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号,受邀为同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专业的同学分享关于“智能制造中的WHY和HOW”,旨在分析为什么要推进智能制造、为什么要创新,以及如何推进的相关问题,其中,提问环节,很多同学都提了非常专业的问题,一方面,显示同学们对产业非常关注,涵盖了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管理运营、竞争力与生态建设等诸多问题,觉得非常有必要思考并总结,分期发布。
这个问题非常棒,与产业里的讨论一致,也是目前产业的现实情况,在很多方面,我们会发现推进智能制造有障碍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而这些又并非技术问题能解决的。
(1).战略匹配问题,对于企业而言,显然,不能为了智能而智能,智能制造的提出背景是在一个“不确定性加剧”使得企业必须去应对、“技术变化快”带来对企业原有经营的“颠覆”风险、“个性化”需求的满足才能赢得市场竞争力,不断的优化企业的运营才能提升整体竞争力和盈利能力,这个背景下发生的,因此,企业必须有着自己对产业环境与企业自身竞争环境的充分认识,制定有效的战略,并评估执行路径www.cechina.cn,这个“智能制造”的提出来自于领先的企业前瞻性的看到问题,但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对于后进的,对于基础运营尚未解决(如基本质量都搞不好,生产浪费严重)的企业而言,就未必要跟随。
(2).组织的架构问题www.cechina.cn,对于企业而言,长期形成了垂直的事业部、部门管理机制,而新的智能制造架构往往以分布式,自组织形式来应对变化。这种相当于将分布式的衣服穿在了一个集中式的人身上,显然,并非是良好的匹配。
(3).利益划分与绩效评估问题,有多重利益需要在这个进程中重构,1.基于数据驱动的应用,上次在AII宁波会议上大家提到了“数据价值”的权重分配问题,一个数据来自于产线,但有来自机械制造商的,有来自控制系统,也有来自制造工艺的,这些数据谁拥有?如果你需要应用他人的数据如何给予补偿?2.在企业内部,新的架构如何评估各自的绩效问题,传统的财务评估是否适用?多部门协作中如何平衡各自的利益?
原有的KPI考核是否依然在未来适合制造业?而如果没有更为适合的考核,则无法真正发挥技术的潜能。
(4).组织文化的转变:传统的组织已经逐渐形成了非常固化的结构和“专业”的流程,包括完整的考核、行为规范等系列形成人们“习惯”的范式,而在一个需要变化的环境中,很多“四平八稳”的方式是否需要改变?强调等级、稳定的文化氛围是否需要调整,鼓励学习、创新的文化是否应该加强,以让团队具有快速应对变化、面临挑战时更为系统的问题解决能力。
(5).企业的竞争从比较竞争转向竞合关系,生态系统的建设成为了一个难题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今天非常多的联盟、协会、组织形成,各种战略合作签署仪式,但是,真正我们的组织是否有良好的策略、包括通过协作来形成有效的力量凝聚?包括企业在组织中的角色与地位,权益的分配等是否与外部“利益相关者”达成一致,是否有这样的合作意识和文化支撑?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例如:美国NextFlex柔性混合电子产业就由产业链构成生态,运营生态系统协同解决问题
管理与技术的关系
智能制造看上去是聚焦在各种技术上,但是,如果没有企业的管理变革的推动,技术将无法真正发挥它的价值,而另一方面,只谈组织变革、管理升级,但却不聚焦于“硬核”的技术升级,那么也将无法真正提升价值,我想,管理在于发挥价值,而技术在于创造价值,没有管理,技术创造的过程和结果都无法良好控制,而没有技术变革,管理将附着在沙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