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渐丧失,叠加中国制造业自动化、智能化转型大潮,使得我国对工业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
中国机器人发展历程
从2000年起,中国机器人开始起步,彼时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仅几千台,而且多为集成与代理,还没能形成自己的技术。
不过在汽车、3C电子等产业的催促下,国产机器人加快脚步前进,并且向着将上下游产业延伸。
在2013年时,我国出台多项工业机器人发展政策,并给予行业补贴。这更是为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添了一把火。
短短十余年的发展,已经让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工业机器人大国。在工业机器人销量上,我国从2013年起已经连续8年取得全球第一。
2020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为39.7万台;其中中国占据17万台,将近全球的4成。
可以看出,我国在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上的重要地位。
不过,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虽然可观,但核心技术却受制于人。
国产工业机器人受制于人
相较于欧美等国,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起步明显落后,在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上早已经形成稳固的行业格局,中国企业只能在夹缝中生存。
全球70%以上的工业机器人市场,被日本发那科、日本安川电机、瑞士abb、德国库卡这四大家族所瓜分,形成了寡头垄断态势。
当前,国产机器人还有三方面的不足。
一是,中国机器人整机性能落后。
中国工业机器人在精度、覆盖范围、最高轴速等方面www.cechina.cn,同国外巨头有着明显的差距。譬如,中国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重复定位精度在0.05-0.08mm,而四大家族能到0.02-0.08mm,差距十分明显。
因此,中国工业机器人多集中于中低端市场,在高端领域难以同外资企业相抗衡。
二是,在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技术等方面,中国企业也都受制于人。
减速器、伺服系统与控制器是工业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零件,日本在这三大领域牢牢占据主导地位,就连德国库卡也要从日本进口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更何况是起步落后的我国。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大核心零部件是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中利润最高的一环,占机器人超80%的总成本。
因此,日本零件供应商赚走了机器人产业的大部分利润,中国整机企业利润寥寥,只能艰难生存。
三是,外资掌握核心技术。
在工业机器人知识产权上,日本企业也将其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我国的核心技术也被垄断,制约了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以上这三大境况,对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来说十分不利。如今,工业机器人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已经成智能制造的命脉。
因此,我国在工业机器人行业上的突围刻不容缓。
国产工业机器人换道超车
不过,工业机器人产业技术壁垒高、行业格局稳固,中国企业想要同国外企业正面硬碰,结果可想而知。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少中国工业机器人企业选择弯道超车。
譬如,中国工业机器人龙头埃斯顿,并没有盲目进入汽车整车市场,而是选择攻占焊接、喷涂等汽车行业细分市场。如今,埃斯顿喷涂机器人等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已经获得了众多客户的青睐。
中国珞石机器人、节卡机器人等,则将目光投向了协作机器人。在人工操作与全程机器生产之间,会有一个颇为漫长的过渡阶段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这便是协作机器人的发展机遇。
北京软体机器人则布局软体机器人,随着精密制造的发展,软体机器人有着愈发重要的作用。在全球,软体机器人有着近56万亿的庞大蓝海,发展潜力巨大。
通过另辟蹊径的方式,中国工业机器人企业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带领国产机器人实现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