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资讯 > 业界新闻

高红卫:航天科工以“三创新”引领企业发展

www.cechina.cn2017.03.24阅读 8976

  习主席深刻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和战略举措。”并强调:“在科技创新上要有自己的东西。”为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各军工集团公司纷纷制定战略举措并付诸实施。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作为以导弹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为主业的军工企业,始终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自信心,多措并举,大力实施自主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技创新成果,为铸造大国利器、捍卫国家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日前,本刊记者对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董事长高红卫进行了专访。
  高红卫,湖北京山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导航与自动控制专业。曾任航天工业部8604厂总工程师,中国三江航天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三研究院院长,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委成员。现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早年从事科研与设计工作,后从事科研生产管理与发展战略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等工作。出版专著5部。


  记者:当前,国家正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请您谈谈自主创新的重大现实意义以及对集团事业发展的影响。
  高红卫:习主席深刻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新中国的建设发展,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的发展有今天的巨大成就,根本的驱动力就在于不断创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存在的根本价值就是为国家提供先进的航天防务装备和高科技产品,在相关科技创新领域作为国家队引领国内同行并参与国际竞争,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发挥主力军作用。
  从强国兴军历史进程看,创新是必须走开的路,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从深化改革任务要求看,创新是必须答好的题,要自觉从一切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式、固有模式、路径依赖中解放出来。我感到,从装备发展阶段性特征看,创新是必须迈过的坎,装备建设目前面临“发展模式难以持续、跟跑之路难以延续、新型装备需求难以满足”三个难题。解开这三个难题必须依靠自主创新。
  记者:有人认为,自主创新费时费力不易出成果,不如跟踪仿制来得快,这也是造成自主创新成果少的原因之一。您认为当前影响自主创新的因素有哪些?
  高红卫:随着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可学的榜样越来越少,“跟跑”之路快要走到尽头,必须挺身而出走上自主创新之路。面对无经验可遵循、无模式可照搬的现实,我们只能秉承“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克服各种困难和阻力,切实肩负起航天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使命担当。
  创新需要我们克服各种内在阻力。一是要顶住完美主义的责备压力。即使是熟练工种,操作也不可能完美。创新过程充满不确定性,要做到完美肯定是难上加难,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必然的,但是有一点绝对不能错:就是整体上必须不断地把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的事业推向新高度。二是勇于改正错误。创新过程错误难免,如果自己发现错误或者别人指出错误,要有勇气承认并改正,从中吸取教训,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不能为了维护“一贯正确”的形象,出了问题不认账、不改正、不吸取教训。如果任由错误存在并发展下去,是典型的“不直面问题、不负责任、不敢担当”,最终会毁掉创新成功的基础,也会毁掉所有航天人的形象。三是不能为回避风险而逃避创新。宁可不创新,也不愿面对不确定性,这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现。斗志旺不旺,是检验一个企业创新在不在状态的基本要素。我们的“两总”系统、型号队伍都有较强的担当与情怀,有使命感、责任感,都在努力实践“压不垮、打不烂、拒腐蚀、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创新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能不能顶着风险搞创新也是检验企业创新意识强不强的一场“淘沙浪”。
  创新也需要我们克服各种外在阻力。一是要克服政策准入阻力。创新产品和业务往往没有现成的标准或者难以获得许可证(准入证),这就需要进行系统性的协同攻坚,技术人员负责解决技术认证问题,管理人员负责解决行业许可问题,高层领导负责汇报请求解决各个层面对创新成果的认可问题。二是要克服行业内在阻力。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占主导地位的企业和利益集团盘踞,要想进入某一个新行业,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能力去克服巨大的行业阻力。挤进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要素有三个:不一样的技术思路与实现途径,更具优势的性价比,更加方便的使用和更好的服务。三是要克服市场惯性阻力。市场存在巨大的惯性,即使在当今品牌忠诚度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市场惯性阻力仍然相当大。当新产品性价比高于市场上同类同档产品30%以下时,很难打开市场。解决的办法主要是提升新产品性价比达到30%以上和付出一定的市场开拓成本。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创新发展的过程必然是不断克服阻力破浪前行的过程。作为高技术企业中的国家队,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正在努力抓住机遇,众志成城、迎难而上,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简称“三创新”),使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真正成为我国高技术创新企业的排头兵,早日实现建成国际一流航天防务公司的战略目标。


  记者:作为集团公司领导,请您谈谈大力开展自主创新的思路和做法。
  高红卫: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党委经过研究,慎重提出了“一主两翼三创新”的战略思路,出台了成本工程和价值工程实施细则、“三挂钩”政策措施、四个转型升级方案,推进五个重大项目和一系列重点创新项目发展,并配套提出了“五个新一代”、四项基础性支撑技术领域、三大平台建设运行、“四个两”质量提升措施(100条),一个新业态体系建设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总目标是早日建成国际一流航天防务公司,核心是把一个传统的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集团,转型升级为一个以“三创新”为特色的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在互联网经济以及商业航天时代,继续保持我国航天防务与高科技制造业发展国家队第一梯队的地位,努力成为落实制造强国战略的核心主体单位和关键性主导力量。
  我们主要有三项举措。一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加快“五个新一代”、四项基础性支撑技术领域的技术攻关及应用。把握智能经济时代特点,以“产品成本不变,性能提升50%以上;或产品性能不变,成本降低50%以上;或导致产业重构的原始技术创新;或导致产业颠覆的跨界技术创新”作为新一代技术的定义标准,发展新一代武器装备技术、新一代航天发射与应用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应用、新一代装备制造技术及应用、新一代材料与工艺技术及应用。确定微系统、信息安全、智能制造、智慧产业四项基础性支撑技术领域,重点突破其核心关键,支撑“五个新一代”产业发展。对社会上可获取的一般技术,则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要依靠自主创新,努力掌握商业航天发射与应用技术、自主可控信息系统技术与集团化运用、强激光与信息激光、太赫兹、量子器件与应用、增材制造、社会安全体系等一批战略前沿与应用基础技术,有力保障国家安全与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二是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培育世界一流创新型企业积累经验。运用航天系统工程思想,建立了以决策层、管理层、技术实现层为核心的科技创新管理架构,完善了有利于推动创新举措落实的规章制度体系。2011~2015年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的平均比例为11.5%,重点支持前沿技术独立创新、跨研究院的联合创新以及自由组合的“双创”团队创新。特别是设立自主创新基金,支持各类有独到之处的技术创新概念先导性研究。注重采取新措施,进一步拓宽员工成长通道,挖掘各类人才潜能,激发创新活力。目前,集团公司45岁以下重点项目总指挥、总设计师、总研究师占比超过30%,先后建立了13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三是强化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科技创新成功率和促进产业升级的实效。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创新体系建设的总原则是技术、商业模式和管理同步创新。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工程、武器装备重点型号研制以及涉及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实施16个“三创新”项目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并按照“特殊问题特殊处理”的原则,设立19个“三创新”特区,通过实施骨干人员持股、高端人才特殊薪酬、投资审批权限适度下放等政策措施,推动相关产业创新发展。
  记者:近年来,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运用多种有效措施促进自主创新,取得了一系列自主创新成果。请您介绍一下,都有哪些主要创新成果?
  高红卫: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是以导弹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为主业的军工集团,以“科技强军、航天报国”为企业使命,从事着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始终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航天防务技术,努力建设完整的防空导弹武器系统、飞航导弹武器系统、固体运载火箭及空间技术产品等技术开发与研制生产体系,导弹武器装备整体水平在国内领先,部分专业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军提供了性能先进的导弹武器装备。
  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创造了我国武器装备建设史上一个又一个辉煌的“第一”,包括第一型实战应用的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第一型超声速飞航导弹武器系统、第一型潜射战略导弹武器系统、第一型巡航导弹武器系统、第一型弹道导弹武器系统、第一型固体机动发射的弹道导弹武器系统、第一台固体火箭发动机、第一型潜射反舰导弹武器系统、第一台液体火箭发动机、第一台飞控计算机、第一件国家发明专利、第一件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等等。其中,第一件国家发明专利和第一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均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收藏在展厅里,并载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史册。
  近年来,我们自主创新成果丰硕。一是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建设取得新进展。组建4个国家级工程中心、4个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中心,5个民用产业研发中心被纳入省部级研发体系。实施16个重点创新项目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支持激光技术、智能技术与智慧产业等57个创新业务发展。成立3个军民融合成果转化平台和14个研发支撑机构,航天新材料研究院成立且运行良好,相继成立深圳航天工业技术研究院、微电子系统技术研究院和航天通信技术研究院。构建专业技术体系,明确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及重点发展技术。一批新材料技术攻关取得显著成效,技术中心专区在航天云网上线运行。近年来,我们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4项、国家科学技术奖13项、国防科学技术奖234项,累计有效专利16528件,其中发明专利8935件。
  二是四个基础性支撑技术领域发展路线全部明确。遴选7个“新三化”试点型号,成为牵引和推动武器装备升级换代的“试验田”。微系统技术成熟度进一步提高,部分技术和产品进入推广应用阶段。射频综合电子集成产品形成供货能力,技术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启动“三哑”试点改造,“一级哑”企业全面消除,“非哑”企业占比达到60%以上;4个智能制造样板间竣工验收。自主可控产品在商密网大规模应用取得突破;航天昆仑数据库一体机打破国外垄断;元心移动操作系统获全球最高级别安全认证。量子点激光器件、单光子源及其检测设备研制正式启动。基于量子通信工程合作建设项目的量子通信工程人才引进与技术积累已经开始。
  记者:集团公司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大家自主创新。请问目前形成了什么样的制度机制?
  高红卫:一是设立内部专有云平台。通过内部专有云平台建设,拆除内部各研究院和企业之间的技术“围墙”,实现研究、科研、试验、制造、检测、评价、售后服务全流程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能力协同、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内部专有云平台于2015年7月1日上线运行以来,已经在促进改革、增强活力、减少重复建设和生产要素浪费等方面发挥了明显作用。最有意义的是,通过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的运用,无形中推动了原有科研协作配套体系的根本性改革。我们体会到,通过技术进步的方式推动体制改革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比使用行政手段推动体制改革难度大幅度降低。内部专有云平台的开通,实现了集团全业务上线协同共享,也为内部创新团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广阔空间。目前,内部专有云“众创空间”共开展331个“双创”项目。
  二是设立航天云网平台。这样,既打通了企业与社会资源乃至国际资源的对接通道,又开辟了社会力量乃至国际力量“双创”的广阔空间。航天云网自2015年6月上线运行以来,已经吸引国内近60万家企业入驻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实现业务合作近2万项,合同金额达到210亿元。更为可喜的是,航天云网“众创空间”自2015年9月上线以来,吸引创业项目2000多个,涉及智能设备、工业制造、军工、互联网、环保技术、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
  三是设立“三创新特区”。为切实发挥“三创新”作用,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以五大战略新兴产业、四大基础技术和一个新业态为背景,重点实施16个“三创新”项目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并设立19个“三创新”特区。“双创”既无经验可学,也无教训可汲取。因此,我们按照“特殊问题特殊处理”的原则,以设立“三创新”特区的方式,为相关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政策保障。目前,在移动操作系统、智能机器人、企业征信平台、激光技术、新材料等领域已投资近百亿元成立若干创新创业型公司,有力地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2016年度,我们集团公司营业收入增长17.1%,利润增长10.1%。
  四是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双创”项目发展。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所属专业机构(资产公司)发起设立了若干专项基金,支持具有较高商业价值或产业化前景的“双创”项目。在内部专有云平台方面,出资设立准公益性的专有云“双创”基金,支持内部“双创”项目;在航天云网平台方面,依托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军民融合创投基金等,支持社会化“双创”项目发展。建立“双创”项目与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产业融合发展通道。在内部专有云平台方面,支持对符合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产业发展需求的“双创”项目进行投资,“双创”团队所在单位具有优先控股权;在航天云网平台方面,加大对符合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产业发展需求的“双创”项目公司的收并购和融合力度,为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为“双创”项目提供专业服务。在内部专有云平台方面,由资产公司所属创投公司提供财务、投融资等服务;在航天云网平台方面,依托深圳公司的线下辅导中心提供一揽子服务,确保创新团队集中精力创新创业。
  五是建立“双创”运行长效机制。以内部专有云“众创空间”为平台,初步形成“小团队、大联合”的创新创业模式,并通过建立内部专有云“众创空间”运行机制,实现创客团队线上线下协作、跨院多地联合创新。全面推动智慧企业运行平台建设,以建设智能制造、智慧创新、智慧营销、智慧资源整合、智慧人才、智能信息技术、流程与规则运行等七大体系为重点,初步实现了企业运行监控预警自动化,避免传统体制制约“双创”活力。积极开展机制创新,建立“三期三池”内部专有云“众创空间”运行机制。“三期”是指航天创客“双创”中的创意种子培育期、创新产品孵化期和创业产业加速期,“三池”是指创新创业形成的创意池、种子池和产品池。此外,建立“双创”项目团队成员人事管理机制,鼓励其采取在岗创业、两年内离岗创业方式开展“双创”,保留原单位人事关系,并将其创新创业贡献度作为选拔任用、职称评定、公司经营团队选聘的重要条件。优化“双创”生态,建立了线上线下协同的企业征信体系、质量认证体系,打造诚信、优质、高效的“双创”生态圈。鼓励创客团队跨研究院联合开展“双创”,创客在内部专有云“众创空间”发布信息,在线招募创客团队成员。在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自主创新项目中特设“跨单位联合创新及成果转化项目”,重点支持创新团队联合开展项目研发与技术攻关。
  记者: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请您谈谈,集团公司是如何确保为部队提供质量可靠的武器装备的?
  高红卫:武器系统和航天产品通常是一些复杂的大系统www.cechina.cn,从方案论证、设计过程、制造过程、试验过程直至飞行试验,至少要经历十几个主要工作环节。以每个环节仅经过一个人来计算(实际上远远不止),假设每个环节工作质量的符合度为0.99,那么最终成果的质量符合度将只有0.85;假设每个环节工作质量的符合度为0.95,那么最终成果的质量符合度将只有0.44。这些都是不可接受的结果。
  这意味着,当武器系统的可靠性指标一定时,系统越复杂,工作环节越多,对于每个工作环节工作质量的要求就越高。质量工作满足于99分不行,必须追求100分标准,必须力争人人达到100分。
  武器装备和航天产品的研制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质量故障的出现必然有其客观因素。正如人的成长缺少不了犯错误的经历,型号技术成熟度、产品质量可靠度以及研制队伍的能力提升也需要经历挫折的打磨。正确地面对问题,敢于担当、敢于较真,是真正做好质量工作的前提,否则一切无从谈起。既然我们能把一型武器装备和航天产品设计出来、制造出来,我们就一定有能力把武器装备和航天产品质量故障点查找出来。对于优秀的总设计师、总指挥而言,出质量故障恰好就是升华自己对所负责产品的设计方案及实现过程认识的机会,机遇难得,不容错过,一定会把问题搞得透彻明白。而对于优秀的责任单位领导而言,分析研究质量故障也是全面了解型号队伍能力素质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特殊机会,一定会充分加以利用。
  2015年,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党委提出了在全集团范围内实施“四个两”措施,即“设计优化要深入,工艺优化要深入;仿真、验证试验要充分,可靠性试验要充分;质量问题技术归零要彻底,质量问题管理归零要彻底;工作形式要简化,工作流程要简化”。
  “四个两”是我们提升质量水平的新规则和生命工程。“四个两”的核心在“两深入”,关键在“两充分”,深化在“两彻底”,表现在“两简化”。“两深入”是核心,因为这个环节可以解决大多数问题;“两充分”是关键,因为这些问题是关键的少数;“两彻底”是一个反复深化的过程,归零就是深化,就是改进、提高。目前,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已经推动“四个两”措施在全部所属单位落地,推进质量与可靠性问题70%在“两深入”阶段解决、29%在“两充分”阶段解决、1%在“两归零”阶段解决。
  与此同时,我们重视技术手段在质量保证体系中的作用,尽可能地将“人机料法环”这五个保障要素的保障约束高度集成到自动化的设备之中,嵌入到设计、生产、试验、检测的具体工作流程与规则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质量管理工作者的终极任务就是消灭质量管理专业工作,将质量控制的一切工作都融入到具体业务之中,由承担相关环节任务的人员自行控制、自行管理。让质量管理与控制成为具体业务工作的一个自然组成部分,这是质量工作的最高境界。
  记者:下一步,集团公司在进一步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多出快出成果方面有何计划,在为部队提供更好的武器装备方面有何打算?
  高红卫: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主力军之一,在过去的60年中,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国防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面对新的形势任务,我们要坚决按照党中央、习主席的决策指示,扎根装备建设主战场,着眼长远统筹规划,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引领,聚焦体系建设、自主创新、军民融合、质量至上和实战化运用,持续完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不断提高体系化设计能力、信息化应用能力和先进制造能力,全面完成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具体地讲,就是以“新三化”为牵引,创新发展新一代导弹武器装备体系与产品。
  一是全面完成科研生产任务,实现年度发展目标。坚决完成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专项任务,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保持领先地位,深耕商业航天产业;加快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加强产品和营销体系建设,深化与重点合作伙伴的合作。
  二是重视信息化发展,适应智能经济发展新要求。推进新技术研发环节信息化,重点做好智能制造、协同制造、云制造、增材制造技术应用及推广;系统推进“三大平台”建设,强化与智能制造的融合;运用信息化技术,改善企业经营活动监管控。
  三是坚持社会化发展,着力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深入推进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完善内部“双创”体制机制,探索外部“双创”商业模式;加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建设,创新开展资本运营,以改革调整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把社会化发展理念落实到具体单位和具体工作目标上。
  四是坚持市场化发展,着力提升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发挥上市公司全面对接资本市场、产业市场和人才市场的“前哨”作用;充分发挥各类平台类单位的市场与服务“门户”作用;专业性产业单位与综合性产业单位要协同参与市场竞争,产业单位与平台单位之间也要组团参与市场竞争;集团总部和各单位要适度开放门户,敢于合作、善于合作。
  五是坚持国际化发展,着力提高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大力发展国际贸易业务;持续推进国际产业布局和营销体系构建,不断增强境外资源统筹发展能力;持续完善对境外项目、企业的监管控措施。
  六是加强队伍建设,着力增强各类人才能力素质。以“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要求加强领导班子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型号研制队伍跨单位、跨型号交流培养机制;积极开发利用人才资源,全面推进人才(智力)资源结构调整优化;完善人才开发与管理机制,优化队伍结构,持续提高工资产出比。
  创新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是必须完成好的战略任务,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在新军事需求的强大牵引下,努力实现武器装备建设的创新超越,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坚强保证。

版权声明:版权归控制工程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频道推荐

关于我们

控制工程网 & 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 全球工业控制、自动化和仪器仪表领域的先锋媒体

CE全球

联系我们

商务及广告合作
任小姐(北京)                 夏小姐(上海)
电话:010-82053688      电话:18616877918
rendongxue@cechina.cn      xiashuxian@cechina.cn
新闻投稿:王小姐

关注我们的微信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2003-2020    经营许可编号:京ICP证120335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2002318  服务热线:010-82053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