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6日国务院常委会议决定,开始实施《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并且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用先进标准倒逼‘中国制造’升级”。
中国制造的步伐在加快,一些中国企业已纷纷开始投资启动工业4.0应用,然而受限于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和信息化水平,参与投资的行业以及投资的业务领域都较狭窄,并且布局相对较孤立,未形成整合的工业4.0的投资布局。而从发达国家如德国、美国的发展经验来看,工业4.0内容所覆盖的领域可以贯穿研发到售后服务几乎所有领域,“中国制造2025”未来升级潜力实际非常巨大。
工业4.0的应用范围
工业4.0应用不仅可以覆盖从研发到售后的各个业务环节,也可以拓展到横向的供应商管理领域。
研发工程端的工业4.0应用包括数字化协同合作、数字化模型和产品虚拟化,通过运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大大缩短研发周期,减少研发风险,提高创新效率。供应链管理主要从纵向,即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以及横向,即供应商整合管理两个角度考虑工业4.0的应用,应用层面非常广泛,包括现在国内较熟悉的智能工厂、智能供应链、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等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可以帮助企业提升整个供应链的效率,降低成本,以及规范化管理上游端供应商质量。再往后端推移,工业4.0技术也可被广泛应用于设备智能维护及实时服务、打造数字化工作环境,以及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提高营销效率,提供更优质的销售及售后服务等。
总而言之,工业4.0在发达国家的应用已开始逐渐覆盖到各个领域,甚至一些知名的领先企业,通过积累和推进工业4.0在企业内的应用,从而衍生出新的业务模型。如通用电气在2012年创造了工业互联网的概念,从仅制造和销售设备的传统工业企业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开始转型为同时提供数字化服务的企业。通过收集、分析和反馈给客户大量的设备使用数据,通用电气可以帮客户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开展实时设备维护服务。例如,通用电气目前仅通过软件监控分析,远程协助飞机维护及提升飞机燃料使用效率www.cechina.cn,解决每年航空领域总值高达2840亿美元的浪费问题。
国内制造业自动化发展特征
工业4.0的未来发展速度和潜能离不开国内制造业的现状水平。相较于德国的工业化发展,中国的制造业在以下几个方面呈现不同的特征:
自动化程度:相较于德国先进的自动化程度,国内制造业的自动化水平普遍较低或中等。
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德国的MES系统是一个标准化流程的整合方案系统;而国内的MES系统相对较孤立,一般有好几个不同软件分管不同部分,从而造成信息脱节,或者同一个工厂的管理标准不一致。
数据信息管理:德国的制造过程的数据基本透明化,并且由一个中央管理部门统一管理;而国内的信息透明化程度较低,并且数据分散,仅根据一定需要收集、运用部分数据,使得企业慢慢发展庞大后,造成数据脱节,不仅导致无法很好利用数据分析做决策,反馈产品信息,更是需要花很多时间整合、完善甚至纠正数据。
数据精确性和完整性:德国采用自动化数据收集,保证了数据精确性和完整性;而国内由于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较低,一般还是以人工收集数据为主,从而导致数据不精确不完整。
供应商管理:德国整体制造业水平较高,上游供应端信息化自动化水平也相对较高,进而更良性的带动了德国工业4.0的发展;而国内供应商工业信息化自动化程度层次不齐,这造成了即使一个工业信息化自动化较成熟的制造企业,也很难推动真正意义上的包括供应商整合管理的工业4.0。
管理技术人员素质:德国的自动化IT管理人员技术水平较高,并且经过较专业的培训;而国内缺乏这类核心人员开发和改善工业4.0需要的信息技术平台,更多的人员还是集中在劳力和业务管理层面。
中国工业4.0的发展现状
国内已经陆续有一些企业推出了工业4.0概念的项目,如国内一家领先的家电企业在2012年投资打造的智能互联工厂已投产运营;一家领先的医疗健康企业推出了ERP及 POS项目,建立了智能管理体系,尝试实现从供应链到营销链的全程信息集成共享等。
然而,总体而言,国内的“中国制造”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刚刚起步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并且限于之前提到的国内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较低的特征,中国企业的工业4.0的关注领域较狭窄,尚未形成整合研发、计划、采购、制造、物流、营销、售后的工业4.0的格局,投资项目也相对分割,步伐依然停留在工厂端和物流端,如仅限于建立智能工厂,改进信息化管理系统www.cechina.cn,推动数字化物流管理等。其次,从行业角度来看,主要推动“中国制造”的企业基本为电子业、家电业、安防业、汽车业、健康业等领域的领先公司。因此,从整个市场和制造业潜力来看,未来无论从行业还是业务领域都有很大的推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