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教授以农机的制造为例,农机的播种、施肥速度是可见的www.cechina.cn,但如果是种玉米,农民都知道玉米需要土壤提供更多的氮,农民知道道理却看不到土壤中的氮,所以,农机的转型升级应该是加装传感器,为农民提供土壤数据分析,针对不同的土地补充不同的养料。
李杰认为,企业要成功转型智能制造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找到新的风口,它的发展有如“煎蛋模式”,从过去提供产品到现在提供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更多的智能服务,从卖农机到卖精智农业服务系统,通过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网络、社群等,完成大数据的建设。这就需要企业“修炼内功”,用大数据支撑转型发展,破解企业传统发展模式中遇到的市场瓶颈。
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工业大数据研究中心副主任陆薇认为,工业大数据的本质是“数据驱动的工业升级”,大数据将必然成为提升企业生产力、竞争力和创新力的重要武器。著名的IBM公司便是找到这一风口,转型为认知解决云平台公司。
在机械制造上荣获多项全国第一的三一重工也在摸索借助大数据与物联网技术转型的路径。三一重工高级副总裁、首席流程信息官贺东东介绍,在2011年,三一重工便打造了亚洲最大的智能制造厂房,借助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尝试产品、制造、服务的智能化,把脉市场新动向。
专家认为,挖掘有效的大数据,可以帮助中国企业减少制造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挖掘不可见的需求,找出隐形的操作问题及未知的变异,及时地做预防管理,避免故障并创造价值。
据预测www.cechina.cn,智能制造业将使美国生产率每年提高1%~1.5%,未来20年内将使人均收入提高25%~40%,为全球经济贡献10万亿~15万亿美元。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7年来,发达国家逐渐认识到,短期的货币宽松政策无法制止潜在经济增长率长期下降的趋势www.cechina.cn,只有通过科技创新与制造业革命,才能最终摆脱经济增长乏力,提升国际竞争优势。
这也正是今年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将第四次工业革命列为主要议题的原因。新的工业革命,正以独有的速度、规模和力量改变着生产、分配和消费方式,并将重塑世界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环境。
综观发达国家未来几年的经济发展计划,中长期均着手加快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以智能制造为抓手,注重科技创新,主攻颠覆性技术,以重振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
在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工业革命中,美国和德国是最具前瞻性的国家,无论是战略布局还是企业技术创新,两国均明显强于其他发达国家。它们认识到,在智能制造领域,谁掌控信息技术主导权,谁就会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
美国:以颠覆性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
制造业一直是美国经济的核心,也是应对国家挑战、刺激形成创新性解决方案的发动机。
金融危机后的2011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希望通过再工业化重振美国经济。
2012年2月,美国正式公布了《国家先进制造战略计划》,2014年10月再次发表《振兴美国先进制造业》报告,并首次提出,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加快发展以先进传感器、工业机器人、先进制造测试设备为代表的智能制造,包括先进生产技术平台、先进制造工艺及设计、数据基础设施等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以信息技术重塑工业格局。
为此,奥巴马政府还出台一系列法案,着力兴建制造业创新研究中心,希望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推动经济回归可持续增长轨道。
据预测www.cechina.cn,智能制造业将使美国生产率每年提高1%~1.5%,未来20年内将使人均收入提高25%~40%,为全球经济贡献10万亿~15万亿美元。
2015年10月,美国发布《美国国家创新战略》(首发于2009年),明确规定将对9大颠覆性技术进行创新性突破,包括智能制造、精密医疗、大脑计划、先进汽车、智慧城市、清洁能源与节能技术、教育技术、太空探索、计算机技术。
美国希望通过突破上述颠覆性技术,对制造业进行全面革新,彻底改变全球产业结构和国际竞争格局。
德国:以“工业4.0”打造“智能工厂”
2013年4月,默克尔政府正式推出《德国工业4.0战略》后,“工业4.0”成为德国的长期发展战略,并在全球迅速掀起“工业4.0”热潮。
德国政府想通过“工业4.0”重塑本国工业在全球的龙头地位,同时解决长期制约发展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工业4.0”注重借助信息技术,将原有的先进工业模式智能化和虚拟化。德国企业非常重视智能工厂和智慧生产,并把制定和推广新的行业标准放在首要位置,即“工业4.0”的产业集成。
德国希望凭借“工业4.0”战略在制造业革命中再次追上美国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但两国的制造业战略有一些区别。
美国主张自上而下,注重“软”实力。美国拥有谷歌、IBM等IT巨头和无数IT企业,在大数据应用上拥有绝对优势,几乎全面掌控了德国工业中的CPU、操作系统、软件以及云计算等网络平台。
德国则注重自下而上,希望以自身的“硬”攻克美国之“软”。德国正通过“信息物理系统”竭力阻止美信息技术入侵,希望快速掌握智能制造业技术,直至占领顶端信息和数据系统,并由此成为“智能工厂”。
日本:机器人新战略的目标
在日本经济中,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最强的仍是制造业,这也是日本最终能否实现经济复苏的决定性因素。
2013年6月,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了《日本工业复兴计划》,并将其列入“安倍经济学”第三支箭“经济增长战略”的重要行动框架。
该计划内容主要包括:以促进民间投资为中心的紧急结构改革,雇用制度改革和人力资本培育,推进以争夺科技制高点为目标的科学技术创新,建设世界最高水平的信息社会,打造最有利于竞争的事业环境,实行中小企业、小规模事业者的革新等。
基于日本在产业机器人技术、生产、供给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安倍政府于2015年1月制定了《机器人新战略》,目标有两个:在国内,以机器人革命解决人口老龄化引发的劳动力不足和社会保障费用过高的难题,计划近五年内在制造业、服务业、医疗护理、基础设施和救灾及建筑、农业等五大领域全面推进机器人替代自然人的战略;在国际上,力求实现日本成为世界机器人创新基地、世界第一应用国家和引领产业发展目标,重振日本经济,重返世界经济与技术前沿。
日本认为,大数据、物联网、软件固然重要,但更应该重点发展制造业的尖端领域,加快机器人、下一代清洁能源汽车、再生医疗及3D打印等产业的发展。
英国:确定智能制造三大平台
英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制造业曾带给英国300多年的经济繁荣。随着信息化与互联网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开始推行去工业化战略,集中精力发展金融、数字创意等高端服务业。结果是,英国制造业的世界排名由10年前的第四退到现在的第七。
2013年,英国发布了《英国工业2050战略》,提出要注重智能制造人才的培养和智能制造基地的建设。
为支持智能制造基地的发展,英国政府围绕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链,投资了1.25亿英镑。英国政府认为,未来20年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动力的7个潜在领域分别是,未来制造业、智能基础设施、第二次互联网革命、能源转型、低碳型新材料、再生医学、知识产权。
英国政府认为,未来制造业、智能基础设施、第二次互联网革命是最具改革潜力的领域,是其他领域创新的平台,会对英国社会和商业的不同领域产生深远影响,最终支撑起英国制造企业在全球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