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资讯 > 业界新闻

零门槛一键迁移——天行PLC“无缝平替”存量外资PLC

作者:www.cechina.cn2025.07.01阅读 428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国产化替代已成为企业摆脱技术依赖、实现自主可控的核心战略。

  然而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外资品牌PLC的“生态围城”——存量项目迁移成本高企、各厂家系统和组态软件互不兼容导致图形化程序(梯形图)迁移困难、跨品牌生态割裂、系统集成复杂度与成本攀升以及性能瓶颈等问题,始终是横亘在国产化道路上的“拦路虎”。
  针对这些行业痛点,天行PLC系统凭借其革命性功能——极致开放互联与C库融合技术,提供了“零门槛迁移”+“极致的性能利用”的终极解决方案。
  存量外资PLC国产化 替代的六大痛点
  痛点一:存量项目迁移成本高
  某国内著名钢铁集团在数十年来积累了近十万套外资品牌PLC,运行梯形图(LD)和顺序功能图(SFC)等程序,涉及接近上亿个I/O点与复杂逻辑。若全部更换,需重新编写程序、调试硬件与系统,工期长,会严重影响现有系统的稳定。
  痛点二:硬件替换风险大
  存量PLC设备老化,备件断供或到货周期长,如果国产化替代,则原有I/O模块、通信总线、传感器等设备因协议不兼容而被迫淘汰并同步更替,将导致产线停机、成本激增。
  痛点三:多品牌“沟通障碍”多
  某钢铁厂产线中,一外资品牌PLC控制轧机,另一外资品牌PLC管理物流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质检又由第三外资品牌PLC负责,存在通讯障碍,数据孤岛严重,协同效率低下。
  痛点四:应用场景验证有限
  一般的国产PLC在极端环境(高温、高湿、强电磁干扰等)下的长期运行数据不足,产品质量有待考证,用户难以下定决心。
  痛点五:系统集成“生态封闭”深
  某钢铁厂尝试用国产PLC替代进口,但无法接入原有WinCC SCADA系统,被迫放弃。
  痛点六:传统PLC编程的“算力瓶颈”
  某电子厂需在项目中使用FFT算法,但传统PLC编程需重新编写代码,导致开发周期冗长;而且PLC的指令集有限,难以高效处理矩阵运算等复杂逻辑。
  天行 PLC:以开放互联技术实现“零门槛迁移”
  天行PLC的“极致开放互联”特性,在国产化代用中将诸多“不可能”变为“可能”:
  1、程序/变量“一键迁移”,让存量项目“老树发新芽”
  ■支持国际通用的PLCopen协议www.cechina.cn,支持项目级别的导入导出
  ■针对国际各大主流PLC平台,做了大量兼容性适配,可以做到程序块、变量表、I/O映射等功能的100%“一键迁移”
  ■自动适配语法差异与变量命名规则,减少手动调整工作量
  ■提供详细的兼容性报告,标记需手动调整的部分(如特殊指令)
  例如,某国内著名钢铁厂引带机组项目包含348个梯形图和391个程序单元,如仅靠人工移植,仅拷贝编码就大概需要2个资深工程师2个月的工作时间。但通过天行PLC IDE的一键迁移功能,仅几分钟就把所有的梯形图和程序单元导入,即使算上调试时间,一位工程师仅花费4~5天时间就可完成,效率效果非常显著。

  2、兼容主流总线协议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直接复用存量设备
  天行PLC原生支持Profinet、EtherCAT、Modbus TCP/RTU、CANopen、Profibus DP等主流总线协议,若存量PLC被天行PLC替代后,可无缝接入现场传感器、执行器、HMI等存量设备,无需更换硬件,避免因协议不兼容导致的产线停机风险,降低控制系统综合使用成本。
  例如,某钢厂冷轧厂高速平整机组使用天行PLC产品替代国外自动化厂商等进口产品,控制系统综合使用成本降低20%,电气故障次数和时间急剧下降,年平均故障时间下降60%以上。

  3、极端工业环境的可靠性,实时性与高负载兼备
  天行PLC经复杂现场考验实践,已经证实其具备强大的抗干扰能力和长时间稳定运行的能力,并且支持大规模的I/O处理能力,更是有冗余等高容错的解决方案的支持。
  4、打破品牌壁垒,消除数据孤岛
  天行PLC拥有自主研发的TSEND和TRECIVE功能块,可以很方便的和不同品牌PLC进行实时数据通信和协同控制,满足混产线中复杂设备和协议下的场景需求。
  例如,某热轧热卷箱项目,采用天行PLC作为控制系统,这是国产PLC首次在热轧主轧线上的应用,天行PLC系统很容易的与原轧线粗、精轧、液压某进口品牌PLC控制系统交互,满足客户的所有要求。

  5、打开封闭生态,实现SCADA/HMI集成
  天行PLC支持Modbus TCP,OPC UA等标准协议,轻松连接WinCC, Intouch等第三方SCADA/HMI系统,在不改变原整体架构的情况下实现PLC无感替换。

  6、全系列自主可控,满足国产化替代所有场景
  支持国产芯片(如飞腾)和国产操作系统(如麒麟),运行时系统以及编程平台系统均为自研系统,确保全系列自主可控。
  例如,某个钢厂冷轧平整机机组,原有PLC设备为某外资品牌的控制系统,且该系列产品早已停产,也不再提供备件;通讯部分使用该品牌的专用网络装置,也已无备件支撑。该机组进行改造时选用宝信全栈自主可控天行PLC T4及T3,远程站选用宝信TD11系列IO模块,机组在完成改造后保证了没有改变产品大纲及年产量,机组运行速度保持不变,且停机故障的次数和时间都减少40%以上。天行PLC产品全栈自主可控,全生命周期不间断服务,保障用户供应链稳定。
  C库融合技术,PLC革新的“性能引擎”
  天行 PLC 通过 C 库融合技术突破传统算力瓶颈www.cechina.cn,为存量PLC国产化替换提供以下革新的“性能引擎”:
  一键导入:天行PLC支持用户导入C语言代码变为C库,自动生成C库与PLC变量的数据映射(如INT、FLOAT类型转换),并在IEC 61131-3标准语言中直接调用,无需手动编写底层代码。
  安全机制:通过内存隔离以及关键系统资源(如I/O、通信协议栈)的访问限制等方法,避免误操作导致PLC崩溃。
  仿真功能:构建PLC硬件、C语言库的虚拟模型,模拟真实产线运行环境。支持CFC/LD等程序与C库在仿真环境中联合调试,验证逻辑正确性与性能。

  以开放生态与性能革新,破局PLC国产化替代难题
  当前,国产PLC在加速工业自动化国产化替代进程中,面临技术瓶颈和生态壁垒等多重挑战。天行PLC系统精准锚定这些行业痛点,以革命性的开放互联架构为核心突破点,辅以创新的C库融合技术,构建了一套破局之道。
  这套“零门槛迁移”与“极致的性能利用”的完整解决方案,不仅成功化解了国产化替代的核心障碍,更通过全栈自主可控的坚实基础(支持国产芯片与操作系统,核心系统完全自研),为企业提供了从底层硬件到上层应用的安全保障和全生命周期服务,彻底解决了供应链风险。
  天行PLC不仅是破除外资技术依赖的利器,更是中国企业迈向智能化、自主化未来的坚实伙伴。天行PLC正以开放之姿、性能革命,携手中国制造企业,在自主可控的道路上迈向更广阔的未来。
  联系我们:
  想要了解更多宝信软件PLC信息,请访问:官网:https://baosky.baosight.com
版权声明:版权归控制工程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频道推荐

关于我们

控制工程网 & 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 全球工业控制、自动化和仪器仪表领域的先锋媒体

CE全球

联系我们

商务及广告合作
任小姐(北京)                 夏小姐(上海)
电话:010-82053688      电话:18616877918
rendongxue@cechina.cn      xiashuxian@cechina.cn
新闻投稿:王小姐

关注我们的微信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2003-2020    经营许可编号:京ICP证120335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2002318  服务热线:010-82053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