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资讯 > 自动化软件

“林浆纸一体化”战略可行性分析及发展

2007.08.21阅读 1660

  “林浆纸一体化”战略是近几年中国造纸界非常热门的话题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但凡一谈到中国造纸的原料问题,必谈到“林浆纸一体化”,中国实施“林浆纸一体化”战略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解决木浆原料短缺的问题,是包括国际纸浆供应商在内的所有业界人士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林浆纸一体化”背景

  中国是个少林的国家,而且森林资源分布极不平均。根据1999-2003全国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的数据,中国森林面积总量为17491万公顷,覆盖率为18.21%,而世界平均为29.7%。此外,中国森林资源还呈现如下特点:

  (1).分布不平均,东南部多,西南部少。中国五大林区(东北内蒙古、东南低山丘陵、西南高山、西北高山、热带)的土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40%,森林面积就约占80%,森林蓄积更占全国的90%以上,而生态脆弱的西部地区森林覆盖率不足10%。

  (2).成过熟林比例低,可采资源不足,以用材林为例,其成过熟林面积仅占总用材林面积的12.9%

  (3).生产力低,单位面积蓄积量低。每公顷蓄积量为84.73立方米(其中天然林为95.87立方米www.cechina.cn,人工林为46.59立方米),而世界平均水平为100立方

  中国由于实行了多年的“以草为主”的原料方针,使得其造纸业与世界“木浆造纸”的潮流背道而驰,造成小纸厂遍地开花、装备落后、产品结构以中低档纸张为主且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90年代中期,中国进一步确定了“以木为主”的原料方针,造纸业也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纸张生产和消费不断提高。但所需的木浆原料只能依赖进口,进口的量和值均连年快速增加,高进口依存度威胁了中国造纸业的战略安全。根据海关统计,2005年中国共进口各类木浆逾750万吨,比2000年的330万吨增加了127%;中国用于进口木浆、废纸和纸张的用汇已超过100亿美元,用汇量仅次于石油和钢铁列第三位。而且在未来可预见时间内,中国进口木浆的数量还会进一步增加。

  在此背景下,中国有关部门根据国外同业成熟的经验,提出中国造纸业实施“林浆纸一体化”战略是必然选择。2004年2月国务院批准了《全国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十五”及2010年专项规划》,明确提出将力争通过10年左右的时间,建设速生丰产造纸林基地500万公顷,新增木浆产量550万吨,将国产木浆比重从6%提高到15%,实现造纸工业与林业共同发展。

  “林浆纸一体化”现状及热点问题

  实施“林浆纸一体化”战略,对饱受进口木浆“市场波动”之苦的中国造纸企业而言,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在近五年中,那些有实力和有条件的企业纷纷利用多种形式发展速生造纸用林,有些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根据〈造纸年鉴2004〉的统计数据,截至2004年底,中国造纸企业已造林面积达113.96万公顷;计划到2010年再造林411.71万公顷。目前已实施“林浆纸一体化”战略的主要企业有:APP中国、湖南泰格林纸、云南云景林芝、福建青山纸业和南平纸业、山东晨鸣纸业、华泰纸业、泉林纸业、亚泰森博、Stora-Enso、宁夏美利纸业等。其中APP海南金海100万吨桉木浆生产线的投产标志着中国造纸业“林浆纸一体化”已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中国造纸业实施“林浆纸一体化”战略的同时,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1)有的企业没有因地制宜,统筹规划,而是一哄而上,盲目造林.本来实施“林浆纸一体化”战略的目的是造纸企业在解决原料问题的同时,帮助周边农民解决“三农”问题,结果造成与农民争抢农耕地,而且由于小规模分散造林,无法形成经济规模的制浆利用,造成农民造林积极性受到影响。

  (2)国家在鼓励造纸企业实施“林浆纸一体化”方面的优惠政策仍需进一步细化和落实www.cechina.cn,如财税、土地、环保、水利等方面。同时,造林企业在林地的“所有权和处置权”等方面,仍受到很多制约www.cechina.cn,无法按照市场化运作。

  (3)资金的短缺始终困扰着造纸企业。由于实施“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投资大、回收期限长,商业银行融资兴趣较低。如果仅靠企业自行解决营林资金,将非常困难。为此应积极引进外资和其他风险资金,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4)依靠科技创新,开发适宜的丰产林品种。在此方面仍需要下大力气。在实践中,也出现了由于造林品种的问题,造成企业和当地农民在大量投入后无法取得预想的结果,造成损失。

  (5)外资企业由于资金、技术、管理和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在中国宜林地区的造林和制浆造纸,已走在了众多中国企业的前面。同时由于中国仍是一个农业大国,适宜营林的非农业土地面积有限,造纸企业在实施“林浆纸一体化”战略时,要有更广阔的视野,要有走出的决心和准备。在此方面,中国企业应向日本同行学习www.cechina.cn,同时中国造纸企业和俄罗斯的同行在此方面也会有广阔的合

标签:造纸,
版权声明:版权归控制工程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频道推荐

关于我们

控制工程网 & 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 全球工业控制、自动化和仪器仪表领域的先锋媒体

CE全球

联系我们

商务及广告合作
任小姐(北京)                 夏小姐(上海)
电话:010-82053688      电话:18616877918
rendongxue@cechina.cn      xiashuxian@cechina.cn
新闻投稿:王小姐

关注我们的微信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2003-2020    经营许可编号:京ICP证120335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2002318  服务热线:010-82053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