽查式的监测方法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水质不断变化的动态数据。为了尽早发现水质的异常变化,迅速作出下游水质污染预报,及时追踪污染源,研究水的稀释、自净规律,国外在完善实验室监测的同时,陆续发展了水质移动监测系统和自动监测系统。
水质移动监测系统以移动监测车为基本监测单元,以便携水质实验室和现场水质多参数分析仪为分析手段,以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GPRS/GSM无线数据通信装置为信息载体,有效地解决了偏远地区、水域水质监测的困难。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WQMS(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以监测水质污染综合指标及其某些特定项目为基础,通过在一个水系或一个地区设置若干个有连续自动监测仪器的监测站,由一个中心站控制若干个子站,随时对该区的水质污染状况进行连续自动监测,形成一个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在美国、英国、日本、荷兰等国已有相当规模的应用,并被纳入网络化的“环境评价体系”和“自然灾害防御体系”。一则可为综合评价水功能区的水环境质量提供基础性数据www.cechina.cn,二则可迅速发现突发性水质污染事故或天灾,将水域异常水质情况、污染传播源及影响规模通过系统的通信网络传至控制中心,为决策部门把握灾害的性质状态www.cechina.cn,从而制定灾害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
3.先进的监测技术要与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相结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水质监测技术迅速发展,仪器分析、计算机控制等现代化手段在水质监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分析方法从分光光度法、电位法发展到原子吸收法、原子荧光光谱法、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等;手动和半自动实验方法、仪器也正逐步被计算机控制的自动监测、遥测装置所代替。
然而,21世纪的水利水质监测任务是以流域或区域水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系统化工程,水质监测技术仅仅是系统工程中的基础组成部分,更为繁重的工作是将这些监测数据进行必要的信息化处理,构筑全国性的水质站网和监测信息中心,将各级监测中心的数据进行统计、分类和组合,建立水体分析模型综合分析预测,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优化调度和水环境的保护管理提供决策性的依据。
二、水利系统的水质监测综合应用解决方案
从国家未来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的长期政策来看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综合应用解决方案既要能实现重点地区、重点水域和供水水源地的水质自动监测,提高监测信息数据传输和分析效率,又要能提高对突发、恶性水质污染事故的预警预报及快速反应能力。综合应用解决方案是集成方案,牵涉到软件系统的构架和硬件系统的建设两个方面。
1.监测系统的软件构架——水资源质量评价系统
在诸多的水环境状况的要素中,首先要客观、科学、公正地监测、评价水资源质量这个首要表征,同时做到水质水量同步监测、资料配套。其次,根据社会需要,采用多样方式面向社会展开全方位服务。
水利水质监测数据历史长久、样本代表性典型、系统完整、水量水质配套、数据准确可靠、资料可比的水环境监测信息体系,为国家、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实施监督管理、做好水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如何将现有条件下的水环境水质监测系统得到的实时、巨量的监测数据及时、有效地采集、存储、分析、报告、预测、公布,使之真正成为国家、水行政主管部门决策的参考量值、执法的依据、管理的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