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资讯 > 业界新闻

十八大以来,中国制造是如何践行强国战略的?

www.cechina.cn2017.09.25阅读 41061

  已运行近3个月的“复兴号”动车组将于9月21日在京沪高铁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这意味着中国不仅是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同时也是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
  从建国初的机车“万国造”,到中国机车“跑遍”六大洲,再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复兴号”高速奔腾……中国铁路装备的发展正是中国制造从无到有、从有到大,并逐步实现从大到强的真实缩影。
  自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支撑我国实现了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到现代化工业国,再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大国的转变。
  尤其是近五年来,“天眼”探空、“蛟龙”探海、神舟飞天、高铁奔驰、北斗组网、大飞机首飞……一批分布在高端装备、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化等方面的“中国制造”惊艳全球。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到系统能力的提升,“中国制造”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可靠支撑。
  “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民族复兴大业的全局,以全球视野的战略远见,多次强调要重视实体经济,并对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作出重要论述。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恰与中国工业化向后期过渡、产业结构调整出现历史性交汇,推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国显得尤为重要、迫切。党中央、国务院前瞻布局、积极应对,出台《中国制造2025》重大战略规划,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制造强国建设作出重大决策部署。
  “如今,中国制造正在经历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转变。”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中国制造2025》已成为中国参与新一轮工业革命全球竞争合作的标志性符号,中国迈向制造强国的脚步铿锵有力。


  全球制造开启竞争新纪元
  日前,美国总统特朗普为促进美国制造业发展又祭出新“招”,决定将7月17日定为“美国制造日”,7月16日至22日定为“美国制造周”。
  金融危机后,过度繁荣的虚拟经济遭受重创,发达经济体重新认识到“实体经济是国家本钱”的深刻内涵,重振制造业成为各国经济政策的关键词。加之新兴经济体借助资源、劳动力等比较优势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制造业重新在全球范围内备受追捧,世界制造业格局孕育新调整。
  “但‘再工业化’绝非传统工业‘复辟’,而是着眼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重塑国家竞争优势进行的战略调整。”权威专家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无论是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还是德国的“工业4.0”、日本的“再兴战略”,无一不是力图占领制造业“塔尖”,主导国际产业链。
  回顾人类历史,每次工业革命来临,在极大解放生产力,推动人类社会巨大变革的同时,无不带来国家竞争力此消彼长,世界政治经济版图洗牌、重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加速推进数字技术同制造业的结合,并对各国比较优势、生产组织方式、产业结构、资本流向、国际贸易等产生重大影响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赋予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和产业竞争格局新的内涵。
  当前,中国正处于向工业化后期过渡关键时期,传统竞争优势正在消退,新的竞争优势尚未成熟。顺势而起,通过掌握新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和理念,中国有望通过快速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为新竞赛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竞赛场地的重要主导者;如果裹足不前,面对外部“双向竞争”和内部传统制造业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制造大国地位恐将不深。
  “机会稍纵即逝。面向未来,可以说,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是最难掌控但必须面对的不确定性因素之一,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2013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
  在2013年11月12日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他进一步讲到,中国因失去此前几轮科技变革“带来的发展机遇,导致我国经济技术进步大大落后于世界发展步伐”,“回顾近代以来的历史,我们更能深切感受到抓住机遇、赶上时代的极端重要性”,“邓小平同志说:‘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我们不仅要赶上时代,而且要勇于引领时代潮流、走在时代前列。”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中国工程院、国家质检总局等部门开展了“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重大咨询研究项目,对中国制造业实际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在此基础上,2014年4月,由50多位院士、100多位专家参与的《中国制造2025》编制工作正式启动,并在2015年5月正式发布。
  “我们正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www.cechina.cn,制造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正在清晰地铺展开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曾撰文讲到,角逐新一轮科技变革,《中国制造2025》全面开启了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征程。
  经略由大变强
  回顾历史,制造强国建设绝非易事,鉴于中国工业的复杂境况,可谓难上加难。
  西方发达国家普遍经历过前几轮工业革命,耗时上百年,实现了工业1.0、2.0、3.0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当前正在迈向4.0阶段。工业化真正起步不过几十年的中国整体处于工业2.0后期发展阶段,并且区域、行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跟跑、并跑、领跑并存。
  如果简单遵循历史轨迹,中国需要按部就班继续推进工业2.0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但是即使实现了工业化,也是被锁定在产业分工格局的低端,与传统制造强国存在明显代差,甚至可能被甩得更远。
  作为一个制造业发展不平衡的后发国家,中国借助新一轮科技革命后来居上,建成制造强国的出路何在?
  “我们要全面研判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大势,既要重视不掉队问题,也要从国情出发确定跟进和突破策略,按照主动跟进、精心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明确我国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和突破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如此讲到。
  作为未来10年引领制造强国建设的行动指南和未来30年实现制造强国梦想的纲领性文件,《中国制造2025》选择了“工业2.0”补课、“工业3.0”普及、“工业4.0”示范的“并联式”发展,明显是立足国情、因地制宜,而非照搬西方模式的“中国版‘工业4.0’”。
  作为旨在实现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性整体谋划,《中国制造2025》不仅提出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路径和措施,还要对量大面广的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同时还要解决制造业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工业基础等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这与德国“工业4.0”仅聚焦于制造业高端产业、高端环节明显不同。
  “《中国制造2025》任务显然要比德国‘工业4.0’艰巨,整个《中国制造2025》体系也更为庞大复杂,涉及方方面面。”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告诉本刊记者,落实制造强国战略必然需要调动、协调多方力量和积极性。
  “这就不难理解,为何要成立由马凯副总理为组长,20多个政府部门参与的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设置专职办公室,并组建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建立横向联合、纵向贯通的联动机制。”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规划研究所制造业发展研究室主任邵立国看来,制造强国建设“国家队”统筹协调制造强国建设全局性工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顺利实施、制造强国建设有序推进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马凯副总理曾在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制造2025”专题研讨会上明确讲到,我们要全面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充分汇集社会各方资源,千方百计、扎扎实实地把《中国制造2025》组织实施好,加快把战略规划转变为年度计划,把年度计划落实到实际行动,把实际行动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
  截至今年初,《中国制造2025》规划体系基本完成,已形成以《中国制造2025》为引领,11个专项规划为骨干,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工业“四基”发展目录等绿皮书为补充,各地落实文件为支撑,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各方面协同的政策体系。
  “可以说,‘1+X’规划体系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制造2025》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制造强国建设全面转入实施阶段。”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装备工业研究所所长左世全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从《中国制造2025》的“三步走”战略目标来看,中国力争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2035年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世界一流制造强国。
  邵立国认为,《中国制造2025》将逐步化解中国制造业发展中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完成制造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战略性转变。
  “这项计划一旦实现,将使迄今为止由美国和欧洲企业主导的世界经济发生巨大变化。”西班牙《世界报》评价道。
  创新驱动《中国制造2025》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2013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特别强调创新之于国家、民族之重要。
  过去几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北京、上海、广东、河南、贵州……无论是高级别会议,还是地方考察,习近平总书记都再三谈及创新。创新,已成为党中央、国务院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之一。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从传统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伴随科研投入增加,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码,以及政策环境日益完善,中国创新活力不断释放www.cechina.cn,高质量创新成果及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如载人航天、超级计算机、“互联网+”共享模式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当然,经济转型尚在继续,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挖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所言,“虽然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大而不强、臃肿虚胖体弱问题相当突出,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不强,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块头的‘阿喀琉斯之踵’。通过创新引领和驱动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迫切要求。”
  作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中国创新能力不强在制造业领域表现尤为突出。黄群慧坦言,中国制造业传统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关键装备、核心零部件和基础软件还依赖进口和外资企业,对新兴技术和产业领域全球竞争制高点的掌控不够,根本的问题就在于自主创新能力还显薄弱。
  纵观世界各大制造强国,无不具有雄厚的产业规模、优化的产业结构、良好的质量效益,以及持续的发展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可以说,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呼唤创新,中国制造的腰杆能不能硬起来,由大变强能否如期实现,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能力。
  在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上,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发布,提出通过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金融创新的功能,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等举措,全方位支持加快创新驱动发展。
  随后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全文两万余字,整整100次提及创新,并明确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把增强制造业创新能力作为核心任务。
  李北光举例介绍,《中国制造2025》确立的五大工程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定位于瞄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和新兴行业发展的重大需求,整合创新资源,解决“缺失的中间带”这个问题。
  日前,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美国康奈尔大学和英士国际商学院共同发布的《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显示,中国创新指数排名连年上扬,由2013年的35位上升至2017年的22位,成为进入前25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我国已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中心环节,正在有的放矢,加快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生态体系。”权威专家讲到,制造强国建设的过程,就是促使我国成为全球创新的引领者,开拓发展新境界的过程。
  “制造强国”已成复兴共识
  “《中国制造2025》实施两年多,完成了制造强国建设的顶层规划设计,各地政府与企业协会积极响应,各大领域也已经取得积极进展,整体符合预期,为稳定工业增长,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李北光的这一评判在受访专家中颇具代表性。
  自《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以来,中国工业基础能力稳步增强,核心基础零部件研发制造取得新进展,突破了一批关键基础材料技术,若干先进基础工艺获得重要进步,诸多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例如,高端航空紧固件等产品打破了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数控机床、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累计发布1.1万余项国家和行业标准。
  作为这一战略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的水平持续提升。两年多时间,已开展226个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试验验证和新模式应用项目,并遴选出首批109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建成一批智能化工厂,形成了一些可推广的智能制造新模式。2016年数字化研发涉及工具普及率达到61.8%,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达到38.2%,个性化定制、协同研发制造兴起。
  从创新层面来看,中国创新体系建设正在深入推进。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已于去年成立,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建设方案通过论证,工业机器人创新中心进入创建阶段,同时培育建立了19家省级创新中心。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别达到425家和171家。
  同时,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大力推动的十大重点领域已涌现出一大批重大成果。例如,高精度数控齿轮磨床、多轴精密重型机床等产品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ARJ21支线客机正式投入商业运营,C919大型客机成功首飞;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发射成功……
  “根据由工信部、中国工程院等单位专家研究构建的制造强国综合指数来看,2012年中国综合指数为81,到2016年已上升到90左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许召元介绍。
  “不久前,《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升级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这将进一步推进探索制造强国生态体系建设。”邵立国认为,伴随中央到地方,政府和企业不断创新探索,中国制造由大变强将持续涌现新成果。

版权声明:版权归控制工程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频道推荐

关于我们

控制工程网 & 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 全球工业控制、自动化和仪器仪表领域的先锋媒体

CE全球

联系我们

商务及广告合作
任小姐(北京)                 夏小姐(上海)
电话:010-82053688      电话:18616877918
rendongxue@cechina.cn      xiashuxian@cechina.cn
新闻投稿:王小姐

关注我们的微信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2003-2020    经营许可编号:京ICP证120335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2002318  服务热线:010-82053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