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资讯 > 业界新闻

仪器仪表行业亟待突破“可靠性”瓶颈

作者:www.cechina.cn2010.09.16阅读 1696

        与国外发达国家产品和技术相比,国产仪器仪表虽然技术指标同国外同类产品比较差距不大,但国产仪器仪表在使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方面和国外产品差距很大。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要打开国际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取胜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必须首先提升产品的可靠性。美国认为产品质量的核心在可靠性,抓可靠性可以创造奇迹。因此,专家建议建设一个国家级的“仪器仪表产品可靠性开发公共服务平台”,以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图为丹东仪表产业基地

        “砒霜门”事件凸显仪表发展障碍
        当前,仪器仪表产品质量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产品的使用寿命和环境适应性问题,也就是可靠性问题。如何提高仪器仪表产品可靠性,已成为仪器仪表行业当务之急。
        2010年1月,海南省工商局公布了“砒霜门”最新调查结果,认为主要是技术原因致初检失误,称仪器老化、状态不稳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这一调查结果再一次将仪表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推出到了风口浪尖。
        专家认为,国产仪器仪表与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与国外产品的差距很大。其可靠性问题动摇了冶金、电力、石油化工等重点行业对国产产品的信心www.cechina.cn,从而在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的国产化工作中,仪器仪表与自动化系统的国产化推进最为缓慢。极大地影响了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稳定性和可靠性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仪器仪表工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一个严重障碍。
        与国外发达国家产品和技术相比,国产仪器仪表虽然技术指标同国外同类产品比较差距不大,但国产仪器仪表在使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方面和国外产品差距很大。不少国外产品在交货以后的保修期已经延长到5年、10年,甚至提出终身保修、看不见的仪表概念。而多数国科仪器仪表仍然处在保修期一年的水平上。
        仪器仪表可靠性、稳定性问题不仅引起了企业家的重视,科学家对此也是十分关心和焦虑。钱学森认为,可靠性是设计出来的,可靠性是生产出来的,可靠性是管理出来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计量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张钟华认为,仪器仪表今后的技术发展应以产品结构和产品的可靠性技术两个领域为重点加快建设,才能不断满足各行业的需求和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率。
        国内可靠性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可靠性研究与应用已成为一门遍及各学科各行业的工程技术学科,已经从电子产品的可靠性发展到机械和非电子产品的可靠性,从硬件的可靠性发展到软件的可靠性,从重视可靠性统计试验发展到强调可靠性工程试验,通过环境应力筛选和可靠性强化的试验来暴露产品故障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据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石镇山教授介绍,在实际使用中,用户的反应也主要是产品的稳定可靠问题。可靠性研究和应用在仪器仪表行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传统。
        1981年,原国家仪器仪表工业总局提出以DDZ-2型温度变送器、调节器为典型进行探索性的试验研究,开展可靠性考核试验工作,摸索可靠性应用的方法、途径、效果。通过改进,温度变送器可靠性指标提高了1.6倍,调节器提高2.9倍。
        1986~1991年,原机械工业部先后发布“仪器仪表限期考核可靠性指标”的通告,对仪器仪表的11个专业中的200多种产品纳入部级考核范畴。通过这阶段的实践,形成仪器仪表可靠性方法、工作程序、技术规范等等一系列技术文件,为开展可靠性研究、试验与考核评定创造了条件。
        20世纪90年代,仪器仪表主要走引进消化吸引再创新的途径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重在引进制造技术而没有产品的设计技术,导致对可靠性的意识淡薄了。加之计划经济时代推行的可靠性做法已经过时,国内外新的可靠性理念、方法和工具发展很快,导致与国外正在缩小的差距又很快地被拉大了。
        2008年,温家宝撰文《论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出,目前装备制造业发展滞后,产品可靠性差,成套能力弱的问题十分突出。必须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提高重大装备研发设计能力、制造能力和集成能力,发展重大成套装备、高技术装备和高技术产业所需装备,推进装备制造业绿色化、信息化和国产化。
        2008年9月,中国仪器仪表管理学会一致通过了“关于成立仪器仪表可靠性国家实验室的建议”,认为仪器仪表可靠性工作极需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有力的扶持。
        专家:建设可靠性开发公共服务平台
        随着智能化、自动化、小型化、网络化程度的提高,使得仪表设备结构更加复杂,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对可靠性技术的需求也就越迫切。伴随智能电网、物联网的快速建设与发展以及节能减排的要求,预计在“十二五”期间,各行业对于可靠性规划将提到国家日程上。
        2010年9月,《深圳电网“十二五”可靠性规划》通过审查,这是国内首个地市级“十二五”可靠性规划。规划创造性地提出基于逻辑框架法的可靠性规划方法,实现了现状电网可靠性评估及规划电网可靠性预测功能,并且能够较精确地计算相关变量对可靠性指标的影响,为我国可靠性规划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要打开国际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取胜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必须首先提升产品的可靠性。美国认为产品质量的核心在可靠性,抓可靠性可以创造奇迹。
        鉴于国内仪器仪表多品种小批量,在行业内没有实力特别强的大企业的特点,专家提出建设一个国家级的“仪器仪表产品可靠性开发公共服务平台”,以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该平台集中对仪器仪表与自动化系统可靠性基础共性技术和重点产品的可靠性技术开展研究和开发。

版权声明:版权归控制工程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频道推荐

关于我们

控制工程网 & 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 全球工业控制、自动化和仪器仪表领域的先锋媒体

CE全球

联系我们

商务及广告合作
任小姐(北京)                 夏小姐(上海)
电话:010-82053688      电话:18616877918
rendongxue@cechina.cn      xiashuxian@cechina.cn
新闻投稿:王小姐

关注我们的微信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2003-2020    经营许可编号:京ICP证120335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2002318  服务热线:010-82053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