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工业世界到底会把人置于何地?在工业4.0的大革命中,如果不会点技术,可能连富士康都不要你了——他们已经开始利用机器人技术代替了大量人工。
最近,波士顿咨询公司(BCG)一连发布了两份关于工业4.0的报告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预测了工业4.0时代劳动力市场可能发生的变化。
5月25日,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在表示,十年之内富士康工厂47%的组装工作会被机器取代,公司已经有了关灯生产的工厂。
此前,江苏昆山富士康工厂也说www.cechina.cn,已经利用机器人技术www.cechina.cn,将昆山工厂的员工人数从11万减少到5万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成功减少人力成本。
新一轮的工业革命离我们越来越近,生产效率将被大幅度提高,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作为德国政府提出的旨在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的高科技战略计划,工业4.0的技术基础是网络实体系统及物联网。和德国一样,中国也提出了自己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希望能够将中国打造成制造业强国。这两大计划有着诸多共通点,中国不少公司同时也在遵循着德国工业4.0的技术指导。
波士顿咨询公司5月17日推出的新报告《工业4.0:未来生产力与制造业发展前景》指出:
目前欧洲、美国和中国的公司都在大力推广和采用工业4.0技术。
在未来5-10年间,工业4.0将彻底变革产品和生产系统的设计、制造、运营和服务流程,零部件、机器和人员之间的互联互通性日益加强,由此生产系统的速度和效率分别能提升30%和25%,同时大规模定制也将实现快速发展。
报告乐观预测:未来5到10年,工业4.0将给中国带来4-6万亿的生产效率提升。同期,德国获得的生产效率提升大约为900亿-1500亿欧元。
九大技术支撑工业4.0
波士顿咨询公司指出,工业4.0是以九大数字化工业技术为基础的变革。在这次工业转型中,传感器、机器和IT系统将跨越单一企业在整条价值链上融合到一起。
工业4.0可以在不同的机器之间收集和分析数据,可以让生产的速度更快、灵活性更强且效率更高,从而提升产品质量并降低生产成本。它将大大提升制造业的生产力,进而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发展,并改进劳动力就业结构,最终改变公司乃至国家之间的竞争格局。
报告特别提到了自动机器人带来的变化:很多行业制造商已经广泛采用机器人完成复杂的生产任务www.cechina.cn,但今天给其他人技术则变得更加强大,它们变得更加灵活且智能。最终,这些机器人之间不但可以互联互通,更可以安全地与人类一起工作,甚至从人类身上学习新的技能,他们不但在性能上远超今天的工业机器人,更大大降低成本。
工业4.0推动四方面发展波士顿咨询以德国的制造业作为研究对象,发现至少有4个方面可以从工业4.0中获益:生产率:在未来5-10年,越来越多的公司将采用工业4.0技术。德国制造业产值将提升900亿至1500亿欧元。按除原料成本以外的加工成本计算,生产率将提升15-25%。即使加上原料成本,整体生产率也将提升5-8个百分点。收入增长:预计工业4.0每年将给德国企业带来300亿欧元的新增收入,相当于德国GDP的1%。
就业:预计未来十年工业4.0将带动德国就业人数提高6%,尤其是在机械工程领域,雇佣需求提升的幅度将达到10%左右。
投资:预计德国大规模采用工业4.0将在未来10年带动2500亿欧元的投资(相当于制造商收入的1%-1.5%)。
低技术工种将被制造业淘汰
尽管工业4.0将会提升总体就业,但既然制造业要转型,那就必然会冲击目前的工业劳动力结构。
在工业4.0时代,机械工程、软件和数据分析、机电行业专家等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那些技术含量低、重复性高的人工劳作,有可能在短期内就会被机器自动化的技术替代。
从波士顿咨询公司对德国就业岗位变化的预测(下图)中可以发现,在制造业的多个行业中,就业增加的主要是:
研发和人机界面设计、物流、销售和服务、IT和销售整合、机器人和自动化、研发设计和装配。但相对的,在这些不同的行业中,行政和管理、维修、质检、生产等工种则很可能出现就业岗位减少。
中国制造必须抓住这根稻草
长期以来,中国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支撑着中国制造的竞争力。但在工业4.0时代,继续走这样的老路显然已经越来越艰难。这背后除了机器自动化技术带来的冲击,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在走下坡路。
今年4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亚太区域人类发展报告》,提到了中国的人口红利问题。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就已经达到了峰值,此后就将持续减少。
而在这之前,亚太地区只有日本、韩国出现了这样的局面,其中日本早在1995年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就出现了衰退。在此前后,日本经历了20多年的严重通缩,至今人口老龄化严重。在许多经济学家看来,中国很可能正经历着日本的过去。
在DT君看来,中国政府显然已经意识到了中国制造面临的可能困境,不管是“中国制造2025”,还是“工业4.0”,可能都是中国制造最后的机会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