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资讯 > 技术之源

一文读懂深圳制造业迁移新特点:5大特征,5大态势,5大原因,2类影响

作者:www.cechina.cn2022.06.24阅读 1991

  深圳市是制造业大市,是全国信息产业重镇。特区成立以来,深圳市始终毫不动摇发展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www.cechina.cn,坚定不移地跟随国际科技产业变革趋势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深圳市制造业企业也在顺应时代趋势不断发展变化。深圳企业的迁移史,从侧面勾勒了深圳的发展史。企业迁来变去,反映了深圳这座城市战略重心、区域重心、产业重心的调整。企业迁移活动印证了产业的转移、变迁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深圳市产业发展也在一轮接一轮的企业迁移中,不断迭代更新。
  2022年6月,由赛迪顾问广州分公司联合深圳赛迪方略编制的《深圳市制造业迁移全景报告》正式发布。该研究以深圳市制造业企业迁移活动为研究对象,对近十年深圳市制造业发展变迁态势进行总结和概括,通过空间、时间、行业等多维度数据透视,深度分析深圳市制造业企业迁移及产业变迁的特点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详细勾勒出深圳市制造业重心变迁历程,并进一步研究了企业迁移原因及对产业经济影响。
  一、深圳市制造业企业市外迁移呈现5大特征
  特征一:首选省内。
  深圳市制造业企业主要迁往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江西省和湖北省。其中,74.5%的企业整体迁移(整体迁移指即企业注册地址的变更)至广东省内,36.3%企业局部迁移(局部迁移即企业注册地址保持不变,但通过新设、收购、合作等方式在深圳市外其他地区成立子公司或关联企业)至广东省内。浙江省、江苏省、江西省和湖北省是除广东省外承接深圳制造业企业外迁最多的省份。其中,9.5%深圳市制造业企业整体迁移至浙江省,13%深圳市制造业企业局部迁移至江苏省。
  特征二:传统制造业加速外迁。
  数据显示,2017年深圳市迁出制造业企业463家,2021年为4344家,4年间外迁企业数量增长近10倍。企业整体迁移和局部迁移均呈逐年增多态势。整体迁移方面,2016年深圳市制造业企业整体迁移共23家,2020年达190家,5年增长数量约8倍。因受疫情影响等因素,2021年企业整体迁移速度放缓,共154家整体迁移至深圳市外。局部迁移方面,“十三五”以来,深圳市重点制造业企业对外投资新设企业数量不断增长。自2016年以来,深圳市重点制造业企业逐步加快对外投资步伐,新设立企业数量逐年增长,2021年达到245家。
  特征三:外迁行业集中在电子信息领域。
  深圳市制造业企业迁移活动广泛存在于制造业各细分行业中,局部迁移所涉行业更为广泛。深圳市制造业外迁企业所属行业主要为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其中,制造业企业整体迁移以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企业为主,局部迁移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为主。
  特征四:外迁企业规模较大。
  在整体迁移的企业中,有95.6%的企业注册资本超千万元,其中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至1亿元的企业占比75%,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迁移至市外的深圳市制造业多为大中型企业。同时,深圳市制造业大中型企业主要迁往浙江省、江苏省和江西省。迁移至浙江省和江苏省的企业中,注册资本在5千万至1亿元的分别有45家和13家;江西省则承接了6家注册资本5亿以上的企业迁移。
  特征五:注重生态聚合。
  在地理区位因素和深莞惠一体化、广深“双核联动、双轮驱动”、深中通道建设等战略布局影响下,珠三角地区成为深圳市制造业企业外迁主要承接地。整体迁移方面,有81.4%的企业迁往珠三角地区,主要集中在中山市、东莞市和广州市;局部迁移方面,有87%的企业迁往珠三角地区,主要集中在东莞市、惠州市和珠海市,如华为的终端项目在东莞布局,比亚迪电子元器件生产工厂选择在惠州落户等。此外,在广东产业转移工作部署推动下,粤东和粤北地区成为广东省内除珠三角地区外的主要转移地。整体迁移方面,有14%的企业迁往粤东地区;局部迁移方面,有10%企业迁往粤北地区,如中兴通讯的生产基地在河源落户等。深圳市产业转移溢出效应突出,逐步形成深圳市与周边城市“总部+生产”的发展格局。为扩充产能,深圳市制造业企业“迁移”基本都落在深圳市的辐射半径范围内,与总部关系紧密。
  二、深圳市制造业企业市内迁移呈现5大态势
  态势一:深圳市制造业发展重心正由西向东转移。
  自2010年以来,随着深圳市中心城区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深圳市制造业企业整体呈现出由西向东迁移态势,不断从福田区、罗湖区、宝安区、南山区迁至龙华区、龙岗区、坪山区、大鹏新区和盐田区。其中,近2成企业存在市内迁移2次及以上行为,其中41.2%的企业选择迁回原区www.cechina.cn,主要集中在宝安区。

  态势二:企业迁移先增后降。
  自2010-2020十年间,深圳市制造业企业市内迁移行为呈现出先增后降态势,具体可划分为平稳期、加速期和减弱期三个阶段。平稳期表现在福田区、宝安区、南山区、罗湖区为主要迁出区域,占平稳期整体企业迁出次数85%,其他城区每年企业迁移量变化不大,基本维持稳定;加速期表现在企业累计迁出次数最多的区域由福田区转变为宝安区,迁出企业次数涨幅最大的是龙华区、龙岗区和光明区,大部分城区企业迁出次数均出现较大增长,制造业企业市内迁移是整体现象,而非集中在特定区域;减弱期表现在企业迁出活动衰减最多的是宝安区,其次是福田区、龙岗区,南山区、龙华区和光明区;在“十三五”末期,企业迁出次数最多的为宝安区、龙华区、南山区和福田区。
  态势三:迁移企业集中在电子信息行业。
  深圳市内迁移企业所属行业覆盖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制造业的31个行业大类。其中,迁移次数排名前六的行业分别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电气机械和器械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纺织服装、服饰业,近半迁移活动集中在电子信息行业。
  态势四:小微企业迁移活力更高。
  74.7%市内迁移的深圳市制造业企业注册资本在500万元及以下,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小微企业是深圳市制造业企业市内迁移主体。在市内迁移中,汽车制造业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企业、化学纤维业企业、烟草制品业企业和石油化工业企业规模相对更大。
  态势五:企业迁移印证区域产业升级。
  制造业企业在深圳市各区间的迁移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各区主导产业的发展变迁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深圳市内具体可分为产业升级、产业固优、产业筑基和产业待兴四类城区。其中,南山区、福田区、宝安区在制造业企业迁移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了城区制造业转型升级。龙岗区、龙华区和光明区围绕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通过不断从宝安区、福田区、罗湖区等城区吸纳相关企业,促进产业集群补链、强链,进一步巩固了制造业发展优势。坪山区、大鹏新区一直处于企业净迁入状态,大量企业迁入为坪山区、大鹏新区夯实制造业发展根基提供了重要支撑。而罗湖区制造业企业整体呈迁出态势,面临市内外双重竞争,且工业增长缓慢;盐田区尽管是发生迁移次数最少的城区,但全区制造业发展始终处于波动状态,制造业发展有待进一步提振。
  三、企业迁移5大原因
  原因一:产业转型升级。
  原因二:生产要素成本上升。
  近10年来,深圳土地、人力、物流和原材料等要素成本不断上涨,多数企业普遍选择从宝安等传统工业大区迁移至坪山区、大鹏新区等地以降低生产要素成本。而近3年以来,深圳市内各区生产成本逐渐趋同,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迫使产业附加值较低的一些企业向市外和省外迁移。
  原因三:土地资源紧缺。
  深圳市整体可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有限,生产性厂房无法满足深圳制造业企业发展需求,多数企业选择搬迁至新兴城区以扩大企业发展空间。近3年以来,深圳市内各区土地资源开发趋于饱和,“十四五”时期全市建设用地供应规模预计为58平方公里,发展空间和潜力有限,而省内其他地市、其他省份则加快产业园区建设,部分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选择整体迁移至市外。
  原因四:产业集群发展。
  近年来,广东省内其他城市和国内其他省份城市主动承接深圳产业转移,加大力度进行招商引资,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在体制机制、配套服务、政策措施方面不断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部分深圳市企业转移。
  原因五:扩张市场需要。
  为扩大生产能力、谋求市场扩张,寻求更低的配套成本,深圳市部分大型制造业企业加快在长三角、中部地区布局。
  四、企业迁移2类影响
  深圳市制造业企业主动和被动的迁移,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必然结果。总体来看,市外迁移并未影响深圳市制造业产业链的完整性,反而进一步增强了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功能。从市内来看,对于传统工业大区而言,低附加值企业的迁出是区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对于产业新区而言,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是地方快速做大制造业的重要手段。同时需要清晰的认识到,过度无序的产业转移势必会对工业经济稳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也不利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影响一:助推传统工业大区产业转型升级。
  一方面,企业迁移助推了深圳市内传统工业大区产业结构升级。其中,南山区已成为科产教深度融合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形成数字软件、通信、创意设计等支柱产业。宝安区产业由生产制造逐步转向“创新+制造”,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明显提升,激光、机器人、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逐渐构成经济新增长点。另一方面,企业迁移大大减轻了部分城区土地、环境压力。对宝安、南山、龙岗等传统工业大区而言,迁出部分中低端制造业,有助于盘活现有存量土地,提升亩均产出,舒缓辖区土地、环境压力。
  影响二:强化“新区”制造业基础。
  一方面,产业转移为“新区”制造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在吸收外溢产能的基础上,“新区”制造业基础得到强化。例如,2010-2018年,累计迁入大鹏新区的制造业企业数量占2018年大鹏新区制造业法人单位数近6成;累计迁入坪山区和盐田区的制造业企业数量占2018年坪山区和盐田区制造业法人单位数近3成。另一方面,产业转移助力“新区”工业快速发展。如坪山区近7年工业增加值增速平均水平达10.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
  业务介绍:
  为积极落实“一带一路”共建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区域战略,以产业转移作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支持粤港澳大湾区与长三角、中西部地区协调联动发展,推动产业转移适配、纵深、升级发展,赛迪顾问广东分支机构全面启动“制造业跃升伙伴计划”,以亟需扩展空间、扩张市场、升级业态、孵化落地的制造业转移方企业、园区伙伴为核心,联合可提供发展空间的异地政府、园区等制造业承接方伙伴,金融、技术、人才等服务伙伴,着力建设跨区域的产业合作对接平台,建立产业转移协同合作生态圈,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创造有利条件。
版权声明:版权归控制工程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频道推荐

关于我们

控制工程网 & 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 全球工业控制、自动化和仪器仪表领域的先锋媒体

CE全球

联系我们

商务及广告合作
任小姐(北京)                 夏小姐(上海)
电话:010-82053688      电话:18616877918
rendongxue@cechina.cn      xiashuxian@cechina.cn
新闻投稿:王小姐

关注我们的微信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2003-2020    经营许可编号:京ICP证120335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2002318  服务热线:010-82053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