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资讯 > 业界新闻

【助力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纾困:携手行动 帮扶再加码

作者:www.cechina.cn2022.05.13阅读 2043

  多重压力、承压前行,几乎是目前所有中小企业都面临的生存状态。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国家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加大纾困帮扶中小企业力度,各部门、各行业及各区域,已经凝聚帮扶中小企业的政策共识。
  5月10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启动“全国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本次活动围绕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创新发展中的困难和需求,组织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商会)和服务平台发挥资源优势,形成横向协同、上下纵向联动、示范引领带动的“坚强力量”,让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的真招实招,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纾困帮扶:政策加码形成长短“组合拳”
  为中小企业纾困,是本轮疫情以来帮扶市场主体的重要内容之一。
  据5月9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发布的数据,4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88.3,连续3个月下降。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表示,本轮疫情严重地区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
  尽管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中小企业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的劲头没有改变。各级政府对企业复工复产进行了有序疏导,特别围绕长三角地区汽车、集成电路、医疗物资、生活物资等领域,建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专精特新企业“白名单”,及时协调企业物流运输中的诉求,稳妥有序推进专精特新“白名单”企业复工复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截至5月5日,长三角地区调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7家,复工率95%,人员返岗率69%,产能利用率达74%。
  2021年以来,国家层面已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30多项,各地出台政策文件50多项,涉及减税降费、资金支持、融资促进、稳岗扩岗、权益保护、扩大市场需求和专精特新发展等多个方面。2021年11月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通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形成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1+2”长短政策“组合拳”。
  5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并部署进一步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举措。5月9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加力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措施》,进一步在加大资金支持、缓解融资难回款难、推动降成本扩需求、加强服务保障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
  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5月开展全国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在传统减税降费等优质补贴政策之上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又层层加力,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增量设计,形成了2022年“1+4+1”重点工作内容,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强调,近期疫情多点散发,加剧了中小企业的困难和挑战,要加快释放政策红利,千方百计帮助中小企业渡难关、增信心、稳预期。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纾困解难,助力发展”主题,聚焦中小企业困难和需求,动员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各行业协会(商会)和服务平台发挥资源优势、形成工作合力,提升服务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
  横向协同:多部门多措并举形成帮扶合力
  中小企业为全国贡献了50%的税收、60%的GDP和80%的就业岗位。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不仅在数量上持续增长,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对于国计民生、经济运行、社会稳定的影响愈发明显。
  中小企业纾困帮扶是一项关联性、系统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各级各部门步调一致、横向协作、共同行动,以留住中小企业的活力,恢复市场主体元气,打造共赢、共担的生态环境。
  作为国务院负责中小企业促进工作综合管理部门,工信部发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机制作用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通过推动落实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系列举措、推进“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深入开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实施“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健全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等工作,汇聚和带动各类优质服务资源,进企业、进园区、进集群,为中小企业送政策、送管理、送技术。
  减税降费政策,是从最直接的降低税负成本出发,减轻企业负担。“国家税务总局作为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2021年起就以推进减税降费落实为抓手,通过12项创新服务举措,推进各项减税降费惠企政策落实落细。”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副司长王庆成介绍。
  王庆成表示,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国家税务总局于本月在全国税务系统开展的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将围绕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创新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需求,一是精准开展宣传辅导活动,有力提升纳税人、缴费人的政策知晓度,让各项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深入人心;二是及时开展答疑解惑活动,帮助纳税人缴费人懂政策、会操作;三是有效开展纾困解难活动,落实好税务系统小微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机制。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普惠金融部一级巡视员毛红军表示,银保监会作为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积极发挥监管逆周期调节作用。今年第一季度,面对比较困难的局面,小微企业信贷投放仍保持了增量、扩面、降价的良好态势。

  毛红军表示,针对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银保监会将从扩增量、稳存量、强能力、促对接四方面出发。在连续多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迅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增加信贷投放户数;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出现生产经营困难但发展前景良好的中小微企业,避免出现抽贷断贷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为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合理续贷、展期,调整还款安排;开展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建设融资服务平台;指导各地派出机构与当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加强协作,参加银企对接和产融合作。
  对“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来说知识产权保护是保障它们由小到大、由大到强,形成竞争力和创新力的有效手段。
  “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加大针对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融资惠企的力度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针对中小企业专利转化专项计划,打通了供给和需求。”国家知识产权局运用促进司副司长赵梅生表示。
  赵梅生说,国家知识产权局将面向专精特新等中小企业,持续拓宽专利审查的绿色通道,拓展海外快速申请和获权的渠道;扩大专利转化专项计划的覆盖范围,持续推进落实专利开放许可制度;针对中小企业反应强烈的抢注、囤积等行为加大整治力度。”
  纵向联动:各行业形成上下帮扶工作机制
  对于在千行百业中默默耕耘的中小企业来说,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困难和诉求。各行业协会和服务平台盯紧现阶段行业中小企业主要堵点、卡点,以此为出发点,形成了上下纵向联动的帮扶工作机制。
  目前我国汽车产业链零部件企业相当大一部分是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是支撑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的基础保障。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叶盛基指出,受疫情影响以及国际大环境影响,原材料供应不足和价格上涨、企业停工停产、交通物流不畅等给行业带来严重冲击,汽车中小企业的发展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现阶段,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常态化“沟通对接”机制显得尤为关键。叶盛基介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了解行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后,积极向政府部门反映行业情况和企业诉求,针对汽车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等重点问题开展调研;划分零部件分支机构,并充分发挥这些机构的功能作用,积极开展标准化创新,促进企业产品质量升级;此外,还组织供应链中小企业走进汽车大集团,帮助零部件企业了解整车企业需求,展示汽车零部件企业最新技术成果,推动整零双方互动和协作。
  越是在艰难时刻,中小企业越需要紧跟汽车发展潮流。“希望通过开展跨行业技术合作、资本合作,掌握技术,提升中小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叶盛基表示。
  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从事各类机械行业装备制造企业占工业企业比重达到27%,是工业部门中企业市场主体和吸纳就业最广的产业部门。在目前已培育的三批4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超过30%企业分布在机械行业。
  “推动机械行业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方面,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密切联系主管部门,发挥服务平台、专业协会以及行业企业桥梁纽带作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行业发展部副主任姚之驹表示。
  据姚之驹介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成立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小企业分会,健全机械工业中小企业工作体系和制度体系,优化机械工业中小企业的服务保障体系;还成立了机械行业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联盟,调动行业优势企业、研究院所、高等院校积极性和主动性;培育中国机械联的团体标准,形成相对完善的行业运行监测、信息分析、预警预测、信息交流等工作机制。
  路过的每一道坎,都是前进的基石。通过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示范引领”的纾困帮扶创新机制,资源力量将全面整合,为正在渡劫的中小企业输送源源不断的真招实招。
版权声明:版权归控制工程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频道推荐

关于我们

控制工程网 & 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 全球工业控制、自动化和仪器仪表领域的先锋媒体

CE全球

联系我们

商务及广告合作
任小姐(北京)                 夏小姐(上海)
电话:010-82053688      电话:18616877918
rendongxue@cechina.cn      xiashuxian@cechina.cn
新闻投稿:王小姐

关注我们的微信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2003-2020    经营许可编号:京ICP证120335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2002318  服务热线:010-82053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