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www.cechina.cn,阿里研究院产业研究中心通过实地调研发现,不少典型的数字化产业带已发展出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且当地企业间协同合作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下降远优于其他地区。在调研中引发了我们一些思考:
1、产业带的聚合优势是否正在越来越强,在全国产业内的竞争力是否正在变大?
2、产业带越强的省市,是否在经济方面表现更好?
3、未来竞争是否是产业带之间的竞争?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淘系从发货地维度梳理的产业带数据进行了一些趋势性的分析,目的在于发现一些产业和产业带发展的规律。
“数字胡焕庸线”成形,普惠与聚集并存:互联网正改变中国经济社会地貌
20世纪30年代,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主持绘制中国第一张等值线人口密度图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按人口比例划出以黑河—腾冲线为区分的中国东南和西北两半壁,成为中国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分界线,被称为“胡焕庸线”。
2000年,这条传统的胡焕庸线仍具有指标意义:占全国土地面积43.8%的东南半壁,人口为全国的94.1%。
21世纪头20年,互联网和数字化的发展正改变着中国经济社会地貌。从数字化产业发展的角度,我们发现一些明显的变化。一方面数字化产业正在向中西部地区渗透,显示出互联网无边界普惠的优势。另一方面,沿海一代的数字化产业发展增速加快,集中度明显高于内陆地区,显示出很好的聚集效应。
强者更强,数字化产业强省TOP10领跑全国、各有特色
从在线商品出货规模来看,过去5年间10大数字化产业强省非常稳定,除了北京和福建互换了位置以外,其他省份排名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从交易规模的变化来看,强省TOP10交易规模的全国份额正在不断扩大。2016年10省规模占总体比重为32%,2020年已上升至43%,份额增长了11%。与此同时,我们也观察到强省TOP10数字化产业带占GDP比重2020年较2016年提升近2%。
强省TOP10的发展态势也不尽相同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广东省和浙江省已明显处于领跑地位,且优势还在扩大,上海和江苏紧随其后。
各省产业布局的差异化正在形成并扩大。
从各省的头部产业布局来看,各省特色产业差异比较明显。例如广东的手机、江苏的家纺、山东的生鲜等都已具有较大规模。从各省产业平均的集中度变化来看,除了江苏和安徽外,各省主要产业的全国占比均在提升,显示了产业布局的差异化正在扩大。
佛山、金华、苏州、泉州跻身数字化产业10大城市;其中,7城市产业聚集效应提升。
从数字化产业规模的城市排名来看,10大城市脱颖而出。其中佛山、金华、苏州、泉州等二线城市跻身城市TOP10尤为引人注目。除了佛山、金华、苏州外,其他城市的平均产业集中度均有上升,显示出产业聚集优势在不断扩大。
72个数字化产业带强势崛起:粤、浙、沪主导
根据淘系数据的品类目录,我们发现有72个品类的数字化产业带占全国销售份额超过20%。从地理分布上看,数字化产业强省优势明显。72个产业带分别分布在广东、浙江、上海、北京、江苏、天津和云南。其中,广东省42个产业带占据近60%,浙江16个,上海7个。
72个产业带中,占全国的销量份额超过50%的11个数字化产业带全部集中在广东省,包括灯具灯饰、手机配件、金饰品等产业带;24个数字化产业带占全国的销量份额在30%-50%之间,比如北京的书报杂志、江苏的家纺、广东的小家电等产业带;37个数字化产业带占全国的销量份额在20%-30%之间,包括广东家居饰品、浙江的母婴用品、云南的宝石等产业带。份额越高,表示产业聚集效应越明显。
5年来,产业带聚集度大多上升,部分下降或持平。2016-2020年,72个省级产业带中有50个产业带集中度上升,如上海的美妆和个护、广东的药品及手机配件;16个产业带集中度下降,如广东的住宅家居、浙江的收纳整理等;6个产业带集中度持平,分别是广东的服装、钻石首饰、手机、影音、大家电和保健。
“大家都在一条船上”:产地标签成为公共品牌
随着产业集聚,作为公共品牌的产地标签越来越重要。例如广州口腔、安溪铁观音、福建白茶、山东玻尿酸、江苏灌云情趣内衣、阳江刀具等产地品牌,已成为产品品质的无形加持。
在平台上,小众的产地也正在快速崛起,形成全新的产业。比如广西柳州螺狮粉产业带、菏泽曹县汉服产业带等。截至2020年底,广西柳州袋装螺蛳粉产销达到105.60亿元,同比增长近70%,线上广西螺蛳粉消费规模同比提升780%。山东菏泽曹县的汉服产业带构建全产业链条,3年内全国产业带占比从15%升至20%。
在产地迅速成为品牌标签的同时,产业协会和产地品牌管理职能的缺失,低质低价同质化竞争成本更低,从而极大地损伤当地的口碑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前景。可以讲,产业带的企业、从业者和地方政府“大家都在同一条船上”,共同维护产地品牌和产业品质标准必定是发展产业带经济的必由之路。
头部品牌对产业带发展带动明显
从不同行业的品牌集中度看,产品附加值高的3C类产品品牌集中度高;越是具有一定研发要求的产业,top5品牌在产业中的销售占比越高;产品附加值越低、同质竞争越激烈的行业品牌集中度也越低。
我们希望考察头部品牌集中度和产业带集中度直接的关系。
品牌集中度越高的产业,产业带集中度往往上升幅度更大;品牌集中度越低,产业带集中度往往提升越小,甚至负增长。
对产业带管理者而言,尽快让头部企业成长起来,将提升产业带本身的竞争力。
整体品牌集中度从2016年的11%升至2020年的13%,但不同类别品牌集中度变化不一。品牌集中度越高的产业,其产业带集中度越高。TOP5品牌占比高于20%的产业,其产业带集中度平均从27%升至37%,TOP5品牌占比在10%-20%区间的产业,其产业带集中度平均从10%升至13%,而TOP5品牌占比低于10%的产业,其产业带集中度出现下降,平均集中度从5%降至3%。
调研发现,产业带出口与内贸正在发生变化,一些出口向型产业带内销与出口的比重已经从疫情前的三七比变成疫情后的四六比了。随着更多产品出口转内销,中低端产品的价格竞争更加激烈、订单利润变小,小单化明显。随着同质化竞争的加剧www.cechina.cn,产业带一直存在的问题浮上水面。包括:
一、低质低价竞争加剧,导致部分企业以次充好,劣币驱除良币拉低整体行业质量和利润。
二、产业协会角色与应有职能缺失,大家各自为战,互相抄袭,缺乏规范管理。
三、从地方到企业,品牌意识比较低的。价格竞争依然是很多一线企业家和地方政府的惯性思维。
四大建议促进数字产业带升级发展
1、规范产业带管理,提升质量水位、促进良性竞争。
研究团队发现,有监管职能的“产业协会”角色缺失,难以规避产业带企业之间容易导致价格竞争并最终带来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产业协会的职能,一方面在于监督产品和服务质量,规避恶性竞争,另一方面在于支撑政府制定相关决策法规及标准,引导产业发展,要努力在全球建立中国的产业标准或争取产业标准话语权。目前来看,产业带普遍缺失产业监管的职能。
2、产业带应推动品牌升级,打造品牌优势而非价格优势。
“价格优势”依然是产业带企业和监管者根深蒂固的惯性思维。从本次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拥有更高品牌集中度的产业,其产业带在全国的占比也更高。政府发展产业带,培育头部品牌及影响力,打造品牌优势而非价格优势,通过头部品牌带动产业带升级,有助于提升当地产业的竞争优势。互联网环境下,消费者对于新品牌的接纳程度提升,也是政府培育产业带新品牌的发展契机。
3、产业带应增强研发创新,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
在消费分化的背景下,高端消费者愿意为好品出好价,且高端市场的竞争远不如中低端市场惨烈。产业带领军企业以及中小企业都应该规避低质低价的竞争方式,通过持续的研发和产品创新,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满足高端客户的需求。
4、产业带应在运营和管理上不断推动数字化水平。
过去一年多的疫情,使数字化的重要性前所未有的被大家所认知到。疫情带来了几个趋势的加剧:1. 线下卖场惨淡、越来越多的客户和订单来自线上;2. 大单变小、小单变多;需求越来越个性化;3. 要货周期越来越短。这些趋势无形当中提升了对企业数字化的全面要求,包括在线营销、个性化定制、柔性制造、弹性供应链等等。唯有做好运营和管理的全面数字化,才能在当前的市场中生存发展。
备注
1、本研究基于大淘系数据分析,仅代表2C产业在线上零售市场所显示的趋势。为了更加精确,我们使用“数字化产业带”加以区分。
2、总结:经过多年的发展沉淀,数字化产业带已初具规模,且聚集优势日益明显。在国内2C市场,以广东和浙江为第一梯队的10个数字化产业强省以及72个数字化产业带脱颖而出。未来区域之间的竞争将是产业带的竞争,产业带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动机。随着产业带集中度逐步提升、区域经济的优势也在进一步扩大。
同时我们发现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产业带在促发展方面的价值以及产业带的管理规范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产业协会角色和职能的缺失以及产业标准管理的不足,对产业长期发展带来巨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