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的层面、市的层面有很多项目的行为的参与者、行为的主体,他们都在做一些具体的项目,而这些项目有着良好的未来的发展前景。为什么这么讲?因为这都是生态的项目,它关注可持续、数字化,而且也为这两点可以具有非常良好的未来发展前景,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德国,这都是我们非常关心的话题,我们讨论最多的是如何在今后用相应能力应对未来的竞争,能够真正立足脚,这是我们要探讨的。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这样讲,德国实际上是这个世界上的中小企业之国,大家都知道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整个德国企业里有90%多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而德国的中小企业家是最具创新性的企业,在整个德国中小企业界里有1500多家企业都是我们所说的“隐形的冠军”。对于未来的发展,对于创新,他们都是不可或缺的。我从中国的这些同事们跟我讲述的过程中也能够了解到中小企业对于中国来讲,对于我们所在的这个地区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www.cechina.cn,为的就是促进中国在未来的发展,我自己觉得这样的决策是非常重要的。
在德国,大家对中国的市场非常感兴趣,有非常多中小企业,尤其是在德国的中小企业愿意到中国来,在这一点上,要想迈出第一步,就需要有良好的框架条件,对于德国中小企业而言什么是好的框架条件?要有更多市场的力量,而不是更多的政府管制,他们需要法律的保障,也就是说在今天数字化的时代里数据的安全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且他们也需要良好的、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也包括技工,只有这样,这些中小企业才能够真正地成功。
我今天感到非常高兴的是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在各个政府层面,也包括中德各个省、各个市的层面,大家在一起努力促进这方面的合作。我其实非常愿意到揭阳来,因为我们觉得我们在这做的合作是非常好的一个合作,这个合作非常有可能具有一个示范的意义,这个示范的意义要远远超出揭阳这个地区本身。
中德金属生态城其实是一个核心的话题,而且也是21世纪一个核心的话题,是我们大家越来越关注的话题,今天我们在讲数据化、电子化,但是可持续是越来越重要的一个话题,可持续也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什么这么讲?如果我自己进行投资的话,我们的投资应该更多地投到生态的环境里,只有生态好,经济才能持续地发展,包括如何关注能源的使用效率问题,能源的效率其实也成了经济区域很重要的话题,就像能源和原材料的成本在德国的成本里是45%左右,我要想在市场上立足脚,就得有竞争的能力,这种竞争的能力实际上是各个要素成本价格的问题,大家都说德国的公司成本比较高,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把能源价格、原材料价格降到35%或者30%的时候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我们就能够有更好的发展潜能,而且我们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能够拿更多的盈利来提高员工的收入。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德金属生态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它实际上是帮助我们的企业在进行转型,这个转型无论在中国还是德国都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都希望借助这个项目来推动中国和德国的产业转型和升级,德国在能源经济、循环经济、能源效率提高、原材料效率使用提高方面有非常重要的经验,我们也非常愿意借助这些经验和中国的同事们进行合作。
在过去这些年里中德双方进行了很多的交流,中德双方已经有了创新伙伴关系,创新伙伴关系的存在实际上是为了能够共同开发未来潜在的市场,而且是共同开发未来的这些技术。我昨天在北京和中国的同事们讨论相当多的话题是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如何衔接的问题,数字化对于我们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是未来领域里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所以我们非常愿意和中国的同事们一起创造一个平台,德国企业和中国企业一起共建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合作平台。所谓的数字化,给我们提供的不单单是生产效率的提高,它实际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能够使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更为可持续,如果我们在生产过程中所获得的数据越来越多的话,那我自己就可以更容易来确定什么地方可以做更多的节能、什么地方可以做更多的资源节约,所以我觉得数字化和可持续是不可分割的。
虽然我们没有把工业4.0作为今天的一个主题,我自己觉得工业4.0会影响到未来的生产方式,会影响到未来人员培养的方式,会使整个生产框架产生影响,对中国和德国都会产生一些新的机会,对德国经济和德国产业而言,我们已经在数字生产领域做了相应的努力,我们原来都在进行孤岛式的数字,现在我们在做数字互联,我们也非常愿意和中国同事们在这方面进行合作,达到双赢的境界。衷心希望本次研讨会为中德合作作出相应的贡献,实际上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智慧的对话,希望我们未来的生产也是智能的生产,我们认真地来讨论我们未来面临的问题以及机遇,我们也非常愿意和中国的同事们讨论框架条件,希望借助这个机会和中国的同事们进行更多新的项目的设计。
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重要?成功最重要!对在座的德国企业代表而言,他们最关注的是一个项目能否成功,只要有一个项目在中国成功了,才能够口口相传,带着很多的企业到这来www.cechina.cn,不仅是在报纸里宣传,在经济领域、在相应产业里,只要有人讲在中国有成功的立足案例,这个案例都会非常快地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在德国的企业造成影响,也会促使更多德国企业到中国来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会非常鼓励大家讨论来华的框架问题。作者:马蒂亚斯·马赫尼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