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每日汽车》总结业内高层人士的观点,10年之后自动驾驶将逐步开始商业化。为了掌控先机或抱团取胜,汽车制造商、技术提供商、零部件供应商、出行服务商等合纵连横,组建起多个联盟。
那么,哪几组选手能够脱颖而出呢?
1.9万亿美元蛋糕:各家争抢
无人驾驶的市场前景如何?请看下面的一系列数字。据麦肯锡公司统计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到2025年全球自动驾驶汽车可产出2000亿至1.9万亿美元的产值。美国勒克斯研究公司曾发布报告称,2030年,无人驾驶汽车将形成一个价值870亿美元的市场。
尤其是亚太市场有望成为全球发展的重心,高速发展的中国则是重要推动因素。据IHS预测,到2035年,北美、中国和西欧将成为自动驾驶的三大主要市场,销量分别达到约350万辆、280万辆和240万辆,市场份额达到29%、24%和20%。易观公司甚至预测,到2020年中国智能驾驶汽车的渗透率便可达61%之高。
市场预期向好的刺激下,无人驾驶汽车鼻祖——谷歌2010年正式启动自动驾驶车测试后,激起千层浪。传统汽车制造商、科技巨头、零部件供应商以及第三服务商,开始大举进军自动驾驶领域,以期抢夺最大的一块蛋糕。
对于谷歌、苹果等不速之客,车企初时较为排斥。“执牛耳者”的科技公司,资金雄厚,软件和程序等技术过硬,以及内部人才充足,为其进军无人驾驶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菲亚特克莱斯科汽车公司(FCA)均对此表示过担忧,科技公司可能会破坏汽车行业的结构。
即使合作紧密的车企与零部件供应商,对谁能领先自动驾驶研发持有不同观点。吉利汽车研究院副院长杨大成认为“一定是传统车企”。苏州安智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郭健则与之看法不同,“应该首先突破核心传感零部件及其背后的感知技术,然后在进行仿人决策层算法的搭建,诸如博世、大陆、德尔福这样的汽车零部件巨头,最终会领先自动驾驶的研制。”
不过,通用汽车全球执行副总裁钱惠康等诸多高管看法趋近,“未来自动驾驶技术将与大规模量产紧密融合。除了自动驾驶技术所对应的软件、硬件开发以外,为适应大规模量产所需要的车辆整合能力尤为重要。”自动驾驶如此复杂,必须合作才能赢得竞争。
现今汽车行业内涌现出许多自动驾驶联盟,且联盟之间盘根错节。而结盟也并非我们看到的那般简单,背后交缠着敌对、恐惧、合作火花。《每日汽车》盘点出六个规模较大的联盟,整车厂、出行服务商和技术公司/供应商各牵头组建两家联盟,而在单一技术联盟里,也有四家较为突出。
不过可以断言的是,未来自动驾驶的参与者一定不止这十大联盟,而现有架构下也会继续竞争、互渗、解体、新生,在动态中推动自动驾驶进步。
整车牵头,强强联合
零部件供应商在传感零部件和自动驾驶平台技术方面享有优势;互联网公司在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技术更为领先;而传统整车厂在车辆制造方面更有实力。因此为了实现量产,软硬件以及车辆整合能力不可或缺。
如今,整车制造商牵头组建的联盟,在气势上便有强者风范,在技术上也有整车架构的平台优势,特别是豪华车品牌最为积极。
宝马自动驾驶联盟的不断扩大强有力地证实“抱团共赢”的理念。2014年4月份,百度与宝马达成合作协议,研发合作涉及车辆使用、驾驶策略、地图、配套基础设施、相关法律和产业标准等多个方面。2015年底双方发布了半自动驾驶原型车。但在合约剩下10个月左右的时间,两家公司就终止了合作。
2016年7月,宝马、英特尔及Mobileye决议合作开发自动驾驶车。今年5月,联盟引入德尔福,为宝马开发一个高度自动化的自动驾驶平台。团队中,作为整车厂,宝马负责驾驶控制、动力学、功能性安全评估、原型车生产等;英特尔处理车联网、大数据以及识别算法,解决传感器聚合、环境建模、路径规划等问题;Mobileye处理计算机视觉以及本地化处理;德尔福则将宝马、英特尔和Mobileye的解决方案集成到自动驾驶平台中。
竞争的加剧促使英特尔和Mobileye将协作模式升级为合并。今年3月份,英特尔斥资153亿美元收购后者,成就全球自动驾驶领域最大规模的收购交易。Mobileye,这个以色列科技公司是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数据分析、先进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方面的全球领先者。其先进驾驶辅助系统和防碰撞预警系统占据全球70%的市场份额。
实际上,宝马的竞争对手——奥迪和戴姆勒-奔驰也不甘寂寞,就在2016年和多家技术公司巨头成立了“5G汽车联盟”,甚至将宝马也拉了进去,而技术公司方面,则有爱立信、华为、英特尔、诺基亚和高通。
“5G汽车联盟”旨在开发、测试和推广通信解决方案,支持标准化,携手加速产品商用和全球市场渗透,借助自动驾驶、无处不在的接入服务、智慧城市整合、以及智能交通等应用,满足社会对移动互联及道路安全的需求。
出行服务:争夺大数据
Uber和Lyft是美国两大打车应用服务商,抢生意不亦乐乎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寻合作伙伴同样明争暗斗。为何车企和科技公司选择与共享出行服务商合作呢?追根究底,大量的行车数据着实诱人。
2016年8月18日,Uber与沃尔沃达成合作协议,投资额总计为3亿美元,前者将购买后者100辆XC90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并将其改造为自动驾驶车。牵手以来,两家公司合作研发自动驾驶系统所需的硬件,Uber也按照协议陆续从沃尔沃处购买车辆。
Uber去年是何等荣耀,今年就有多悲惨。丑闻桩桩件件曝光后,这个全球出行行业的颠覆者上空愁云密布,竞争对手闻风而起,利用它的不幸趁机抢夺蛋糕。近日Waymo宣布与打车服务商Lyft达成合作协议,共同研发自动驾驶技术以及测试。Lyft的用户分布较为广泛,因此可帮助Waymo收集数据,分析路况和行车习惯,同时推动用户更快地接受无人驾驶车。Waymo选择Lyft作为合作伙伴等同于切断了与Uber的复合可能性。
对头Lyft背后还有通用、捷豹路虎支持。今年1月,通用与Lyft达成合作,前者出资5亿美元支持后者继续发展汽车共享服务,且双方共同打造自动驾驶网络。与此同时,双方宣布了组建自动驾驶车队的计划。
今年6月份,捷豹路虎旗下移动出行子公司InMotion Venture向Lyft投资2,500万美元,推动自动驾驶车辆的研发和测试。除了资金之外,InMotion还将为Lyft提供捷豹和路虎旗下汽车。
IT巨头:边缘效应
外有OAA联盟,内立阿波罗团队。自谷歌退出中国后,百度逐步深入人心,成为必不可少的搜索引擎。而今面对智能搜索、远程操控、语音识别等技术兴起,且未来前景深远,两大搜索巨头都将希望压在了人工智能(AI)技术上。
2014年1月,谷歌证实其将打造Android车载系统,且将与汽车制造商奥迪、通用、本田、现代以及图像处理供应商英伟达(Nvidia)共同组建OAA联盟(Open Automotive Alliance,开放汽车联盟)。除此之外,三星和德尔福等供应商、科技企业也赫然在名单中。联盟中所有公司的产品都会加装谷歌Android车载系统。
今年7月5日,百度在AI开发者大会(Baidu Create 2017)上公开自动驾驶项目阿波罗(Apollo)的具体细节,包括首批15家整车合作伙伴,分别是东风汽车、一汽集团、长安汽车、福特、戴姆勒、长城、奇瑞、江淮、北京汽车、北汽新能源、蔚来、车和家、金龙客车、福田汽车、一汽解放。
开源对百度自动驾驶并不会造成什么损失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反而拥有黑天鹅性质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争夺的是控制权。百度开源,且与一众车企结成合作伙伴,实际上与谷歌的OAA联盟有同工之效,争夺的都是合作伙伴、未来潜在的发展机遇。
以资本换技术
除了合作以外,传统汽车制造商更愿意打造出自己的自动驾驶技术www.cechina.cn,因而“买买买”模式上线。
2016年3月份,通用斥资10亿美元收购了Cruise Automatio公司,并获得了后者在加利福尼亚州测试自动驾驶汽车的授权。5月份,通用Cruise自动驾驶研发部门已在旧金山测试雪佛兰Bolt电动车。
去年5月5日,福特汽车公司向Pivotal软件公司注资了1.822亿美元,加快云计算软件的开发。8月份福特及百度向美国硅谷一家激光雷达公司Velodyne公司投资1.5亿美元。后者的圆柱形雷达或激光雷达可将地形信息传递到车载电脑上,应用于自动驾驶车。
汽车技术加速迭代,即便是审慎前行、一向求稳的丰田汽车,也打算借助吸收外部技术来加速转型。因而,极少借并购新闻出现在头条上的丰田或许考虑改变现状。6月14日丰田年度股东大会上,总裁丰田章男(Akio Toyoda)透露,公司可能考虑通过兼并或收购的方式吸引更先进的汽车技术。
出于未来的幻想和诱惑,我们不断追求卓越的技术,甚至想创造出另一种人类,代替我们完成各种工作。自动驾驶便是其中之一。愿景是多么美好啊,解放双手双脚,自有“汽车人”服从命令。于是,在人类欲望的引导下,车企、零部件供应商、科技公司等或合作,或竞争,加速自动驾驶蓝图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