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资讯 > 业界新闻

中国制造业升级有待与国际接轨

2006.08.26阅读 797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巨大的市场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引起了世界各国投资者的青睐,国外资本不断涌入我国市场。其中大部分投资都集中在沿海地区,形成了制造业产业群,以加工组装产品满足国外产品需求为主。外商的投资带动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生产基地。但由于这些制造企业不是本土企业,而是外商的直接投资,因此可以说,目前我国沿海地区的制造业一直走的是“国际代工”的道路。

       这种“国际代工”的制造业发展模式只是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从事低技术的加工部分,本身不具有科研能力,因而也就不能形成较强 竞争力,不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长久之计。当今社会的竞争是知识和技术的竞争,不能掌握先进的科技,就永远不可能在国际市场上称雄。中国制造业的升级,有待与国际接轨,培养科技人才,掌握先进的技术,打造自己的品牌。

  我国制造业的升级,必须有一批技术型人才。“国际竞争,实际上就是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研究成果,劳动者的技术水平直接决定经济发展水平。而我国制造业技术型人才的结构明显不合理,与发达国家制造业技术型人才比较有明显的差别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具有高级技能资格的人才占整个制造业人才的比例过小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而初级技术人才比较过高,因而技述创新能力很有限。因此,要想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水平,必须培养一批高级技术的人才。

  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品质,不仅需要高技术的人才,还要掌握先进的技术和创新能力。企业本该是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三个流程的集合体,但国际经济一体化使这三个流程出现脱离现象。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只进行生产活动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很少涉及研发及技术创新活动,更不具备自主创新的能力。制造产业升级,必须与国际接轨,使企业不仅具有制造能力,而且具有设计能力,拥有自己的独立核心技术,增强产品的不可替代性,提高市场竞争力。而所有的技术都来源于创新活动,为获取先进的技术及持续更新能力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创新精神和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不管是从海尔,还是从微软,都可以看出,品牌是产品竞争力的重要组织部分,是技术、能力的标志,是市场上的通用语言。我国东部沿海制造业的升级,必须摒弃粗制滥造的加工观念,逐步建立品牌思想,建立一批可以代表中国形象的品牌产业,参与国际品牌竞争并占有一席之地。而品牌的建立,与技术创新、技术人才培养又是息息相关的。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东部沿海制造业升级,有待与国际接轨,掌握先进的技术,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并打造自己的品牌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参与国际竞争,而不能仅仅满足于作为“国际工作”的代工者。


版权声明:版权归控制工程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频道推荐

关于我们

控制工程网 & 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 全球工业控制、自动化和仪器仪表领域的先锋媒体

CE全球

联系我们

商务及广告合作
任小姐(北京)                 夏小姐(上海)
电话:010-82053688      电话:18616877918
rendongxue@cechina.cn      xiashuxian@cechina.cn
新闻投稿:王小姐

关注我们的微信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2003-2020    经营许可编号:京ICP证120335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2002318  服务热线:010-82053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