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资讯 > 业界新闻

浮沉中的工业软件 未来谁来写好编程?

www.cechina.cn2020.09.28阅读 1051

  工业软件的缺失,让国内制造业乃至工业自动化产业的升级发展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蒙上了一面巨大的阴影。毕竟所有项目的建设,离不开数字的建模仿真。智能工厂建设、企业数字上云等项目的实现,没有可靠的工业软件,一切都是天荒夜谈。
  当世人发现工业软件短板后,也极力呼吁符合现代制造的国产软件问世。然而,工业软件的编程远比游戏、金融货币、社交、大数据等软件复杂得多。国内不缺乏IT大神,也不缺乏工控大神。那么这个工业软件,究竟是谁来编写?
  国内工业软件曾经的春天
  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为了让机器能够像人一样思考,探索着如何将“大脑”融合到机器设备上。这个“大脑”就是工业软件,里面承载复杂的数学公式算法、严谨的物理知识体系、高精尖的计算机技术和庞大的数据。
  事实上,国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沿着“引进、吸收、模仿”路子发展。据悉,“863”计划中,将国产工业软件纳入其中,此时的国产工业软件,正经历快速的发展期。其中,由于CAD软件应用广泛,直接成为国家科技部首要支持项目。
  当时,国内的工业软件,迅速出现了实用性较强的产品。例如浙大大天CAD、开目CAD、高华CAD、CAXA电子图版、山大华天等一批软件产品。在CAE领域,更是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另外,北航的熊猫CAD系统(后来的金银花),在开发难度较大的三维CAD领域也颇有建树。
  强兵登陆  稚嫩军溃不成军
  国内工业软件行业的转折点,当属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事件。由于开放了市场,发展尚未成熟的国产工业软件,面对全球顶级的外资产品时,在市场竞争中显然力不从心,久而久之面临客户、人才双双流失的局面。
  海外高端软件进入中国市场后,首先因品质优越、功能强大的特性,备受国内客户青睐;其次,通过对大学、科研院所的捐赠来推广自己的产品。如此一来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参加工作的工程师,处于操作习惯因素,本能的会选择熟悉的软件,进一步压缩了国内软件的市场份额。
  从事实的辩证角度看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国内软件市场空间被压缩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不能归咎于国外产品的竞争。强者上弱者下,是市场自由竞争的规律。国内软件的掉队,归根到底是国内制造业参差不起的发展导致。工业软件的开发无法脱离应用现场,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历经几百年,在软件开发上有丰富经验,反观工业化进程几十年的中国,无论从知识和人才储备上,都不具备竞争优势。并且,工业软件开发的投资大、回报低,实在很难被有限的资本眷顾。
  谁是编写工业软件的合适人选?
  工业软件发展的滞后,关键的因素在于人才的断供问题。业内人士指出,工业软件最核心的内容,是底层的方程求解,是软件行业中最难、最复杂的领域。多数IT人才更倾向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对工业领域兴趣不大。
  工业软件人才既要掌握工业知识,又要将工业知识软件化。现实中,工业人懂工业制造流程,但不懂软件设计。IT人才懂软件设计,却不懂工业制造业务。
  另外,待遇差是工业软件人才流失的重要因素。国内互联网行业里面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不少年薪百万的IT大神。只是这些IT人才,不了解工业制造流程,无法写出真正实用的工业软件。再者,工业制造现场,远比其他领域复杂许多。
  工业制造流程需求提交給IT团队,再由IT团队完成软件编程,这种“1+1=2”的方式在实际并不可靠。软件设计师要获得工业知识,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把知识变为软件,考验着软件设计师能否真正理解工业领域的机理和模型。业内人士指出:“在工程控制领域,挖掘软件设计潜质的工程师,再通过大量时间培养,探索的方法,要现实许多。”
  结语
  面对当前外部形势,实现工业软件自主可控,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保障。补齐工业软件短板,首先是资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注重培养、提高待遇,提高从业者的工作激情;其次,是借鉴国外工业软件编程开发思路,避开强者曾经跳过的坑;再次,还是要依托整体工业科技水平的提升。
版权声明:版权归控制工程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频道推荐

关于我们

控制工程网 & 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 全球工业控制、自动化和仪器仪表领域的先锋媒体

CE全球

联系我们

商务及广告合作
任小姐(北京)                 夏小姐(上海)
电话:010-82053688      电话:18616877918
rendongxue@cechina.cn      xiashuxian@cechina.cn
新闻投稿:王小姐

关注我们的微信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2003-2020    经营许可编号:京ICP证120335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2002318  服务热线:010-82053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