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 2024)盛大开幕。
十多年来,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见证了中国风电从萌芽到蓬勃发展的每个阶段,被视为中国风电发展的"风向标"与"晴雨表",已经成为一年一度的全球风电盛会。
CWP 2024是在风电发展历程中值得浓墨重彩的一次大会。2024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突破5亿千瓦。在碳中和目标的指引下,中国风电发展前景依然广阔。与此同时,风电发展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业界思考如何打破旧格局,进入新格局,继续夯实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CWP 2024以"构筑发展新格局 践行时代新使命"为主题,来自国际组织、多国驻华使领馆、国内外政府部门、全球风电产业链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等机构的高级别代表,紧扣新时代发展命题,围绕风电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前沿技术创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建设等核心议题展开探讨,以凝聚广泛共识,构筑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CWP 2024聚焦产业发展重点和未来、发展新能源新质生产力、稳定强劲全球供应链,精心组织了多场高端论坛,除了风能资源、海上风电、后市场等风电技术创新与管理论坛外,今年还围绕新型储能、氢氨醇、氢电协同、风电的投融资与价值提升、风电的碳足迹与航运脱碳等领域和前沿议题设置了数十场专题论坛,演讲嘉宾超过200人。
向"新"而行,共筑绿色发展新格局
CWP 2024开幕式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主持,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首席执行官Ben Backwell,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综合处副处长崔广胜,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张立,丹麦王国驻华大使孔墨客,挪威王国驻华大使戴伟恩,西班牙驻华大使玛尔塔·贝坦索斯·罗伊格,荷兰王国驻华大使馆公使高罗柯,英国驻华大使馆公使马洁茹分别致辞。
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首席执行官Ben Backwell:
全球风电产业正在加速发展,但是我们也面临着挑战。为了取得更大的突破,我们必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且要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去推进。这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加速安装风电机组,以及开展更广泛的国际合作,这也意味着我们必须竭尽全力确保在全世界能够兑现已经制定的能源转型目标。与此同时,我们需要进行关于贸易、投资、就业机会、公平公正、多样性等方面的交流。在即将于阿塞拜疆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以及2025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上,GWEC将推动各个国家之间的合作,努力创建行业的合作平台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推动行业之间以中立、成熟的方式开展对话,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的不断扩大。推动中国风电发展,是GWEC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作为一个重要的平台,可以加强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合作,联手共同应对具有挑战性的可再生能源增长目标。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综合处副处长崔广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风电发展持续提质增效。到今年7月底,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2亿千瓦,提前约6年半实现了达到12亿千瓦的目标,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推进能源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以来,我国风电保持平稳发展态势,装机规模持续增长,发电量持续提升,海上风电平稳推进,"走出去"成效显著……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将能源革命引向深入,以更大力度推动风电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大调度督导力度,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按期投产。二是加紧落实"十四五"规划明确的海上风电基地建设重点任务,稳步推进深远海海上风电开发建设。三是因地制宜组织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确保行动取得实效。四是继续培育好绿证市场,更好体现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绿色环境价值,推动全社会绿色电力消费水平不断提升。五是携手并进推进风电国际合作,努力构建公正、合理、开放、无歧视的贸易制度规则体系,为所有企业提供公平的市场准入机会,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张立:
工业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视风电装备产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等政策文件,通过相关的项目和首台(套)政策等手段www.cechina.cn,不断推动风电装备补短板、锻长板、强基础,有力保证了行业实现稳增长。近年来,我国风电装机规模迅速增长,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产业链日益完善,企业竞争力持续增强,我国风电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是全球风电领域具有风向标意义的专业会展活动,对于把握风电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加强技术和产业的合作、探索国际合作模式路径、推动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将一如既往地强化资源整合,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咨询、宣传、会展、标准和检测等服务,积极为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我们还将加强研究,紧密跟踪分析市场与技术变化的最新趋势,努力做好政策研究支撑,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丹麦王国驻华大使孔墨客:
我很自豪地说,自2008年首次在北京举办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以来,丹麦参加了历届大会。2023年,我们庆祝了全球装机容量达到10亿千瓦。在CWP 2023的开幕式上,风电先驱者Henrik Stiesdal先生来到这里,代表丹麦成为全球现代风电领域的先行者。丹麦目前在制定政策、技术、降低项目风险(包括环境、安全等)方面拥有约45年的经验,这些经验有助于打造强大的行业。丹麦继续突破技术和商业模式的界限,海上风电是实现丹麦2050年碳中和目标的基石。有人可能会问,资金从何而来?好消息是,包括中国出口商在内的许多国际制造商都迫切需要更多的绿色能源,希望电力市场改革能够让他们更容易签署长期购电协议,从而推动建设新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国际开发商同样渴望在中国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如氢能、氨、甲烷等,都是他们关注的焦点。可以看到,绿色转型中的机会非常多。
挪威王国驻华大使戴伟恩:
首先祝贺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达到5亿千瓦,这相当于世界全部风电装机容量的一半左右,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巨大成就,也助推着中国的能源转型。今年的大会主题是"构筑发展新格局 践行时代新使命",这清楚地表明了中国作为全球风电领导者的雄心壮志。在我们实现绿色转型和减少碳排放的持续努力中,风电仍然具有巨大的潜力。在全球范围内,风电正在迅速发展,成本大幅下降。目前,陆上风电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有着完善的全球供应链。接下来的几年,海上风电会实现快速发展,而走向深远海可以进一步助推我们实现碳中和目标。挪威处于一个非常独特的地位,可以为中国和其他地区的这一发展作出贡献。挪威在海上油气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优质服务。挪威政府宣布了雄心勃勃的出口战略,风电被看作是一个关键的增长领域。2024年,是中国和挪威建交70周年,我们开展了针对绿色转型的对话,风电可以进一步推动中、挪两国之间的合作。
西班牙驻华大使玛尔塔·贝坦索斯·罗伊格:
能源转型的驱动力是我们迫切地需要推动经济社会的脱碳,要加速发展更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西班牙政府致力于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这不仅涉及环境保护,更关乎经济、国家安全和国际领导力的水平。西班牙不仅在提升本国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也在助推高附加值行业的发展。西班牙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强大的产业能力,适合发展海上风电,并在积极发展海洋产业。西班牙在船舶建造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对漂浮式风电机组的安装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2023年,在风电专利申请方面,西班牙位居全球前三。为充分发挥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积累的优势,西班牙企业在世界各地加快发展步伐,推动着整个能源行业的发展。考虑到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展现出的强有力势头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们可以借鉴中国的经验。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可以分享我们的经验,以此实现一个更具可持续性的未来。
荷兰王国驻华大使馆公使高罗柯:
全球风电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一成绩体现出由技术驱动进步的重要性,同时证明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包括知识的分享,以及围绕经验和政策、规则、可持续技术方面的合作。荷兰正加快向碳中和经济体转型。在成功实现了之前设定的路线图后,2023年,荷兰引入了生态创新的解决方案,以及海上风电项目的招标,同时推动海上风电制氢的技术发展。尽管如此,我们仍面临挑战。海上风电的不断发展,意味着需要连接不同的电网。随着风电机组日益大型化,需要解决安装方面面临的新挑战。荷兰需要这样的合作创新,这是实现可持续生态系统的关键。为此,政府、企业、社会应携手合作达成这个共同的目标,而开放的环境、公平竞争与创新将驱动风电行业高效率发展。
英国驻华大使馆公使马洁茹:
英国针对应对气候已经作出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承诺,即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到2022年,我们成为第一个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一半的主要经济体,同时经济增长了80%。然而,英国新一届政府的目标是引领世界向清洁能源转型。我们在国内采取了雄心勃勃的行动。这意味着到2030年,我们的电力系统将完全脱碳。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在5年内将目前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翻两番,包括快速安装500万千瓦的漂浮式海上风电装机,并使陆上风电装机容量增长一倍以上。中、英在清洁能源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两国有长期的成功合作历史。英国的供应链拥有与中国互补的技能。我们可以为中国市场提供高价值的服务、供应链创新、漂浮式海上风电开发的重要经验。我们非常欢迎中国资本进入英国的海上风电行业。同时,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中国投资商在装备制造方面对英国进行投资。
在"行动起来,构筑全球新能源发展新格局"的主旨演讲中,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 NEF)全球风电研究主管奥利弗·梅特卡夫(Oliver Metcalfe)在题为"释放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至三倍所需的投资"的演讲中提到,有多种方式可以促进清洁能源投资,包括增加获取途径,削减化石燃料补贴,放宽发电许可,鼓励市场参与;拍卖,获得值得信赖的承购,降低项目风险,实现技术的多样化;电网和基础设施,扩大电网容量,区域互连,管理电网队列;许可和土地,澄清诉求、数据共享、人员配备;以及电力市场设计,以装机容量和调度水平为基础,设定长期目标,释放有竞争力的价格信号。
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战略总监赵锋在题为"三倍的风电,是时候采取行动了"(3x Wind Power - It is Time 4 Action)的演讲中提到,到2030年,风电装机容量需要增加两倍,但在这个关键时期,增长面临着相互竞争的压力。截至2023年年底,风电行业达到了第一个装机容量10亿千瓦的里程碑。GWEC预测,这一数字达到20亿千瓦的时间很可能是在2029年年底,比去年预测的提前一年实现。在全球范围内,2024-2030年可能会增加12亿千瓦的风电装机容量。由于中国和印度风电市场的强劲增长,预计新增风电装机容量的62%将来自亚太地区,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区域性风电市场。
致敬奋斗者,庆祝风电装机5亿千瓦
2024年,中国风电发展跨越了新的里程碑--累计装机容量突破5亿千瓦。过去三十年,中国风电完成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蝶变",走出一条波澜壮阔的崛起之路,这是几代风能人奋力拼搏的结果,也离不开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为了铭记初心使命,赓续奋斗精神,大会特别举办了"中国风电装机5亿千瓦"庆典活动,与风电行业同仁共同见证这一辉煌时刻。
庆典活动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原副司长史立山表示,中国风电经过数十年的成长,装机容量增长了1000倍,单机容量增长了约30多倍,这不仅是量的积累,更重要的是整个产业的飞跃,为能源结构的调整、双碳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现在,我们已经通过风电规模化开发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今后,要解决风光存在的波动性问题,形成独立提供新能源电力的能力,这需要进一步加强风电和储能的配合、风电与微电网的配合。未来,储能、氢能会逐渐发展成熟,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能源系统提供可靠、可持续的绿色电力。
庆典活动中,当细沙流下,"向中国风电装机5亿千瓦的贡献者致敬,为实现30万亿千瓦装机目标的奋斗者加油"的金色大字呈现在观众面向,令人心潮澎湃。庆典活动向为推动风电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风电开发、整机、部件企业表达敬意,向风电奋斗者致敬,向在产业进程中产生重大影响的创新机型、在风电发展过程中留下坚实"足迹"的地标项目,向长期致力于推动双边和多边风电合作的优秀全球伙伴致谢。
签署发布自律公约,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持续的低价恶性竞争不断侵蚀着风电产业发展根基,阻碍风电高质量开发,对风电产业可持续发展及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都会产生不利影响。为规范企业竞争行为,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保障中国风电行业健康发展,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经行业相关企业共同协商,制定了《中国风电行业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自律公约》,确立了公约订立的原则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制定有效的程序和细则,成立公约执行管理委员会和纪律监督委员会,依法制定低价恶性竞争行为的认定标准及罚则,依现行法律法规来规范市场竞争中的各类行为,重点解决低价恶性竞争、对竞争对手的恶意诋毁、明显有失公平的合同条款等问题。
会上,金风科技、远景能源、运达股份、明阳智能、三一重能等12家整机企业,共同签署了《中国风电行业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自律公约》。
与风同行,共谋共策发展新路径
过去的30年,我国风电产业快速成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时至今日,我国风电产业迎来新的机遇期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但也面临诸多阻碍,需要业界共同应对。为此,组委会特别策划了主题为"时光不负,与风同行"的"追风者说"产业发展论坛,论坛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主持。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曹志刚在引导发言中表示,过去几十年,风能人始终走在突破边界、超越自我的道路上。虽然技术、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风电产业一直在破茧成蝶,不断螺旋上升。接下来,一是要以质量为根基,加大创新和试验,继续稳固装备产业的基础。二是为构建安全、稳定的能源保障能力,储能和电网支撑、投资与技术必不可少,以抓住风电"担当大任"的发展机遇。三是要通过科技创新,建立新标准,抓住深远海风电等的发展机遇。四是要遵守国际市场规则,尊重各属地国别的发展诉求,抓住国际风电市场的发展机遇。五是要解决跨界远、不确定性大的挑战,抓住"风电+"的跨界增长机遇。
中国职工技术协会副理事长、电力专委会名誉会长,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毕亚雄,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原副司长史立山,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曹志刚,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娄益民,明阳集团党委副书记刘连玉围绕价格、质量、"Power to X"等话题展开了对话。嘉宾们认为,当前,我国风电行业"内卷"严重,"价格战"已经影响产业的健康发展。各级地方政府、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开发企业等应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坚决抵制最低价中标,避免恶性竞争,防止"内卷"。任何行业都会出现质量问题。随着风电装机迅速增加,以及技术的快速迭代,质量问题、安全事故的数量会有所增多,但整体上是可控的。风电企业应做好全生命周期风险管控,从设计、制造、项目管理等层面着手,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举措。为了更好地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快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丰富应用场景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通过发展氢氨醇来充分利用电力系统中存在的大量零碳便宜的绿色电力,依托于此在各地构建零碳工业体系,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观点碰撞,加快技术管理与商业创新
在由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原新能源事业部副主任张晓朝主持的主题为"新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企业家论坛一"上,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高级顾问、原所长韩文科为与会者深入解读了2024年8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共涉及十二个方面,包括文件的意义、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构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推进能源、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动消费模式绿色转型,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完善绿色转型政策体系,加强国际合作及组织实施。
山高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马锁明、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秋华、远景能源风机产品线总工程师黄虎、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副总裁叶凡、上海电气风电集团总工程师、总裁助理蒋勇、运达股份首席技术官兼创新研究院院长潘东浩、中船海装风电有限公司党委委员、研究院院长杨微共同参与了随后的圆桌讨论。嘉宾们认为,风电装机能够突破5亿千瓦,风电制造业的创新功不可没。下一步,风电制造业的重点仍是要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取得突破性的创新成果,为行业提供更高质量、更低成本的设备。开发企业要做好优化设计、降本增效,做好运营维护和资产管理,确保新能源资产保值增值。对于整机制造企业来说,目前最低价竞标现象严重,而很多基础的研发工作没有到位,需要行业对中标的规则做一些调整,央(国)企要有所担当。在国际市场中,应做好技术与招标规则的配配性,加大技术创新,开拓更多市场。在风电机组的大型化方面,目标是降低度电成本。当产品性能、可靠性做到最优,发电量更优,这其中很重要的是构建好风电机组的设计标准体系。目前,中国风电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技术发展进入"无人区",已经没有参照,有些需要靠工程技术、基础理论来解决,形成多重闭环支撑可靠性的持续提升。目前的创新一定是基于市场,基于多场景的需要积累数据、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多学科的融合。
在由全球风能理事会战略总监赵锋主持的主题为"全球风机技术及制造的发展趋势"的"企业家论坛二"上,标普全球大宗商品洞察全球风电产业链研究副总监Indra Mukherjee在题为"全球风机技术及制造的发展趋势"的演讲中表示,很多企业在海外开拓了新市场,但是风电机组不只是包括塔筒、叶片、发电机等部件,而是涉及众多不同零部件的组合,让整个供应链真正变得高效率是很难的。同时,企业需要继续增加风电装机规模,如何在两者之间达到平衡成为关键。此外,平衡本地化和全球化,意味着需要创建本地风电供应链的就业机会,并保持可拓展的全球供应链,这是我们希望在接下来的讨论中获得答案的问题。
Bp全球技术高级副总裁Chris Locker,弗兰德传动系统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勾建辉,斯凯孚中国区副总裁兼技术总监钱卫华,风电行业质量、技术专家李咏梅,普华永道战略国际市场部大中国市场负责人王征,共同参与了主题研讨。嘉宾们谈到,要对全球化抱有信心,而且要去落实、实施。针对如何打造稳定的产业链,要给整机企业和部件企业提供合理的盈利空间,提供良好的创造新产品的条件,坚持将技术创新、产品的技术研究,以及产品的质量验证工作坚持做下去。对于全球供应链来说,最重要的是自由竞争,因为竞争会驱动创新。在中国市场中,所有的竞争都是关于成本和速度,但是风电机组因其较高的维护成本,以及能源安全等因素,它的重要性和一般的工业并不相同。除了成本和速度之外,还需要考虑风电机组全生命周期的成本,不能在质量上"打折扣"。从市场上来看,包括资本的投资、资源的流向,市场本身有调节的功能,风电行业也不例外,最终会回归理性。在企业出海方面,除了经济性上的考量,中资的产业链出海以后能够给当地的社区、当地的社会带来什么样的积极的影响,这些是要在出海过程中表现出来的。
10月16日,还举办了国际风电市场发展动态及投资机会、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峰会、连接世界:构建全球ESG合作新平台、氢电协同技术发展专题会、可再生能源投融资与价值提升创新论坛、风电后市场论坛等多个分论坛。
精彩展会,为风电注入发展新动能
同期举办的展会面积达10万平方米,20个国家和地区千余家企业共襄盛会,风电全产业链企业悉数亮相,集中展示企业的前沿产品和解决方案,全面呈现风电的最新发展动态,多元化、深层次地展现风电产业的"硬核"实力,十余万人次专业观众与风电界如同星月交辉,绽放行业的蓬蓬生机,为风电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智慧之源与创新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