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世界各地的工厂车间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不仅在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的机器人数量同样也在增加。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研究,2016年的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增长18%,达到创纪录的131亿美元。
数据显示,整体而言,全世界去年大约卖出30万台机器人,其中四分之三集中于五个国家,分别是中国、韩国、日本、美国和德国。
每10台机器人就有3台被中国买走。曾经靠人力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从2013年以来一直都是最大的工业机器人购买国,去年的采购量增长27%。很多发展中地区的投资也在增加,例如中国台湾、泰国、印度和墨西哥,以及意大利和法国。
就在机器人崛起的同时,这一领域的一批全球顶尖公司的股价也大幅飙升,包括日本的发那科和安川电气、瑞士工程巨头abb和德国库卡。
安川电气和库卡的股价今年都实现翻番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发那科股价上涨了40%,同时也有电力、自动化和电气设备业务的ABB上涨了约1/6。
技能越来越多
这些公司都受益于复杂机器人的需求增加,这些设备不再单纯负责焊接车身、装载货物,还可以从事电子元件生产等复杂的任务,甚至能把巧克力放到盒子里。
另外一大趋势则是机器人的范围和类型不断增加,既包括灵活的机械手臂,也包括能够跟人类并肩工作的智能机器。协作机器人也称cobot,这是一种专门为了与人类互动而设计的机器人。
“机器人市场过去四五年实现强劲增长,我们对这个市场未来3年的增长感到乐观。”abb机器人主管Per Vegard Nerseth说。
虽然硬件性能也是一直在提升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但机器人产业最重要的进步或许还是来自传感器和软件,这些零部件让机器人具备了更强的感应力、灵活性、精确度和自主性。
“工业机器人的软件端越来越重要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这也成为不同工业机器人厂商之间的关键差异。”Jonathan Cohen说,他是RoboCap UCITS基金的投资组合经理,该基金体量约为9000万美元。
这也是一个更大的金矿。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估计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包括软件、周边产品和系统工程在内,整个机器人系统市场的规模达到400亿美元。
视觉识别系统就是一项重要的技术进步。配合着人工智能和摄像头,机器人便可识别物体,并通过经验提升性能,从而实现更加广阔的应用。
与此同时,制造商还开发了灵活性和响应能力更强的抓取器。比如说前面提到的把巧克力放进盒子里www.cechina.cn,靠的就是这个。
自动化革命
行业专家认为,机器人显然引发了一场自动化革命,而背后的动力则是各大企业都希望提高工业流程的效率和速度。
随着零件体积越来越小,构造越来越复杂,机器人可以提供至关重要的功能,实现人类无法做到的精细制造。机器人还能在标准日益提高的当下提升产品质量。
机器人大力普及背后的一大重要因素是机器人系统的成本降低。与此同时。机器人技术的突破也伴随着工厂的设备与电脑之间的电子通信水平的提升,这也就是所谓的物联网。
Nerseth表示,另外一项帮助机器人增长的因素是,一些制造企业的订单原来是批量大、样式少,现在变成了批量小、样式多。
“这其实是由消费者推动的……我们想要更多个性化的产品,因而推动了灵活性需求。”他举例说,很多汽车都会给轮毂定制颜色。
△机器人的行业分布
虽然最大的客户仍然来自汽车业,这个行业早在1980年代就开始利用机器人焊接和喷涂车身,但主要的增长动力却是电子和电气行业,而且主要来自亚洲。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表示,部分原因在于电池、芯片和显示屏需求增加。但机器人也在进军其他领域,包括仓储物流、化工和塑料工厂,以及食品和饮料行业。
人类的饭碗
机器人的广泛普及激发了一场辩论:机器人和人类究竟谁更适合当工人。一些顶尖商业领袖警告称,越来越多的机器将会取代人类的工作。
德意志银行CEO John Cryan今年9月表示,员工们面临着被机器人取代的危险,越来越多的人将因为技术变革而失去工作。
“一般来说,关键在于套利成本。”莱斯大学教授Moshe Vardi说,“如果工业机器人的边际小时成本低于人类工人的小时成本,而且机器人能够胜任这项工作,从经济角度就有理由进行自动化。”
咨询公司麦肯锡的研究对失业担忧起到了一定影响。该公司发现,60%的工作中约有30%的任务可以实现自动化。
但Nerseth认为,先进的自动化不会破坏工作,这些产品之所以诞生,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应对熟练工的短缺,机器人经常从事又脏又累又危险的工作,人类根本不愿意干这些事情。
“如今的挑战在于,很多公司无法找到足够的人来从事这些工作。从这一点来看,机器人其实是创造了就业。”他说。
“很难认为今天的机器人抢走了人们的饭碗。我认为我们帮助企业加强了竞争力和效率。”
他补充道,失业率最低的国家往往拥有最高密度的机器人。而另一个极端则是那些准备加强机器人普及率的国家。尽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但其机器人密度却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平均每1万名制造业工人只对应68台机器人。
另外,也有不少专家认为,机器人在灵活性、判断力和应变力上仍存在许多局限,能力还不足以取代人工。
“最大的挑战是机器人所能提供的灵活性。”波士顿咨询公司的Daniel Kuepper说。他举了个例子,有一个专门用来盛放螺丝钉的盒子已经空了,但补充系统却未能及时补充。
“机器人现在需要探测盒子是否空置,然后发出信息。而人类也能做到,而且可以很快拿到一些新螺丝。”
看来,机器人同志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