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资讯 > 业界新闻

“三有加三缺”——11-5高端数控发展策略之我见

来源:http://www.iacchina.com2006.04.11阅读 1600

      在需求的拉动下,对于知识资源的有效利用产生了新的技术,对于技术资源的有效利用产生了新的产品,这是技术和产品创新过程的法则。从这个角度看,国内有集40余年数控开发的知识和技术积累,有近20年高端数控产品开发的经验积累,业内的一些企业已经用一些积累开发了高端数控系统产品,并获得了应用www.cechina.cn,可以说我们的积累是个有待深入开发矿藏,而我们的一些企业不知道这些积累的存在,他们从零起步,进行着原始积累。事实上我们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开发国内知识和技术的积累,在有效的组织下,让高端数控系统迈一大步——具备市场竞争力。


    从高端数控系统的研发者角度看,我们现在是“三有加三缺”。
    首先是有“市场”缺“信心”。从宏观上说,我们面前摆着林林总总的、无法满足的市场需求;除去那些我们机床工业还没有的品种,单就国内用户、整机和系统制造商面对这些需求的总体心态就是缺乏信心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用户对国产高端数控机床没信心,

整机制造商对国内系统没信心,国内系统制造商对自己没信心;客观地说,我们的企业数控制造商的确还没有能力提供现代意义上的高端数控系统,因为我们手中的“R&D”经费只够解决一个“点”的问题,而这一个“点”所获得的效益不仅不能让我们“可持续发展”,甚至不能解决“温饱”,面对高端数控产品市场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业内普遍患有“信心”缺乏症,高端数控系统的开发要么成了“皇帝的新衣”——只是说法上的存在,要么成了“艺术品”——中看不中用。


    其次是有“需求”缺“问题”。我们已经习惯了控制系统制造商为整机制造商提供产品,整机制造商为最终用户提供产品这样的上下游关系。而高端数控机床常常具有超出常规的、较特殊的工艺需求,在这些工艺需求中整机制造商能满足诸如:主轴转速、最大进给速度和最大加速度等机械参数需求,而无法满足像轮廓误差、精加工时的加速度约束以及各类数据补偿等必须由控制器解决的工艺需求和问题,由于专业上的隔阂,这些要求和问题经过整机制造商的理解后再转达给数控制造商的过程中丢失许多要素。问题是一切技术发展的原动力,“问题的匮乏”或“有问题而没有解决条件”已经成为我国高端数控发展的障碍。


     第三是有“指标”缺“评价”。今天的高端数控系统产品仅仅用十个八个参数指标加上二、三十个功能指标已经无法说明它是否已经满足了应用要求,达到了什么水平,如果我们的目标还是停留在某些新功能的开发和某些指标的提高上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就还会继续品尝无功而返的苦果。只有以一系列技术标准为基础结合综合评价体系www.cechina.cn,才能让我们走出“指标”的误区。这“三有加三缺”让我们的高端数控系统从技术到产品上十年来停留在了“点”化时代,即:技术上有几个成不了“链”的“点”,不成“链”的技术只能支撑起成不了“片”的产品——只有几个能用的“点”。而只有技术上成“链”、产品上成“片”才可能让我们的高端数控系统具备市场竞争力。


    如果要问国内11-5期间高端数控技术究竟采取什么策略,我的看法是:用“应用、标准、评价”三匹马拉“高端数控”这挂车


     我们可以让 “应用”这匹马拉上“问题”,驱动高端数控的发展。为了解决市场问题,应该首先选择一些相对量大面广的应用,如能够满足大型模具、汽车关键零部件、大型航空零件、特性螺杆等制造的,带有高效率、高精度多轴控制(联动)和多过程复合控制等典型高端控制系统特征的设备,由整机和系统制造商组成开发联盟,每个项目必须有两台样机,一代配置进口控制系统,另一台配置国产控制系统,除了系统的典型参数和功能指标外,主要以国产配






版权声明:版权归控制工程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频道推荐

关于我们

控制工程网 & 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 全球工业控制、自动化和仪器仪表领域的先锋媒体

CE全球

联系我们

商务及广告合作
任小姐(北京)                 夏小姐(上海)
电话:010-82053688      电话:18616877918
rendongxue@cechina.cn      xiashuxian@cechina.cn
新闻投稿:王小姐

关注我们的微信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2003-2020    经营许可编号:京ICP证120335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2002318  服务热线:010-82053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