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资讯 > 传感器

石家庄市物联网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www.cechina.cn2012.06.13阅读 1961

  物联网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互联的网络,其主要特征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等方式获取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结合互联网、通信网等网络进行信息传送与交互,采用智能计算技术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提高对物质世界的感知能力,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
  物联网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将引发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是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都将产生深远影响,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市物联网产业,特制定《石家庄市“十二五”物联网产业专项规划》,规划期为2011年-2015年。
  一、规划基础分析
  (一)发展基础
  石家庄市是河北省省会、冀中南经济区的中心和高技术服务产业集聚地,具备雄厚的科研技术积累和一定的研发基础,相继被命名为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形成了以通信、电子元器件、电子材料、电子专用仪器和设备、电力电子、光电子、计算机信息服务等为主体的产业体系,为物联网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呈现出两个特点。
  1具备较好的生产和研发能力
  我市物联网硬件产品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智能卡及传感器产品、物联网节点产品,物联网核心芯片设计制造及封装产品,智能控制设备与系统产品上。其中智能卡及传感器企业主要有石家庄超盛科技,夏凡纳科技有限公司,石家庄晨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石家庄方寸卡业科技有限公司,石家庄明旭科技有限公司,科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生产产品包括智能卡及RFID电子标签,远距离射频识别(RFID)产品,IC卡智能系统等;物联网核心芯片设计制造及封装企业有中电科第13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54所等;物联网节点模块生产企业有河北四方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智能控制设备与系统的企业主要有石家庄市蓝盾电子有限公司,石家庄超盛科技,石家庄金博科技有限公司,石家庄安保科技有限公司,石家庄览众科技有限公司等。
  我市企业物联网应用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方面主要集中于金融、医疗、食品安全、政务、交通、农业等领域的软件系统开发、集成,主要企业有河北航天信息有限公司,河北新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汉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华烨冀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河北恒信移动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河北三川科技有限公司,石家庄市科威计算机工程有限公司,河北汉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省信息服务公司,河北中信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在不同的行业领域开展各种物联网软件开发、系统集成、行业应用等服务,为我市物联网产业发展建立了基础。
  中电科第13研究所正在建设高密度集成电路封装技术实验室,中电科第54所在卫星导航产品研发、设备测试认证领域的具备领先地位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河北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在国土资源、生态环境及节能减排遥感监测领域的雄厚的技术力量,以及其他各级研发中心、驻石高校、研究院所,为物联网技术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具备较好的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优势
  我市在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环境与安全检测,医疗健康,精细农牧业,金融与服务业等多个应用领域具备较好的推广应用基础和优势。
  在精细农牧业方面,河北中信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内容涵盖农业专家系统、视频互动系统、电子图书馆系统、手机短信直呼系统,增加“农信通”业务内容,开展环境数据库、品种特性数据库、栽培数据库、加工管理数据库、市场经营决策分析数据库的建设等工作;在智能交通应用领域,河北汉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开发RFID的营运车辆身份认证和维检管理系统;河北派德软件开发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的医疗信息服务系统,河北新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食品安全网格化信息管理系统,河北恒信移动商务股份有限公司的移动商业信息服务平台,石家庄市科威计算机工程有限公司的金融行业系统集成工程中心等的建设为物联网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体来说我市物联网企业有一定基础,但也呈现出规模普遍较小,技术标准缺乏,创新体系不完善,应用领域不广、层次偏低等特点。
  (二)发展机遇
  1发达国家加快物联网产业发展为我市提供了广阔空间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引发新一轮信息产业浪潮的核心领域,发达国家加快发展物联网相关技术和产业,纷纷开展物联网领域的规划布局。2009年以来,美国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并得到了奥巴马政府的积极回应,提出《美国创新战略》,将物联网作为振兴经济、确立优势的关键战略;欧盟2009年6月制定物联网行动方案,推出物联网标准战略,确保物联网的可信度、接受度和安全性;日本和韩国早在2004年就提出了“U-Japan”、“U-Korea”战略,着力于发展泛在网及相关产业,韩国还出台了《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基本规划》,提出“通过构建世界最先进的物联网基础设施,到2012年打造信息通信融合的超一流ICT强国”的目标,并制定了四大战略和12个重点项目。澳大利亚、新加坡、法国、德国等国家也提出,在加快部署下一代网络基础设施时,重点推进物联网应用和物联网产业发展。发达国家对物联网的前瞻布局,为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2国家战略定位为我市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国家将物联网产业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早在1999年就开始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其应用研究,目前在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实现产业化的国家。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调研时,首次阐述了“感知中国”新理念,要求“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同年11月,温总理发表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明确将信息产业列入下一阶段我国重点培育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提出“要着重突破传感网、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国务院2006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关于“重要领域及其优先主题”、“重大专项”和“前沿技术”部分均有涉及物联网的内容。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科技计划中已部署物联网相关技术研究。在芯片、通信协议、网络管理、协同处理、智能计算等领域组织开展了技术攻关,并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我国在IEEE短距离无线通信、3GPP移动网络优化、ISO/IEC物联网体系架构标准研究等方面已实现局部突破。国内成立了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泛在网技术委员会,正在开展传感器网络接口、标识、安全、传感器网络与通信网融合发展、泛在网体系架构等相关技术标准的研究。物联网相关技术在国内交通、物流、灾情监测、环保、医疗等领域已经开展应用,在智能电网、智能安防等方面的应用也开始实施www.cechina.cn,电信运营商开展了多种M2M业务应用,并积极推进传感器网络与3G移动通信网络的融合。
  (三)发展需求
  根据我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结合国家和河北省发展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规划及意见,我市物联网产业发展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发展物联网产业是提升信息产业整体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迫切需要。信息产业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基础,而物联网产业发展将拉动信息产业发展。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涉及领域更广,更深,其发展会反过来拉动信息产业的发展,将对信息产业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集成电路生产、新型显示、新一代信息设备和终端制造,软件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能力方面提出更高要求,从而促进信息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第二、发展物联网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两化融合的迫切需要。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有机结合。通过感知技术、传输通信技术、运算处理技术等手段可以对农业、装备制造、食品、纺织服装、物流、商业服务等传统产业实现更多的管理和控制,加速推动新技术的应用、大大节约人力成本、实现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第三,发展物联网产业以带动其他特色新兴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物联网产业高端制造的发展,将形成物联网战略终端产品制造与服务产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将促进形成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系统集成产业;物联网发展面向现代服务业,将培育出具有创新商业模式的第三方物联网服务运营产业;物联网产业将极大地促进产业融合,在传统产业、农业、服务业都将带动刺激特色新兴产业的发展。
  第四,发展物联网产业是改善民生,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市2010年人口有276万,拥有汽车近126万辆,居全省各市之首,人口及交通都面临巨大压力;物联网产业应用于公共服务和民生工程,可以从智能交通、旅游服务、数字城管、安全监控、数字医疗等多个领域,营造更加和谐的社会生活和工作环境,提升城市的城市商务环境和综合竞争力。
  二、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充分发挥我市毗邻京津地域优势、省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优势、雄厚的产业基础优势和科技资源优势,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服务民生为目标,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示范工程和项目为牵引、以社会参与为基础,采取需求拉动和技术推动的互动发展模式,把物联网产业培育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以此带动经济、社会、民生共同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达到重点示范行业效果明显,重点示范区特色鲜明,城市民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的发展目标。重点建设4个物联网技术创新平台,培育10个龙头带动企业,扶持50个特色鲜明的创新型企业,推动3大物联网产业基地建设,实施三大类试点的应用示范工程。力争在物联网关键技术方面形成有效技术支撑,在通信设备、卫星导航、行业应用、物联网服务等领域形成产业规模。到2015年,物联网产业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成为我市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发展原则
  1市场主导与政府推动相结合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使企业成为物联网产业创新和发展的主体。发挥政府的规划指导、宏观调控和组织协调作用,激发市场活力,改善发展环境,形成促进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有效机制。
  2总体规划与重点突破相结合
  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依托现有基础推进具有优势的物联网产业领域发展,充分利用资源、技术和人才优势,集中力量巩固优势培育特色,在优势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
  3科技互动与协调发展相结合
  高度重视高技术制造业、服务业对物联网产业的支撑作用,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推动物联网产业与高技术制造业、服务业相互配合,相互支撑,实现互动共赢、协调发展的模式。
  4产业整体发展与示范应用相结合
  在建立健全产业体系,整体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同时,确定示范应用领域,大力推进重点领域的示范应用,实现重点突破。
  5优化环境与深度开放相结合
  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物联网产业分工与合作,通过启动内力和借助外力,不断扩大物联网产业发展空间和领域。
  三、重点领域
  通过政府推动、应用牵引和创新驱动,重点攻克核心技术,大力发展核心产业,加快形成较为完备的物联网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一)重点技术领域
  攻克一批制约物联网产业发展和应用推广的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加强共性技术研究,推动应用创新及产业化。
  1传感节点技术。重点加强应用新理论、新技术、采用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促进各类新型传感器的研发,突破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提升传感器功能与能力、降低制造成本;针对低功耗传感网节点设备的低成本、低功耗、小型化、高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研制低速的无线传感网核心芯片,以及集射频、基带于一体,具有通信、处理、组网能力和传感能力的低功耗片上系统等;针对传感网行业应用,研制系列节点产品;针对中高速传感器网络需求,综合考虑传感节点低成本、小型化、高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研制集射频、基带、协议、处理于一体,具备多种传感器接口的中高速传感网络核心系统芯片;开发基于专用系统的节点级系统软件。
  2传感节点组网与协同处理技术。重点加强传感网网络体系架构、自治组网技术体系、协同感知技术体系、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技术研发。
  3物联网系统集成技术。重点加强面向具体应用,突破功能集成、网络集成、软硬件操作界面集成,加快测控技术开发,推动应用解决方案优化;针对传感器网络不同应用需求和共性底层平台软件的特点,研究、设计系列中间件产品及标准,以满足传感器网络在混合组网、异构环境下的高效运行、形成完整的传感器网络软件系统架构。
  4物联网应用抽象及标准化技术。重点突破设备软件系统级抽象,核心框架及中间件构造、模块封闭应用技术应用开发环境设计技术,应用服务抽象与标准化的上层接口设计技术,面向系统自身的跨层管理模块化设计技术,应用描述及服务数据结构规范化、上下层接口标准化设计技术。
  5共性支撑技术。重点加强研究可编程传感器网络模型、可编程协议设计、虚拟机和移动代理设计、情境感知等可编程技术;研究组网、传输、信息处理、测试、接口等关键技术的标准测试技术;面向应用,研究典型应用子集标准;现代信息通信、计算机及网络、先进微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等基础支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二)重点产业领域
  1物联网核心产业。重点发展与物联网产业链紧密关联的硬件、软件、系统集成及运营服务四大核心领域。着力打造传感器与传感节点、射频识别设备、物联网芯片、数据库软件、中间件、应用软件、系统集成、网络与内容服务、智能控制系统及设备等产品的生产企业。
  2物联网支撑产业。支持发展微纳器件、集成电路、网络与通信设备、微能源、新材料、计算机及软件等相关支撑产业。
  3物联网带动产业。利用物联网大规模产业化和应用带动传统产业产生重大变革。重点开展智能城市(社会公共安全、城市运行管理、城市交通管理、城市自然资源管理、城市应急管理等)、智能工业(电信运营、汽车工业、军工装备、石油化工、煤炭工业、电力工业等)、智能农业(农业环境监管、农业生产管理、农业市场管理、农业管理服务等)以及医疗健康、智能家居和智能消防等领域的应用,重点推进带动效应明显的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商贸流通、现代物流、旅游休闲、电网运行、食品安全等产业的发展。
  (三)重点应用领域
  重点围绕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商贸流通、现代物流、旅游休闲、食品安全等产业领域,抓紧实施智能生产、智能运营、智能管理和安全溯源等示范工程,抢占物联网产业应用的主动权。
  围绕公共安全的监测、保护和预防,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运用到生态环境监测、公共安防监控等领域。在无人维护、条件恶劣生态环境监测中,无需人工干预的条件下实现生态监测、数据存储与交互,提高生态监测实时性、可靠性,扩大生态监测范围,重点推进水资源、大气环境监测、地下管网监测试点示范项目。
  围绕改善生活、方便百姓的目标,推动物联网技术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的多个领域。优先选择智能交通、智能社区、智能医疗保健等领域开展试点示范工程。
  四、总体布局
  重点建设“一带三基地”。以现有石家庄信息产业基地为核心,规划建设包括卫星导航产业园、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通信产业园、微电子产业园等在内的物联网产业带;在石家庄市西部城区,规划建设物联网产业研发、元器件生产及系统集成基地;在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区),规划建设河北软件园,形成石家庄物联网产业软件开发基地;以东部新城和正定新区建设为契机,以行业应用为突破,打造华北地区物联网行业应用示范基地。
  五、重点工程
  (一)产业链打造工程
  在摸清全市物联网产业资源的基础上,从国家物联网战略发展全局出发,立足石家庄面向全国,加强物联网产业布局规划,引导物联网产业链各企业、行业用户等积极参与,在各个环节通力合作,促进RFID、传感器、二维条码、短距无线通信、IPV6、云计算等一批关键技术及自主创新产品的研发和成果产业化,促进产业联盟的发展,形成物联网产业聚集效应,促进物联网产业链整合。推动企业、研究机构对物联网的产业链进行深入研究,选择具有深厚实力的龙头企业来牵头推动,吸引各个环节企业的加入,最终形成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合力。在产业体系方面形成从传感器、芯片、软件、终端,整机、网络到业务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
  (二)创新平台建设工程
  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石家庄物联网研发中心。根据“需求牵引、技术推动”原则,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13所、第54所为核心,鼓励我市物联网相关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积极参与,建立在技术、人才、设备等方面都具备国内一流水准的物联网产业研究机构。整合多方优势资源,加快网络与宽带接入、基础材料与芯片、传感器网络、无线通信、卫星导航、信息安全等物联网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生产制造和产业化应用,积极参加标准制定,推进技术产业化以及执行重大试点示范项目,支撑全市物联网产业发展。
  2航天信息河北物联网应用工程中心。依托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建设物联网应用工程中心,加强射频识别、物联网信息安全等领域的重大技术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集成创新,加快物联网应用技术发展。
  3石家庄物联网共性支撑技术研究中心。依托驻石高校,大力研发适用于物联网的可编程技术、测试技术、情境感知和环境建模技术等共性技术。加强现代信息通讯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先进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基础支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面向生产制造、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计算处理、信息交换、数据存储灾备和资源互调共享等共性技术服务。
  4石家庄市物联网软件及系统集成技术研究中心。依托石家庄软件产业基地和软件高新技术企业,针对多网融合需求,加大应用管理和服务软件,以及信息服务平台技术的开发力度;重点发展物联网信息安全软件、产品和专业化服务;重点发展物联网系统集成和运行维护服务,支持企业面向行业应用开展物联网技术服务,以推动物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
  (三)龙头企业培育工程
  加大政策、资源的投入,扶持和引导企业、研发机构进一步加大物联网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在培育物联网产品生产龙头企业的同时,积极培育、扶持具有整体设计能力的系统集成商,将物质、能源和信息三大资源进行一体化整合,使其发展成为物联网产业的龙头企业,进而带动物联网的发展。
  (四)产业基地建设工程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重点规划布局,以物联网产业龙头企业为核心,吸引相关企业,加快成果转化和产业聚集,发挥核心带动作用。重点推动建设3个物联网产业基地,一是以中电科集团第13所和54所为依托,打造物联网产业元器件生产制造及系统集成基地;二是以石家庄软件园为依托,打造物联网产业软件开发基地;三是以东部新城和正定新区建设为契机,以行业应用为突破,打造华北地区物联网行业应用示范基地。
  (五)产业应用示范工程
  1重点产业类示范工程
  (1)信息产业。以电子专用设备、仪器和工模具的生产开发推动物联网设备制造技术的升级,以发展新一代高速宽带信息网络设备、光传输设备推动物联网传输性能的大幅度提高,以发展宽带、有线、无线和卫星接入等多种接入技术、专用芯片及系统设备,专用芯片和设备的生产制造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广泛渗透。
  (2)生物医药产业。利用电子标签技术、温湿度传感器以及各类监控设备,开发和实施生物医药产业在生产、流通、库存、消费等环节的智能监管和安全溯源系统,实现对在产、在库、在途、在用、在售、在监管“六在环节”的可视全程追踪溯源。近期重点在华药、石药、神威、以岭等大中型医药企业试行。
  (3)智能商贸流通。利用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激光扫描器等设备,开发和实施商贸流通产业在物品流转、库存管理、消防管理、停车诱导等系统,打造石家庄智能商贸流通业综合信息平台,实现智能化管理,减少交通压力,提高运营效率,树立全新商贸流通品牌。近期重点在石家庄新华集贸市场、南三条市场和正定小商品市场试行。
  (4)智能物流。通过RFID技术在多式联运、大型物流园区、城市配送、冷链物流等方面的应用,探索利用物联网技术对物流环节的全流程管理;开发面向物流行业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开发适用于各种物流环境的特种电子标签、物流装备、读写器、中间件、管理系统等产品。
  (5)智能旅游。结合石家庄旅游现状,将传感器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定位技术等物联网技术运用到旅游景点信息管理、商场酒店信息管理、智能导游、电子地图以及特色名优产品防伪等领域,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便捷、安全的服务,优化商务、旅游环境,进一步提升旅游形象。近期重点打造智能大西柏坡旅游胜地。
  (6)智能电网。将传感技术、工业控制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多领域技术融合到智能电网建设中,实现从电厂、变电站、高压输电线路直至用户终端的智能化管理,实现实时监测和提前预警,减少和预防输电线短路、变电站遭不法入侵等恶性事件的发生,提高电网运行效率,保障运行安全。
  (7)食品安全溯源。将物联网技术与食品生产企业原有的生产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相融合,开发涵盖生产、加工、存储和运输全过程的食品溯源系统,快速、自动、准确地采集各个环节的信息,实现对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的全程监控。近期在乳制品以及饮料生产加工企业推行食品安全溯源系统。
  2公共安全类示范工程
  (1)城市水环境监控。运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对重点水源保护区域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和动态跟踪保护,进一步减少和遏制水体污染事故发生。
  (2)大气环境监控。将传感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与大气监测仪器设备相融合,实现对大气的连续监测和远程监控,及时掌握监测区域的气象状况,预警、预报重大大气污染事故,定点监测污染区域的发展态势。
  (3)地下管网监控。将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定位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相结合,实现对自来水、天然气等地下管网的在线实时监测,有效破解地下管网监测难题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及时、精确发现施工破坏、泄漏等不安全因素,提高地下管网运行的安全性,降低维护成本。
  (4)公共安防监控。将智能传感设备、无线通信技术等运用到公共安防监控领域,在机场、学校、百货大楼、重点商贸市场等公共场所以及突发事件中运用物联网技术与系统,实现实时监控监测、人员定位、智能分析判断、防火防盗防恶性事件等功能,提升公共安全监控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保障城市安全。
  3公共服务示范工程
  (1)智能交通。利用传感技术、电子结算技术以及各类监控设备、显示设备,开发和实施智能交通指挥系统、停车诱导系统、智能车库系统,打造石家庄智能交通信息平台,实现智能化采集、实时交互路况信息以及车辆管理信息,提高交通运行效率,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加紧实施基于物联网的泛在交通智能感知和调度系统项目、道路停车自动收费项目、公交二维码系统,积极联合相关企业、研究单位,开发全面智能交通解决方案。
  (2)智能社区。通过传感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定位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电信网以及广播电视网相融合,整合运用到小区周界安防、车辆出入与停放管理以及社区医院、超市等领域,实现社区内不同服务体系之间的互联互通,打造便捷、舒适及安全的生活居住环境。
  (3)智能医疗保健。推进物联网技术在电子病历、健康检测与实时监护等领域的运用,切实增强对特定人群生理特征的全天候监测和与医院的实时交互能力,不断提高远程医疗能力,提升医疗卫生系统的运行效率,减轻病人负担。近期重点推进小区健康信息化平台建设,引导网络运营商积极开发面向特殊人群的实时监护产品与系统。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物联网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工信、科技、金融、规划、国土、旅游、建设、文化、统计等相关部门为成员,成立石家庄市物联网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指导我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工作,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动产业发展,协调解决产业发展及技术应用等方面的重大问题。
  ——成立物联网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覆盖技术、经济、公共管理等领域的国内外物联网知名专家,组建市物联网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就我市物联网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向市物联网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提出建议,并就有关前瞻性的技术应用问题进行研究和论证,为我市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和智力支撑。
  (二)拓宽资金来源
  ——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设立石家庄市物联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物联网产业重点研发项目建设、示范推广项目建设、物联网平台建设等。每年根据财政收支状况与物联网产业发展需要,逐步增加物联网专项资金规模预算,以专项资金为引导,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导向、扶持作用,吸引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社会资本向物联网企业倾斜,资助物联网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技术改造、人才引进与培养等。
  ——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专项资金支持。鼓励物联网企业积极申报或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申报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大产业技术开发项目、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项目、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专项、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及技术创新基金等各类国家专项,以及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和重大科技专项,对申报成功并获得国家、省专项资金的项目,由市财政给予一定比例的配套资金。
  ——鼓励企业上市融资。建立物联网领域拟上市企业库,积极帮助拟上市企业做好上市融资工作,切实推动物联网企业到国内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融资;鼓励有条件企业积极到海外市场上市融资;推荐和协助有条件的物联网企业申请发行企业债券,募集发展资金。
  (三)推进联盟合作
  ——筹建石家庄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由政府推动、核心企业牵头,组建由政府、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科研院所、网络运营商、中介组织以及产业用户等多方参与的石家庄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通过联盟,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和资源整合作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产业化推进主体作用、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源头作用、应用部门的市场牵引作用,以及网络运营商的网络支撑作用,相互支撑、有机结合,推动共性及关键技术研发、技术标准制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展www.cechina.cn,提升物联网项目系统集成能力;通过联盟,加强与全国各地物联网产业联盟、协会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切实推进物联网技术产业化应用、技术标准体系完善与统一工作。
  ——实施人才联合培养计划。积极鼓励在石家庄高校在电子信息、计算机、自动控制、通信、软件等多学科领域的深度合作,提升各高校之间的合作办学、联合攻关层次,推动大学与物联网企业、研究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实施人才联合培养计划,将高校的基础理论培养优势与企业和研究机构的产业化应用实践优势相结合,构建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
  (四)优化发展环境
  ——适时出台扶持政策。启动物联网产业发展项政策的研究制定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对扶持重点、扶持资金、具体政策措施予以进一步细化和明确,确保规划的顺利推进和严格实施;各县(市)、区依照全市物联网发展规划,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实际,出台相应措施,指导当地物联网产业发展。
  ——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加大土地支持力度,在符合用地标准和要求的前提下,优先安排物联网工程项目用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奖励,充分调动和吸引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保障我市物联网产业的高水平发展。
  (五)培育高端人才
  加大物联网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培养和引进物联网技术领军人才和高端人才,加强物联网产业专业人才培训,制定物联网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同时,重点支持驻石高校建设物联网产业相关的专业和学科体系,使之能够培养引领物联网产业与技术升级的高素质人才,为加快我市物联网产业发展奠定一定的人才基础。
  (六)加强行业统计
  明确物联网行业统计范围,建立并完善行业统计制度,加强行业统计调查和分析,定期发布全市物联网产业发展报告,并建立物联网企业信息库,系统、准确、及时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发展情况,为企业和政府部门宏观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行业信息服务。

版权声明:版权归控制工程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频道推荐

关于我们

控制工程网 & 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 全球工业控制、自动化和仪器仪表领域的先锋媒体

CE全球

联系我们

商务及广告合作
任小姐(北京)                 夏小姐(上海)
电话:010-82053688      电话:18616877918
rendongxue@cechina.cn      xiashuxian@cechina.cn
新闻投稿:王小姐

关注我们的微信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2003-2020    经营许可编号:京ICP证120335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2002318  服务热线:010-82053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