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越来越多的制造型企业开始向工业互联网时代进发,并开始采取各类实际的转型升级措施。这一进展无疑是喜人的,其不仅有望大大提高企业在生产和资源配置上的效率,也使其更加适应未来与电子商务、定制化消费需求等趋势相匹配的新型商业模式。
那么,当很多企业开始向工业互联网进发时,有哪些需要进一步明确的观念?从务实的角度而言,在这方面,有以下几项观点是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加以重视的。
首先,工业互联网是一项渐进式、定制化的工程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其实施路径和模式取决于企业乃至所在行业的基础条件和需求。尽管这一趋势在当前看来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但企业要想向这一方向发展,也仍然要做到步步为营,切勿急于求成。
例如,很多企业在生产中已经实现了良好的自动化水平,且在设备、设施等基础条件上已经具备了向信息化生产管理模式进一步迈进的能力,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情况;但当前也有很多企业受发展阶段和行业总体情况所限,其自动化程度尚有待提高,那么这样的企业可能就首先需要把自动化这一课“补齐”,否则无论是从企业需求还是资源投入的角度看,都不免发生可预见的“断层”。
其次,对于自动化、信息化解决方案供应商而言,也应全面着眼,既将目光投注于大型企业成规模的升级改造需求,也兼顾向中小企业提供更为灵活的改造计划。尤其是在中国市场,一些需求规模有限但投资回报率较为显著的升级改造计划往往对不少企业别具吸引力。同时,无论是面向何种规模的企业用户,供应商都应在定制化工程咨询、全生命周期服务等方面做好准备。
此外,关于很多业内人士都在谈的标准化问题,实际上需要更加全面、理性的对待。出于商业竞争的考虑,不少供应商都希望尽快在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树立自己的标准,但标准的认定和统一也需要慎重对待。实际上,从企业用户的实际需求来看,一些保障物理、数据连接性和互操作性的基础性标准毫无疑问是需要统一确定的www.cechina.cn,但在此基础上,则应鼓励上层应用标准和模式的多样性,以防止过度标准化产生的对创新的阻碍作用。
最后,拥抱工业互联网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它不仅仅意味着设备和系统的升级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也意味着管理模式和劳动力结构的革新。企业不只需要适应新的软硬件环境,也需要及时在生产维护模式、安全管理、专业技术培训等方面进行提前规划,尤其是伴随着工业互联网而迅速产生的精益生产管理、工业信息安全等课题,更是企业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亟需投入关注的问题。明确了以上这些可能被忽视的问题,我们就能更好地享有工业互联网带来的益处。(作者:CEC执行主编石林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