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
电子商务与
物流行业的稳健发展,对仓储市场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仓储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指出,尽管受到疫情影响
www.cechina.cn,截止到2020年11月,我国仓储业务量指数已恢复到68.5%。特别是在“双十一”等电商活动的拉动下,服装、农副产品等消费品仓储需求旺盛,带动了仓储行业整体业务规模的扩展。
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仓储管理者们逐渐认识到现代化运营的重要性,然而许多人还不太确定该如何着手。根据斑马技术发布的《2024年仓储前瞻性研究报告》,受访的仓储业IT人员和运营决策者中有77%的人认为他们需要实现仓储运营现代化,同时坦承其在采用新设备与技术方面进展缓慢。对于中小型仓储运营商而言尤为如此,他们必须能够支持与大型企业同样复杂的流程,但可能缺乏必要的IT资源来找到最合适的技术解决方案。这些仓储运营商最后通常会选择现成的、一刀切的解决方案,但这些解决方案并不能直接满足其特定的需求,或助力其业务增长。这些错误决策往往使得运营商最终需要以高昂且颠覆性的代价进行重新部署,并且还会导致一系列新问题。
深度评估有助于业务运营
对仓储运营开展深度评估有助于解决此类困局。为了能够最大化投资回报率(ROI),中小型仓储运营商需要一个技术供应商花时间来对其入库、出库和内部运作进行评估,以准确了解其运营在哪些方面能够提高效率。这种评估能够从较高层面上解答三大关键问题:
一. 企业的业务重点和基准是什么?
判定技术如何助力精简运营,第一步便是明确每天、每周或每月需要完成的任务。比如说,了解库存单位(SKU)的储存、可控和可调配的数量,以及客户的期望,诸如订单周转时间或者他们心目中“完美订单”的其他构成要素,能够长期有助于提升运营效率。而且,确定客户服务合同中规定的订单准确度级别与必须处理的订单数量,对于设定预期也至关重要。
二. 企业在哪些方面能够快速提升效率?
第二步则是确定入库、出库以及内部运作中,有哪些流程使企业无法满足上述业务重点。例如www.cechina.cn,在入库或出库的工作中,为众多物料打印定制标签可能需要员工频繁奔波于打印站。一台移动打印机能消除这些浪费的走动时间,从而加快操作速度。而有些企业目前可能在使用智能手机摄像头来处理包裹,对他们而言换成带有企业级内置扫描仪的可穿戴设备则更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的生产力。
在内部运作方面,技术可以发挥最高效率的领域之一就是货物拣选。研究表明,
智能眼镜和
指环扫描器等可穿戴技术使仓库在不增加额外员工的情况下,每天多拣选24%的订单。 [1]
另外,通常被称为
协作机器人(cobot)的自主移动机器人(AMR)可将物料从拣货区运送到装载区,以减少员工不必要的走动时间。使用AMR来完成运输任务也使员工能够专注于更多高价值的工作。
现在,机器人即服务(
RaaS)让企业在购买之外多出了租赁的选项,这样对更多的仓库运营商来说更加实惠。更重要的是,如今先进的机器人能够安全地在员工身边工作,使得机器人的部署更易于整合到现有的仓库设计中。
另一种优化出库物料运输的方法是使用基于传感器的高效装载规划技术,使仓储运营者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包装效率,并在每辆拖车上装载更多物料。
三. 什么技术最适合企业的运营?
在选择技术时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首先要考虑的自然是该技术是否有助于提高运营效率。但仓储运营者也意识到,对安全性和易用性的考虑同样重要。
此外,93% 的受访仓储管理者表示,改善员工舒适度和符合人体工程学标准是未来五年首要的 员工相关举措之一 [2] 。他们认识到,消除无谓的走动和员工的不适感会带来更高的生产力,并提升员工满意度。
比如,需要员工倾斜身体进行查看验证的手持式设备不仅会降低生产力,还可能对员工造成潜在的重复性运动损伤。扫描器如果首次尝试不成功,也同样会降低生产力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使员工产生不必要的沮丧且增加其肌肉疲劳。
与此同时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使用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的可穿戴支架来辅助扫描等应用,可迅速提高生产力。使用可穿戴扫描器,即使每次扫描仅能节省一秒钟,通过积少成多也能够有效提高生产力。
仓储运营现代化的秘诀
仓储运营商应如何实现运营现代化,让仓储管理更高效?秘诀就是部署合适的移动技术,以此帮助企业解决运营效率问题,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1]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191203005012/en/New-Zebra-Warehouse-Solution-Increases-Worker-Productivity
[2] 《2024年仓储前瞻性研究》,斑马技术,2019年,第5页
2024 Warehousing Vision Study, Zebra Technologies, 2019, page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