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及一大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成3-5个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12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5部门联合对外发布《“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上述具体目标,并提出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
机器人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记者从当天工业和信息化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时期,我国机器人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一方面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规模、技术和产品实现突破。从规模上看,2016年至2020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5%,其中工业机器人产量从7.2万套增长到21.2万套,年均增长31%。从技术和产品上看,精密减速器、高性能伺服驱动系统、智能控制器、智能一体化关节等关键技术和部件加快突破、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整机性能大幅提升、功能愈加丰富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产品质量日益优化。
另一方面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应用水平大幅提高。我国已经连续八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2020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246台/万人,是全球平均水平的近2倍。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已经覆盖汽车、电子、冶金、轻工、石化、医药等52个行业大类、143个行业中类,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在仓储物流、教育娱乐、清洁服务、安防巡检、医疗康复等领域实现了规模应用。
与此同时,产业链基本完备。我国机器人产业已基本形成了从零部件到整机再到集成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创新有序推进,整机研发及批量制造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链应变能力和协同发展能力持续提升。
不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机器人产业还存在一定差距。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表示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比如技术积累不足,原创性研究、理论研究、正向设计能力欠缺;产业基础薄弱,关键零部件质量稳定性、可靠性等还不能满足高性能整机的需求;高速、高精、重载等高性能整机产品供给缺乏等。
供给和需求两侧“双向发力”
《规划》立足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从技术、规模、应用、生态等角度提出了未来5-15年的发展目标。包括,到2025年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及一大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成3-5个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
到2035年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我国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机器人成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表示,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从供给和需求两侧“双向发力”。
具体而言,一是着力夯实产业基础,加强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补齐专用材料、核心元器件、加工工艺等短板,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提升检测认证能力。
二是着力增强产品供给,面向重点行业需求,集聚优势资源,推进高端机器人产品研制,拓展机器人产品系列和种类,提升性能、质量和安全性。
三是着力拓展市场应用,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组织产需精准对接,推进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开发,加快工业、服务、特种机器人推广;四是着力优化产业生态,支持机器人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创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加快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
近年来,伴随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工业机器人需求激增,应用范围持续拓展。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制造业机器人密度由2015年的51台/万人大幅增长到2020年的246台/万人,达到全球平均水平的近2倍。
同时,扫地机器人、导购机器人、无人机、手术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也走进公众生活,在家居、娱乐、医疗等领域实现了商业化应用。
不过业内指出,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比,我国机器人应用仍显不足,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汪宏介绍,“十四五”期间,将面向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需求,大力开展“机器人+”应用行动,重点从三方面发力:
一是深耕行业应用。在已形成较大规模应用的领域,比如汽车、电子、机械、仓储物流、智能家居等,着力开发和推广机器人新产品,开拓高端应用市场,深入推进智能制造、智慧生活。
二是拓展新兴应用。在初步应用和潜在需求比较旺盛的领域,比如矿山、农业、电力、应急救援、医疗康复等,结合具体场景,开发机器人产品和解决方案,开展试点示范,拓展应用空间。
三是做强特色应用。在特定细分场景、环节及领域,比如卫浴、陶瓷、五金、家具等细分领域,喷釉、抛光、打磨、码垛等关键环节,形成专业化、定制化解决方案并复制推广,打造特色服务品牌,形成竞争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