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资讯 > 技术之源

问道新型工业化

www.cechina.cn2023.04.04阅读 2973

  阳春三月春花灿,推进新型工业化氛围浓。3月31日,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主办的2023赛迪论坛以“新型工业化:新内涵新使命”为主题,深入研讨交流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与使命,共议发展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具体到工业战线就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在致辞中表示,我国正处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的重要关口期www.cechina.cn,面对内外部形势变化,如何在新时期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一个重大的时代命题。
  与会专家和嘉宾认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作为打造强国建设的战略选择,要坚定不移的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绿色能源”为战略支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关键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途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王一鸣表示,要把握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院长,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周济表示,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要夯实基础,以质为先,推动工业高端化发展。
  目前,我国已成为具有影响力的世界制造业大国,近年来,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然而,我国制造业质量水平仍然不高,在全球制造业四级梯队格局中,仅处于第三梯队。在王一鸣看来,我国制造业主要存在三大突出问题:一是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二是供给体系质量不高,优质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三是产业链不稳不强不安全。
  王一鸣认为,完善以科技自立自强为方向的创新生态,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最关键的方向。具体需要三方面的创新,一是从技术追赶转向构建局部领先优势,通过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量子计算等方面的领先创新,形成非对称的反制www.cechina.cn,增强在国际科技竞争的主动权。二是从终端产品创新转向中间品创新,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让创新具备市场价值。三是从鼓励集成创新转向鼓励原始创新,以基础研究的突破带动引领性原创成果、战略性技术产品的重大突破,在更多领域跻身国际领先行列。
  针对夯基提质,周济则表示,一是要积极深入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开展核心基础零部件与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工业基础软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五基”产品和技术的工程化、产业化突破。通过“链式突破”带动围绕重点产品建立上中下游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一体化组织新模式,推进创新型产品在整机主机企业的应用。推进基础领域军民标准一体化。定期开展产业基础能力评估。二是要加大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力度分类施策。对于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的重大技术装备,通过制定普惠政策强化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究以及基础产品的攻关,保持并扩大在国际上的领先优势。对于与发达国家差距巨大、“卡脖子”风险突出的重大技术装备,由国家统-组织实施专项行动计划,尽快予以突破。建设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创新中心,促进其创新模式由跟随向引领转变www.cechina.cn,逐步成为原创技术的策源地,支持重大装备企业加强试验检测平台的建设。三是实施质量提升和知名品牌打造行动完善质量体系。切实提高制造业产品质量。实施标准引领行动,构建重要产业链和供应链标准体系。推动仪器仪表产品验证和推广应用。支持研发生产企业、技术机构等协同开展产品质量可靠性提升,开展质量管理数字化赋能,提升供应链上中下游企业关键产品的一致性。支持企业创建知名品牌,鼓励企业专注百年产品百年老店,提升品牌国际化影响力。
  智能制造迈向重点行业
  骨干企业普及发展的新阶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制造强国,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在2023赛迪论坛整个论坛期间,“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智能制造”是被与会嘉宾提及的频次最多的词汇。
  工信部原副部长、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苏波表示,要推动制造强国建设迈上新台阶。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要动员引导企业等市场主体和资源积极投入强国建设,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保持制造业占GDP比重的基本稳定。
  “要塑造发展新动能,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苏波表示,要不断提升智能制造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动智能产品创新,发展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电、智能机器人等智能新产品,推进重要领域的产品,加快智能化升级。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公关和系统自主开发,不断提高集成创新能力,确保智能制造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控。
  “我国智能制造正在由规模化示范推广阶段,迈向重点行业骨干企业普及发展的新阶段。”苏波表示,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要拓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的广度和深度。推动制造业加快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深入推进智能化,聚焦企业、行业、区域转型升级需要,围绕车间、工厂、供应链构建智能制造系统,打造一批世界级的智能工厂和智慧产业链供应链,形成智能生产应用新场景。
  行业骨干企业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而中小企业将成为智能制造发展的主体。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毛光烈在会上针对破解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难题给出“浙江方案”的五个思路。毛光烈表示,一是工业数字化工程由牵头总包商全面负责实施的“新工程模式”,让工业中小企业破除“数据孤岛”不再难;二是初级数智工厂的“新样本打造模式”,让工业中小企业做数字化转型决策不再难;三是推广工厂用云由行业云总服务商负责总供给的“新总服务模式”,让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方式的数字化转型不再难。四是“规范的文本合同+标准的附件(N+X清单)”组成的“新标准合同模式”,让中小企业在签订数字化工程承包合同时不再难;五是工业细分行业“学样仿样批量式推广”的“新推广模式”,让细分行业工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批量式推广”不再难。
  毛光烈表示,在推动工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创新中体会到,实践创新必须以系统解决问题为目标。系统解决问题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点,即把解决复杂问题的任务交给供应商,把数字化转型的方便与成效提供留给工业中小企业等需求方。
  数据必须参与
  生产要素的组合和升级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守英看来,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是以数据成为新型生产要素为基础www.cechina.cn,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渗透到实体经济的全过程。
  “数据要成为高质量发展引擎的核心,必须参与到生产要素的组合和升级,这是新型工业化最核心的内涵。”刘守英表示,对于平台企业,数据应在企业内部的生产要素组合中成为核心竞争力;对于实体企业,数据已充分成为企业内部生产要素组合的力量;对于数据企业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现在的核心是要找到数据与企业外部生产要素组合的方式。在谈到公共数据时,刘守英表示,要为提升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效率提供公共品。
  “数据还没有成为真正的生产要素。”刘守英表示,数据要成为生产要素需要经过数据的采集、存储、加工之后进入流通环节,进而被分析、应用。但是,当前我国面临数据交易平台的交易功能非常有限,地方政府发起指导和批准成立的数据交易机构经营效果不佳,整个数据的共享和流通受阻等问题。
  对此,刘守英提出,要在技术层面实现数字技术与技术创新的融合,在融合中不断发展的各种数字技术通过创新过程组合形成“数据+算法+算力”的集成创新能力,使实体经济的生产工具由工业技术转变为信息技术与智能技术,劳动者的生产载体由生产车间转变为信息互联网、智能互联网平台。使实体经济以大数据技术为动力与枢纽系统,以计算技术为计算存储系统,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决策分析系统,以区块链技术为数字化信息系统。
  “关于数据产权保护,最关键的是促进数据参与价值的创造和增值。”刘守英表示,促进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关键是数据的产权安排和保护。要加强原始数据所有权与衍生数据所有权的权利界定与保护、平台企业和数据企业的产权保护。
  除此之外,公共数据要提供公共服务,避免数据孤岛现象发生。”刘守英表示,“政府还应从产权保护、隐私权保护、规则和秩序、制度环境等方面提供制度性基础设施。”
版权声明:版权归控制工程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频道推荐

关于我们

控制工程网 & 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 全球工业控制、自动化和仪器仪表领域的先锋媒体

CE全球

联系我们

商务及广告合作
任小姐(北京)                 夏小姐(上海)
电话:010-82053688      电话:18616877918
rendongxue@cechina.cn      xiashuxian@cechina.cn
新闻投稿:王小姐

关注我们的微信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2003-2020    经营许可编号:京ICP证120335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2002318  服务热线:010-82053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