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产机器人产值规模达到16.4亿元,产值增速达55%。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为7.5万台,同比增长23.7%,增速较2014年同期略有放缓。预计未来10年中国机器人市场将达6000亿元人民币。
研究背景
高端装备制造以高端技术为引领,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长期以来我国依靠“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模式发展,使我国在知识技术密集、附加值高的高精尖领域一直受制于人,许多关键零部件和配套产品发展滞后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严重地受制于进口。但现阶段我国企业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整体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开发出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装备。未来几年我国高端装备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前景广阔。
高端装备制造以高端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是决定着整个制造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长期以来我国依靠“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模式发展,使我国在知识技术密集、附加值高的高精尖领域一直受制于人,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视和政策上对创新的鼓励与支持,使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高端装备制造业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
现阶段我国企业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整体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开发出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装备。然而在高端电力装备、工程机械、数控机床等诸多主机领域高速发展的同时,许多关键零部件和配套产品发展滞后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严重地受制于进口。我国自主品牌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中低端产能过剩、竞争尤为激烈,高端环节被国外品牌掌控。
由于创新能力薄弱,不少企业甚至重点企业的研发实验条件普遍较差,创新能力难以达到预期水平。我国工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近几年,我国科技转化率不足15%,远低于发达国家40%—50%的水平,技术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面对技术层面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需进一步完善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环境,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化核心企业扶持力度,加大核心企业装备研发的投入。
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经济战略由过分倚重服务业向“制造业回归”和“再工业化”转变。2011年6月,美国启动《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主攻领域;德国政府提“工业4.0”战略,确立了智能生产和智能工厂两大主题。在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的同时,发展中国家对低端制造业资源的抢夺也给我国工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以及中国企业用工成本的不断上升,智能装备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替代人工成为企业的选择,这也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目前,我国每万名工人拥有机器人数量仅为27台,低于全球55台的平均水平,远低于韩国、日本300台以上的水平,未来我国以机器人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将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动车成功出口马其顿表明我国轨道交通领域的高端装备制造已经打开了广阔的欧洲市场。受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以及各国高铁建设热潮的影响,轨交装备等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增长。
2015年国产机器人产值规模达到16.4亿元,产值增速达55%。其中,中型负载、轻负载的机器人增速会比较快。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为7.5万台,同比增长23.7%,增速较2014年同期略有放缓。根据《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2020、2025和2030年工业机器人销量的目标,分别是15万台、26万台和40万台,增长前景诱人。预计未来10年中国机器人市场将达6000亿元人民币。
1、定义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一些危险工作。
2、行业投资价值度评级
3、产业综述
一、2015年国产机器人产值规模达到16.4亿元,产值增速达55%。其中,中型负载、轻负载的机器人增速会比较快。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为7.5万台,同比增长23.7%,增速较2014年同期略有放缓。
二、机器人应用正在扩展到越来越多的行业,包括3D打印、农业、装配、建筑、电子、物流和仓储、生产制造、医药、采矿以及运输等很多其它行业。让机器人得以快速推广的原因之一是,在某个行业中的机器人设计革新以及终端执行器方面的应用经验,能够很容易被其它行业采用。
三、中国20-39岁的主要劳动力变动率从2012年开始就迅速降低并一直保持负数,而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变动则一直上升且为正。也就是说,随着中国社会的老龄化,人口红利正在消失,社会劳动力逐步减少。同时,制造业就业人员人均年工资也在不断增加,每年的增幅依然维持在10%以上,在制造业整体低迷的情况下,机器换人呼之欲出。
4、驱动因素
一、全球化。在全球化经济中,发达国家维持制造业优势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持续投入。技术研发经费的持续投入大大加快了机器人技术的进步,直接推动了机器人产业的普及。
二、人口老化和高技能人才短缺。由于人口老化带来的劳动力老化以及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方面的人才短缺将对经济造成冲击。随着人口不断老化,机器人替代人工作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三、生产周期缩短。在一些产业中,更高的营业额和更多的客观化要求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这在未来的制造业中将会越来越常见,并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使用柔性的机器人而不是定制的模型将是适应这一新趋势的关键。
四、健康和安全条例。实践证明,机器人可以在危险的环境或者在大量重复单调及由此对身体产生伤害的岗位中代替人力。人类社会的发展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一直在朝着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和通过自动化来提高产量的方向前进。
5、政策
一、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规划的核心是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开发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着力在一些关键领域抢占先机、取得突破,以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规划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首次出现“工业互联网”概念,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规划的切入点就是抓住智能制造抢占新一轮产业革命中的制高点。
二、2016年4月,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了产业发展五年总体目标,五项主要任务以及六项政策措施,大力发展机器人高精密关键零部件,直指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也就是我国在工业机器人产业自主化之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6、关键零部件
五大关键零部件:
7、国内外机器人企业
机器人公司生产基地
8、投资机会
一、我国机器人下游需求较大。需求领域大致可分为C端和B端。C端目前以个人情感陪伴、残障辅助、家庭作业、教育类为主,需求培育还有待时间。B端更多实际需求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如酒店服务、医院服务、安防服务等,如借助销售模式创新,将很快看到需求爆发。
二、汽车工业仍为工业机器人主要用户。现阶段汽车工业制造厂商仍然是工业机器人的最大用户,未来工业机器人主要需求也仍在汽车工业。因此,汽车工业使用机器人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我国机器人下游需求结构
三、双臂协力型机器人为工业机器人市场新亮点。随着人力成本持续增长,包括组装代工大厂与中小企业等的人力成本负担相对沉重,加上人口老化严重国家劳动人力短缺,使得双臂协力型机器人成为其降低人事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与补足劳力缺口等的解决方案。
四、服务机器人市场成长动能十分可期。服务机器人方面,现阶段以扫地机器人、娱乐机器人及医疗看护机器人等支撑整体市场。人工智能进步使服务机器人具备与人类沟通互动功能,促使生活陪伴型服务机器人成为市场新生力军。此外,部分国家地区农业人口高龄化日益严重,因此也会带动农业机器人的增长需求。
9、投资风险
一、我国机器人产业仍然存在总体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的问题。国产工业机器人仍以低端产品为主。
二、机器人的高可靠性基础功能部件、产品设计、材料与工艺、主机批量生产、系统集成水平等方面技术都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三、我国机器人市场由外企主导,用户和企业已经习惯使用国外品牌,导致自主品牌的本体和零部件产品不能尽快投入市场。
10、投资建议
一、目前全球机器人产业格局还没有形成。相对来说,在知识积累和产业应用方面,中国企业有很多优势和机会。未来有望成功的机器人公司或是以下类型:1)独到需求+成熟商业模式型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能融合市场、渠道、销售和独到的需求爆发点;2)技术领先型,拥有硬件优势、软件思维及大数据能力的机器人公司。但在硬件和软件上有纯粹技术领先优势的企业不多,第一种类型更适于市场。
二、2015年以来,由于工业基础、企业意愿等因素,工业机器人应用区域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上海、北京等地,其工业机器人的拥有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预计2016年,随着我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加快落实,中、西部工业机器人使用量将不断增长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长三角、珠三角等高端制造业集中区域也将会更多地使用工业机器人。投资者可着重关注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发展。
11、总结
伴随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以及劳动力成本的急剧上升,我国人口红利时代即将结束,面临迫切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这使国内机器人产业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中国机器人密度明显低于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中国机器人市场的需求与供给存在庞大的缺口,未来市场空间巨大,这将为我国集中资源,发展国产机器人产业提供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