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以来,特别是进入本世纪后,中国制造业在改革和开放中持续快速发展,总体实力明显增强,结构不断优化,自主创新能力得到较大提高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制造业的国际地位和竞争力快速提升,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
随着中国经济近年来的高速发展,“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等区域内联系紧密、具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都市圈越来越多。工业生产高速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近年来平均增速为20%左右,处于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之列。
重要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中国粗钢产量、发电量、原油、乙烯、部分有色金属产量也居世界前列。这些重要产品生产规模的增长,为中国制造业国际地位的提升提供了支持。
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制造”与世界经济的融合进一步加快,制造业成为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要领域。具有比较优势的纺织、轻工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保持良好势头,机械和电子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不断提升。同时,对国外先进技术和成套设备的进口也显着增加。据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介绍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模具制造业也成为中国吸引外资的主要领域,近年来模具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占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比重均在70%以上。
制造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近年来,通过有效实施产业政策,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能源、原材料工业得到长足发展,对国民经济形成有力支撑。装备水平快速提升,发电、数控机床、模具、建材、石化、冶金、有色金属等行业重大装备技术水平和自主化率稳步提升,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也有力地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取得成效,高耗能行业产品结构有所改善。
企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近几年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目前在钢铁、有色金属、模具、建材、纺织等行业已涌现出一大批技术含量高、规模效益好的大型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促进了中国工业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仍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罗百辉认为,要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我国制造业的质量竞争力稳步增强,主要做四方面工作:
——制造业标准与技术水平继续提升;
——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稳步提升。获得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数量大幅增长,因出现不合格品、返修等质量问题给制造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有所下降;
——自主创新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继续增强。中国大中型制造业企业累计拥有专利数量超过四点二万件,新产品销售收入超过四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百分之五十点七二和百分之二十九点七八;
——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二00七年中国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平均产品销售收入达到六点八亿元,表明生产资源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聚。
从制造业二十九个行业来看,二十个行业的质量竞争力指数比二00六年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质量竞争力指数超过八十五的行业从二00六年的一个增加到二个;低于七十五的行业从二00六年的五个减少到二个。
在三十一个省的制造业中,有二十六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质量竞争力指数出现增长。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和陕西等十五个地区的质量竞争力指数在八十以上,质量竞争力优势明显。
2011年末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我国金属加工机械制造工业企业达2647家,行业总资产达3314亿元www.cechina.cn,同比增长24.97%。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金属加工机械制造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4039.57亿元,同比增长28.08%;实现利润总额达280.36亿元www.cechina.cn,同比增长24.24%。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国民经济各部门追求机械化和自动化是大势所趋,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对机械和作为基础装备的机床产品有较旺盛的需求,不过需求的旺盛程度也会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起伏波动。
据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介绍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金属加工制造行业中类包括:金属切削机床制造、金属成形机床制造、铸造机械制造、金属切割及焊接设备制造、机床附件制造、其他金属加工机械制造等六个子行业。从主要用户行业看,汽车行业、铁路运输装备行业、航空航天工业、造船工业对机床设备将会保持比较旺盛的需求。电子信息产业的金属加工作业量虽然不是很大,但由于其规模迅速扩展,对机床设备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罗百辉表示,冶金机械、通用机械、工程机械、发电设备、模具等传统机械制造行业,也正在国家振兴装备工业政策的引导下,进行产业的优化升级,必然会进一步提高其机床装备的技术水平。
未来中国的机床消费结构还会进一步升级,对高、中档数控机床和成套成线设备的需求将继续增加,而对普通和中小型机床的需求增长将明显放缓,市场形势要求机床制造企业加快产品结构的调整。罗百辉认为,中国数控机床的产量增长已不是关键的因素,优化国产数控机床的产量构成,大力提高国产数控机床的整体发展质量才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