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下半年至今,以“智能制造”“智能工业”等关键词为主题的大会,开遍了大半个中国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从上海、南京、盐城,到武汉、深圳、佛山,加上年末即将迎来大会的长沙、广州等,大大小小的智能制造会议,在全国遍地开花。
“近几年‘智能制造’太热,以至于每周都会接到2-3封邮件,邀请我去做报告。”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杨华勇在谈到“智造热”时,向新华日报财经客户端坦言道。
然而,会议热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并不意味着公众和企业真正理解了“智能制造”的全面含义。杨华勇指出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当前,人们更多聚焦于智能制造的中间环节——生产过程智能化,忽略了前后两端的产品智能化、产品使用过程智能化。事实上,后两者恰恰是创新研发的核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杨华勇
被过分强调的生产过程智能化,仅为智能制造中间环节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最主要是经济竞争力的竞争,大国经济的坚实基础,无疑是实体经济的发展。“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大投入、研发力度,利用新技术、新业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成为中国产业经济近两年最突出的发展目标。
如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必须拓展“智能+”。智能制造,作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形态,已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新趋势;“智能制造”也由此成为社会经济领域“热词”,开始被广泛、频繁使用。
“智能制造”究竟意味着什么?
“社会公众对智能制造的普遍理解是‘机器换人’,实际并不全面。”杨华勇院士直言。
按照行业领域,杨华勇将智能制造划分为5大板块,分别是:网络制造,也就是工业互联网板块;机器人;3D打印;智能装备;以及基础件和基础技术。
从产品角度,他又将智能制造分为3个板块:产品本身智能化;生产过程智能化;以及产品使用过程智能化,即全生命周期智能化。
也就是说,大众普遍认为的“机器换人”,只是生产过程智能化这一智能制造的中间环节而已。
杨华勇更看重的产品智能化和使用过程智能化,则较少被强调。
他以无人驾驶为例,描绘了使用过程智能化和产品智能化的美好蓝图——未来用户在买车时,不仅可以自主定制车辆功能、颜色、个性化爱好,提升购买体验;下单后,还可通过监控了解制造全程;使用过程中,车辆如出现故障,也不用用户多加描述,修理方就可以通过车辆内的传感器了解到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
工业互联网是必经之路,否则制造业将面临竞争红海
“工业革命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实现个性化。”
实现个性化和产品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真正需要的则是融合。“当下人们对‘ABCD’(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Block Chain区块链、Cloud Computing云计算、Big Data大数据)强调得多,对‘EGI’(Edge Computing边缘计算、5G、IOT工业互联网)吃得不透。”因此,国内工业行业从低端向中高端的升级、创新的步调,始终不快。
杨华勇认为,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环节,同样也是制造业企业最关心的实现减能增效、强身健体的关键路径——采用工业互联网、打通制造业数据、实现新产品研发和创新结合。
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大的时代命题下,杨华勇认为,对制造业企业来说,工业互联网“不是要不要做,而是怎么做”。“随着产能过剩趋势显现,以后制造业企业必然是‘快鱼吃慢鱼’。”
当前,不同规模、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对工业互联网有着不同态度。
对于不少大型、龙头企业来说,工业互联网成为自上而下的总体工程,一旦确立了顶层设计,就可以实现快速迭代。
但对于大量专精特的中小企业来说,每年的现金流压力使它们不得不选择从局部环节开始数据化、智能化升级,以最快速度、最低成本实现降本增效。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企业是Top down(自上而下),还是Bottom up(自下而上)进行智能化改造,大家都必须尽早意识到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重要性,不然未来就是温水煮青蛙的结局。”杨华勇表示,对制造业企业来说,量大面广、产品单一的结局,必然是在红海中求生。
同时,杨华勇也指出,尽管“战场”在企业,但智能制造同样需要政府支持。他建议地方龙头企业、隐形冠军与政府联手,共同推进新一轮制造业转型升级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以此实现制造业的新常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