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用工需求旺盛 却遭遇“招工难”
人才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天的“一季度工业稳增长调研”,我们一起来关注“制造业人才”。我国的制造业目前正处于技术升级与劳动力结构转型的过程当中,当产业工人空心化现象愈加突出,制造业靠什么吸引年轻人呢?
作为成都市最大的制造业人力资源市场,今年一季度,双流区人力资源市场共举办25场线上招聘会,参会企业1015家次,提供岗位36521个次,浏览量达8万多人次。
成都市双流区人社局局长 李德良:今年一季度对342家重点规上企业开展了快速调查,企业需求3513人。所有岗位均在三天之内通过招聘会和网站专区发布适配。
某制造业企业招聘主管迭凤:我们公司主要产品是做高中低压变频器这块的,一季度我们招聘量还是非常不错的,相比去年一季度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入职率已经达到了三倍,现在入职人数差不多是100人。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一边是企业招聘需求的扩大,另一边不少企业面临着招工难的问题。
某科技有限公司业务经理 马艳杰:(有年轻人)过来看一下,哎哟,也是在工厂里做,这样的话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样。
某医药企业行政人事总监 刘淑玲: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生产制造的工作,我们企业这两年也做了劳动强度的一些改善,也在新建一个智能化的工厂,在未来可以很好地解决这样一些问题,所以我们现在在招聘的时候对于人员的学历,也会有一点小小的要求。
记者梳理发现,自2019年人社部发布“最缺工”100个职业排行以来,制造业职业占比一直居高不下。最新公布的一期排行单中,有43个属于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其中智能制造领域缺工程度加大。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 莫荣:智能制造对劳动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它要求劳动者懂机械,第二方面还要懂电子懂软件,所以过去我学一门技术,现在可能要学多门技术,变成复合型人才,目前这一部分的劳动力短缺也是比较严重的。
结构性缺工:技能人才需求扩大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作为中国工厂的主力军www.cechina.cn,农民工中持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占比约75%,这使得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人难以适应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调研中发现,约六成的制造业企业表示缺技术工人,半数以上的企业表示缺研发人员。
在合肥,今年一季度各企业岗位需求中三成以上来自制造业,成为拉动就业的主要行业(37.54%)。其中对中高级技术工人的招聘需求扩大;在佛山,制造业的用工需求占到全市用工需求的53.2%,求人倍率接近3,也就是说3个制造业的岗位需要招人,却只有1个劳动者来应聘。
合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刘峰:现在高中以及高职高专以下的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技能型的劳动力人才,缺乏是比较突出的。
新业态兴起 就业呈现新选择
在采访中,大家也提到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就业观念转变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一些年轻人选择了外卖、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就业”“进工厂”“制造业”这样的概念,如今大家又是如何理解的?
外卖小哥 王磊:工厂相对来说它可能需要朝九晚五,不够自由,像我们做外卖这一行相对自由一点。(虽然)确实要辛苦一点,(但是)可能工资要比工厂里打工要高一点,我们出来打工都是为了赚钱。
带货主播 瞿玉柱:我觉得未来的制造业应该是反向定制,现在咱们通过直播可以收到大量的反馈信息,然后工厂整理这些反馈信息以后,会快速地制定一些方案,快速地去消化它。
高校毕业生 薛瑞:现在确实很多人不愿意进工厂,不想当工人,但我想说的是,制造业内部有非常明确的分工,进工厂不一定就是进车间,如果还把“工人”理解成以前那种做苦活累活的职业,我觉得这种想法已经落伍了,当工人也能有不错的前景。
记者调研:如何培育“新工人”
在采访中大家提到一点,就是如何增强制造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记者在调研中也发现,现在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在想方设法解决这个问题,让年轻人愿意来,还能留得住。
浙江宁海是中国模具之乡,目前,全县拥有模具专业制造企业500余家,直接从事模具加工的技工3万余人,年产模具近4万套。但模具从业人员学历不高、青黄不接的现状,严重制约宁海模具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浙江宁海某模具制造企业负责人鲍弋:我们以前也会去各大院校招聘人才,但是会碰到一些留人的问题,时间久了以后,他们都留不住。
去年,这家企业向宁海产业人才学院反映了模具专业人才紧缺,难以形成青年人才梯队的问题后,学院从江西的合作院校引进了一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邓永强正是其中之一。
浙江宁海某模具制造企业实训员工 邓永强:在来到宁海后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马上就给我们安排了四个月的认知实训。在这些培训结束后,我又被安排进行了跟岗实训。
为了实现人才的精准培育,产业人才学院采取了全程指导方式,为每个学员匹配实训进度表。在企业,由实训导师手把手教岗位技能;在产业人才学院,由专业人才机构对其进行职业规划设计与指导。
现在,由产业人才学院提供的几十名技工已全部充实到这家模具公司的生产和设计岗位一线,部分成长为骨干力量,企业人才梯队正快速完善。
通过这种政府、企业、高校和专业人才机构“四方联动”的培育模式,宁海制造业产业人才培训周期从30个月左右降到12个月甚至更短。产业人才留用率由过去的40%提高至90%以上。现在,宁海产业人才学院已经与国内30所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培养关系,在各个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建立大学生就业实训基地93家。
多方齐努力 改善制造业整体就业环境
在调研中记者发现,除了在技能人才的精准培养上下功夫,许多城市在户籍、社保、教育、医疗等方方面面,想方设法提高工人岗位的待遇与服务保障,改善制造业整体就业环境。
在佛山,人社部门正在组织龙头企业积极申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资质,根据员工技能水平制定薪酬激励方案,自主评价企业员工技能水平,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技能提升相辅相成。目前已有104家龙头企业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资质,超4万名员工获得企业发放的技能等级证书。
在成都,各类人才资源落户解除限制,符合条件的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应往届大专毕业生、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可按规定办理成都的落户手续。去年,2046位技能人才办理了落户认证。
作为拥有350多万产业工人的制造业大市,宁波全市25个部门通力合作www.cechina.cn,目前已出台相关政策、文件40余个,从提升产业工人技能素质、健全产业工人成长发展体系和提供产业工人公共服务等多个方面,让产业工人共享城市发展的“红利”。
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陈勇:我们还要着力引导企业,努力地去提升岗位的吸引力,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要关注岗位的转型升级让这些青年群体愿意到制造业,愿意留在制造业。
目前,我国技能人才总量已超过2亿人。通过实施“技能中国行动”,“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新增技能人才4000万人以上,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达到30%。去年年底,人社部等四部门印发了《“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提出要拓宽技术工人职业发展通道、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加强高技能人才表彰奖励,吸引更多劳动者技能就业技能成才。
产业升级 离不开人才体系一起升级
我国正在努力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一段时期内出现制造业技能人才的短缺,可能就是这段路途上一种“甜蜜的烦恼”。
一方面,对用工技能要求的提高,恰恰说明今天的中国制造业跟昨天相比,正逐渐提升整体生产水平。另一方面,这种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也说明,我们迫切需要建立起更大规模、更加主动、更符合产业需要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更加重视,职业教育法刚刚在几天前作出了相隔26年的修订,越来越多的职业教育院校和制造业企业建立起稳定、有效的联系,越来越多的社会化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开始发挥作用。
接下来,全社会还要一起努力,让在制造业一线踏踏实实做一名好工人的那些劳动者,获得更加合理的报酬,获得更丰富的职业能力评价,获得更多的社会尊重,过上更好的日子。这样,我们离制造业强国的目标就会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