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机器人产业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多年来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中国政府通过制定产业规划、激励技术创新,培育应用场景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优化市场环境等举措,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通过对中国机器人六大区域产业的发展特点以及现状进行梳理,帮助各地政府快速了解我国机器人产业各大区域,为各地政府制定区域规划工作提供参考,希望可以促进各地政府以及各区域产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01长三角地区:上海为牵引,带动长三角机器人产业领跑全国
发展特点
长三角地区已建立起了我国功能最完善、系统最健全的机器人产业生态体系,形成了以上海、昆山、无锡、常熟、徐州、南京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在产业规模效益、产业创新能力、产业创新环境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
发展现状
截至2022年7月,长三角地区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达4547家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其中上海1118家、江苏2254家、浙江1175家。长三角地区汇集了包括四大家族等全球巨头以及新时达、埃斯顿等知名国内龙头企业,拥有绿的、节卡、图灵、钛米、国自、上海高仙、铭赛、徐工传动、禾川等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形成了以上海、昆山、无锡、常熟、徐州、南京为代表的产业集群。长三角地区具有较为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链条,在引入国际先进研发基地与产品中心的同时,依托区域内本土龙头企业,实现以大带小、以点带面的规模化发展模式。
02珠三角地区:广深等协同,促进珠三角机器人产业共同发展
发展特点
珠三角地区机器人产业具有较强的发展基础,以深圳、广州、佛山、东莞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在创新力与影响力方面位于全国前列。
发展现状
截至2022年7月,珠三角地区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达2643家,较去年增幅明显。珠三角地区机器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近40家,多聚焦在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机器人本体等细分领域,其中,部分本地企业在机器人控制系统和伺服系统方面具有较强技术实力,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比如越疆、库卡、隆深、合信、华成工业等企业。良好的双创氛围及较强的发展基础,为珠三角地区机器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良好机遇。
03京津冀地区:北京为牵引,带动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
发展特点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引导扶持下,凭借突出的区位优势以及良好的制造业基础,京津冀地区区域内北京、天津、河北机器人产业形成了错位竞争、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
发展现状
截至2022年7月,京津冀地区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达995家,其中,北京466家,天津235家,河北294家。北京在医疗机器人、物流及无人配送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领域具有领先优势,集聚了遨博、云迹、锐洁、天智航、康力优蓝等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04东北地区:头部企业凸显,引领东北地区机器人产业大发展
发展特点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最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具有良好的资源区位优势与制造业发展基础。近年来,东北地区重点围绕工业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领域高端产品开展创新攻关。
发展现状
截至2022年7月,东北地区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达915家,其中,黑龙江255家,吉林194家,辽宁466家。东北地区机器人产业集聚程度持续提升,现已形成以自主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特色产品、行业系统解决方案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此外,在新松、哈工大机器人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该区域内机器人产业园区、孵化基地及双创平台建设步伐逐步加快,更利于促进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专注于垂直细分领域的中小企业集聚发展。
05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外溢,加快提升机器人产业实力
发展特点
中部地区作为发展机器人产业的后起之秀,地方政府出台加快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行业措施与指导意见,促进了区域内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
发展现状
截至2022年7月,中部地区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达2014家,其中,安徽496家,河南442家,湖南423家,湖北333家,山西170家,江西150家。目前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武汉、合肥、芜湖、长沙、湘潭、洛阳等地已形成机器人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围绕餐饮加工、纺织、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重点布局机器人系统集成、本体制造与解决方案创新,有力带动当地制造业实现换挡升级、提质增效。
06西部地区:点状突破,成渝地区机器人产业得以快速发展
发展特点
西部地区机器人产业在不具备先发优势的情况下,结合地区特色与国家政策引导,逐渐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园区,同时,该区域机器人产业尚存在上下游配套不足的问题。
发展现状
截至2022年7月,西部地区机器人企业数量共1422家,其中,四川313家、重庆232家。重庆现已形成集研发、整机制造、检测、系统集成、零部件配套、人才培训和应用服务为一体的机器人产业链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在北碚、九龙坡、永川、大足等区域集聚了重庆华数、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重庆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等多家机器人企业和研发机构。四川利用区位优势成为吸引企业的“强磁场”,在成都、德阳、眉山、绵阳等地集聚了一批具有特色的机器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