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9日,中国为了顺应世界范围新一轮工业革命的趋势和自身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提出《中国制造2025》。然而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样一个世界众多国家也都曾制定过的应对新工业革命的产业规划,却在2年多后被美国《对华301报告》作为一个打贸易战的依据。面对美国《对华301调查调查报告》对《中国制造2025》诸多偏见和不实指责,这里有必要指明《中国制造2025》的本质,以正视听。
1
《中国制造2025》本质是中国为了应对新工业革命浪潮、学习世界发达国家通用做法、根据自己的工业发展阶段而提出的制造业升级规划。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一直孕育和发展着以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为基本特征的新一轮的科技和产业革命,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产业化进程加速推进,新的产业组织形态和商业模式层出不穷。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想在新一轮工业革命被抛弃。国际金融危机以后www.cechina.cn,面对新工业革命的浪潮,世界各国纷纷推出自己的“再工业化战略”,如美国发布了“美国制造业复兴法案”、“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以及“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等多个支持制造业发展的战略计划或政策法案,德国提出了“工业4.0”、法国提出了“新工业34项计划”,等等,以应对新工业革命的挑战。中国作为一个产出总量居世界第一的工业大国,当然也要学习发达国家的做法,积极应对新工业革命的挑战,推进中国制造业升级。《中国制造2025》是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重点,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的一个产业规划。从本质上看,《中国制造2025》主攻“智能制造”,与美国“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主攻“工业互联网”、德国“工业4.0”主攻“物理信息系统(CPS)”,并没有什么区别。《中国制造2025》确定十大重点领域,也与美国“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确定了新一代机器人、先进材料、金属加工、生物制造和替代能源等领域相似,目的都是引导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如果这样一个规划也被成为贸易战的依据,其实这种贸易战的实质就是想剥夺中国的发展权,一种赤裸裸的“我可以、你不可以”的单边霸权主义。
2
无论是制定《中国制造2025》、还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中国始终秉持市场主导原则和竞争政策基础地位,这是中国工业化阶段和中国制造业升级发展的内在要求。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是《中国制造2025》的首要原则。中国政府选择市场主导原则推进《中国制造2025》,并不是来自于什么外部压力,而是中国政府坚信,没有市场主导原则,中国不可能实现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有效应对新工业革命挑战。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我国进入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经济“新常态”,这种背景下,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市场主导原则,坚持完善市场竞争秩序的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更有利于激励创新,也更能够促进中国制造业升级和顺应新工业革命。在2015年10月12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和反垄断执法,逐步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以及加快建立竞争政策与产业、投资等政策的协调机制。2016年国务院《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明确要求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政策制定机关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对照市场准入和退出、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影响生产经营成本、影响生产经营行为4个方面共18条标准,进行公平竞争审查。经审查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应当不予出台,或调整至符合要求后出台。这一举措为内外资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了法律条件和制度保障。以这个原则为指导,实际上,美国《对华301调查报告》所指责的——无论是《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了一些“自主保障比例”的指标要求,还是学界专家编制《中国制造2025技术路线图》绿皮书提到的市场占有率、自主化率等目标,都只是一个预测性、信息引导性指标,都不是政府设定的政策目标,不具有任何强制性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也没有与政府的相关政策、资金投入等挂钩。这只是坚持市场主导原则下的政府引导,这种做法在国外也并不鲜见。
3
毋庸讳言《中国制造2025》要通过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推进中国制造业从大到强的转变,但这个过程中中国政府的关键作用是打造开放协同的技术创新生态系统,而不是直接插手技术转让。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和“高端制造工程”等五大工程,其实施的关键在于培育和提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现代经济学表明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由于创新活动的复杂性,而创新能力的提升的本质是要形成一个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各个创新要素共生共荣、吐故纳新、协同演化、动态开放的具有生命力的自然系统,具有复杂性、动态性、系统性、协同性、开放性等特征。一个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研发资金和人才投入等要素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创新要素之间、创新要素与系统与环境之间充分的、开放的、持续的互动。中国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中国制造2025》实施的关键工作是培育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因此,近些年,中国政府的政策更强调实行普惠政策,广泛减轻企业负担,特别注重改善小微企业经营环境;强调激励创新行为,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虽然也采用补贴、税收优惠、贴息等形式的扶持性政策,但主要针对切实的前沿技术、新兴技术、共性技术和中小企业的创新领域。其实在美国“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中,也提出要在若干重点领域建设“超过15个国家制造业创新研究所(IMI)”,联邦政府“将在项目启动的5-7年间给予7000万至1.2亿美元不等的资金”。“中国制造2025”也提出要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目的就是在市场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通过政府的引导加快实现突破。
在认识到培育开放协同的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的前提下,中国政府必然以开放心态、创造开放环境来推进《中国制造2025》,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不存在限制性、歧视性和排他性内容。目前,已有多家美国企业参与到“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中,如美国佐治亚理工与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合作开展联合研究和人才培养,GE公司与哈尔滨电气集团在燃气轮机制造领域开展合作。在组建制造业创新中心方面,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共同组建联合实验室,国家增材制造创新联盟已有3家海外成员单位。在智能制造方面,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的“船舶制造智能车间试点示范”被列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不仅如此,为了培育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中国制造2025》及其相关政策中,没有制定任何强制外国企业转让技术的规定。美国《对华301调查报告》以《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掌握核心技术为理由,臆测中国政府要求外国企业转让技术,这是不符合事实的。至于以较大篇幅指责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不力,这更是与中国这些年努力完善创新生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做法相背离。《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推动企业“走出去”,也是为了培育更加开放的创新生态系统,并不存在政府为企业提供资金对美国公司和资产实施系统性投资和收购来获得核心技术的事实。
总结
综上分析,美国《对华301调查报告》歪曲了《中国制造2025》的本质,出现针对《中国制造2025》的大量不实判断和无端指控。而美国指责中国的,恰恰又是美国政府采取的。除了上述事例以外,还可以列举一二。例如,《对华301调查报告》抨击《中国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在许多核心产业外国投资者仍面临所有权限制,实际上美国同样存在着出于国家安全等需要,对外国投资者进行限制的行为;又如,《对华301调查报告》指控中国强制规定中国的信息网络中使用的产品有中国或其控制的实体公司开发和生产,而美国政府一直阻止华为的通信设备进入美国市场,对美国主要电信运营商AT&T、Verizon施压,阻止华为进入美国运营商渠道。因此,“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中国制造2025》本身并没有违背任何原则,只是美国为了达到其遏制中国制造从大向强的转变,将枪口指向《中国制造2025》而已。
作者:黄群慧(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