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机器人为何“火”的任性?
据MIR睿工业数据显示,2021年,在国内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步伐下,中国工业机器人出货量突破25万台,到达历年来最高点,其中,协作机器人出货量翻倍增长,同比增速达108.5%。
近年来,机器人赛道日益红火,今年以来的协作机器人领域更是迎来融资热潮。国产厂商加速崛起,据不完全统计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今年上半年协作机器人领域的融资金额高达40亿元,包括遨博、艾利特、珞石、非夕等一众知名企业,其中近半数为数亿元大额融资。7月20日,国内协作机器人厂商节卡更是完成了领域内迄今单笔规模最大的股权融资,其D轮融资金额达10亿元。按照数据推算,今年协作机器人领域融资总额有望达百亿级别。
协作机器人“新势力”强势来袭
不同于传统工业机械臂的“大块头”,协作机器人轻巧灵便,可以根据末端执行器的不同应用在不同领域。在过去不久的2022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会展更是单独设立了“协作机器人新势力”展区,这是全世界首次融合多家协作机器人进行展出,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
在众多人的印象中,协作机器人的工作场景应该是在工厂里拧螺丝,但在世界机器人大会的展台上,协作机器人却应用在了餐饮、零售、教育、医疗健康等众多非标准化场景中。协作机器人的核心定位,在于成为人的助手,帮助人们完成工作中一些简单重复的事情,以达到降低整体用人成本www.cechina.cn,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比如在手术场景中,协作机器人可以替代护士,在主刀医生需要的时候及时递上手术器械;亦或者在车辆检修的过程中,为工人适时地递上工具。
更多时候,协作机器人能够独立完成许多事情,比如在协作机器人品牌艾利特的展台上www.cechina.cn,其与AI餐饮联合推出的煎饼果子机器人就能实现从从倒面糊、摊饼、撒葱花再到折叠装袋的一整套流程。遨博智能的按摩机器人甚至还能根据人的呼吸频率进行贴身的按摩理疗服务等。
中国在协作机器人领域有望带动全球市场节奏
说个冷知识,协作机器人其实是个“95后”。最早在1996年,美国西北大学的两位教授J.EdwardColgate和MichaelPeshkin提出了协作机器人概念,然而,世界上第一款协作式机器人却不在美国诞生。
2008年,丹麦优傲公司研制的UR5协作机器人交付使用,这让任何人操作机器人手臂成为现实。之后在2012-2015年间,国外协作机器人品牌风起云涌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美国Rethink、德国库卡、瑞士abb、日本发那科、日本安川等公司相继推出,此时的国内市场还处于早期阶段。
不过在2015年之后,国内机器人厂商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率先走起了花路。以思灵、珞石、非夕等为代表的企业,将力控技术用于机器人柔顺控制中,引领了第二代协作机器人的快速发展。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起步较晚的国产机器人,也通过创新技术的运用,在协作机器人领域完成了弯道超车。据《2022年中国协作机器人技术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国产协作机器人在中国的占有率超过90%。2022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同比增长1.5%,在整体市场增长疲软的态势下,协作机器人的增速却远高于市场平均增速及其他机型,同比增长达22.2%。随着国产协作越来越成熟,技术也逐渐接近外资,叠加较为激进的市场策略,2022年上半年外资厂商在汽车、3C行业受到了国产较大的冲击,市场占比出现下滑,协作机器人已经成为中国机器人势力的代表,中国在协作机器人领域更是有望带动全球市场节奏。
狂欢之后,资本终究会重归理性。但对于机器人产业而言,核心技术才是硬实力,市场的波动只是阶段性问题,只要人口红利消退的趋势没有改变,机器人仍然前途光明。
风物长宜放眼量,机器人的新周期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或许就在寒冬之后开启。
而身为擂主的我们,稳住,就能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