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资讯 > 市场分析

IDC报告:84.9%中国制造企业正在进行数字化转型

www.cechina.cn2019.06.24阅读 10965

  目前看来,从政府到企业对工业互联网的重视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尤其是政策方面的多次重申,也为国内工业互联网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如今,我国工业互联网已经从最初的萌芽时期进入到百家争鸣阶段,竞争更加激烈,发展的前景更为广阔。

  政策驱动:“赋能”共识下的产业井喷
  在2019年的两会上,工业互联网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提出,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这也意味着在国家大力推动下的工业互联网将飞速发展,继而进入新的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工业互联网真正迎来了发展“风口期”。
  利用工业互联网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就目前而言,当下的工业互联网有如下几个特征。
  首先,工业互联网整体规模显著提升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级用户所认可。
  据IDC调研结果显示,84.9% 的中国制造企业正在进行不同程度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正在成为制造企业战略核心。
  工业互联网能够得到如此迅速的发展,从本质上看还是因为实体企业自发的需求推动所导致。
  换言之,工业互联网确实解决了实体企业的问题、满足了实体企业的需求,而这一点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可。
  其次,工业互联网的又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元化。
  在有关5G对社会的影响中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工业互联网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5G具有高速率、低延时、大连接的特性,而工业互联网具有连接多样性、性能差异化及通信多样化的特点,而这两者结合在一起能产生巨大的威力。
  所以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在笔者看来,5G的真正厉害之处不在于几秒钟就可以把一部电影下好,而是与能够赋能工业互联网,探索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的更多可能性,并把工业互联网应用到更多的场景,以实现各行各业工作效率的提升。
  当前全球各国都在积极采取多项举措发展工业互联网,我国正面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局面。
  工业互联网是一种连接和计算的技术,可对工业的巨大资源进行优化,创造更大价值,好比工业领域的“淘宝”。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工业互联网直接产业规模约为 5700 亿元。在2017到2019年间,预计产业规模将以 18% 的年均增速增长,预计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将达到 4800 亿元,2020年时将达到 万 亿元规模。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更换引擎 ”。巨头们正在把“矛头”从C(消费者)端转向B(企业)端,希望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入互联网,进行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
  目前看来,整个工业互联网虽然仍然处于上升期间,行业中长期仍是一片蓝海。
  但实际上,由于门槛较高,头部玩家已经十分明显,行业已经成为了BAT、浪潮、华为等巨头之间的比赛。
  依托于头部企业的技术和行业优势,打破了我国工业互联网的软肋,推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
  可以说,工业互联网的本质在于利用巨头的优势为企业“赋能”,通过新技术或新模式为产业或企业提升生产力,优化生产关系。
  而既然是赋能,那就是充当为工业服务的角色。
  以自身优势为“门票”:基础基因决定入门姿态
  正如前面我们所提到的那样,通过技术进行连接,工业互联网的世界会形成很多流派,根据提供的基础设施服务的不同,各路玩家的姿态也有所不同。
  阿里和腾讯而言,云是它们的“先头部队”。借助自身在C端的积累,通过底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向不同行业、不同场景进行助力,充当企业级用户扮演数字化助手。
  相对于AT,百度在消费互联网时代积累的C端场景基础相对薄弱些,布局较少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因而在工业互联网上我们看到它涉及最多的依旧是汽车等百度在“All In AI”以后进军的领域。
  不过对于BAT而言,工业互联网逻辑与消费互联网不同。
  从表面上看,它们在工业互联网的布局上涉及的面比较广,这主要归结于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并购、投资有关,涉及的面足够广。
  但B端和C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并不是简单的把过去能力与工业互联网进行物理嫁接,工业互联网市场的难度、复杂程度、产业周期都要远远高于消费互联网。
  因此,只能说消费互联网的积累是BAT进军工业互联网的“门票”,但入学考试高分不代表升学考试,具体表现如何,还得看它们未来与产业能不能产生化学反应。
  制造业代表海尔的工业互联网强调从“大规模制造”转向“大规模定制”,以智能制造生产线,按用户需求提供定制产品。
  虽然类似制造业厂商转型做互联网有一定的产业理解力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但产业互联网毕竟还是互联网,在“基因论”的观点下转型去做产业互联网仍然需要时间去不断摸索。
  不难发现,无论是互联网企业的BAT,还是制造业领域的海尔,亦或者企业服务市场的原住民浪潮,各家都具备工业互联网的某一项或多项优势,然后以自身这一的优势为切点进入,从而形成了不同类别的“工业互联网运营商”。
  这其中,浪潮相比其他科技公司有更多的制造业经验,同时相比制造业企业有更全面技术能力。
  浪潮在济南生产服务器的智能工厂,因为装配了自家的“企业大脑”,两条柔性生产线能生产上百种定制服务器,并且良品率高达99.6%。
  -浪潮集团执行总裁袁谊生表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需要新兴IT技术与工业技术的深度融合,通过构建数字化认知平台、赋能增值创新平台以及公共服务平台,打通整个工业价值链,形成工业“淘宝”,才能为推进工业企业转型带来助力。‘’
  而浪潮的成功也说明了一点,拥有更多制造业服务经验的互联网运营商企业在工业互联网建设方面更具有优势性。
  “入门”容易,“毕业”很难
  “工业互联网运营商”对目前行业玩家进行了定位。
  目前看来,只要具备产业某一模块的优势,就可以以此为切点通过“入门考试”。但要“毕业”,还是很难的。于是乎,很多玩家都采取了突破自身原有基因的方式来进行拓展。
  首先,要与自身原有的业务契合。一家公司的走出一条什么样的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基因如何。像是微软的基因是操作系统,所以微软做不好移动互联网。
  其次,to B和to C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工业互联网的B端市场的难度、复杂程度、产业周期都要远远高于消费互联网的C端市场。
  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内,不仅这要求作为基础云服务提供商的企业不仅仅是要有“技术基因”,还要对相关的企业级市场有着充分的了解。
  毕竟企业级市场在决策上更为理性,不存在冲动消费的说法,而且更重视产品与自身业务是否真正的协调搭配,能否真正认识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当中的痛点是什么。此外,对企业级用户的了解也很关键,制造业很多领域所涉及到的技术门槛都非常高且复杂,需要强悍的相关知识功底。
  所以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进军工业互联网,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对充分地了解B端企业。
  当然了,目前工业互联网全面冲刺的号角才刚刚吹响,不同于消费互联网时代的赢者通吃,更不会是一个巨头时代,因为每个领域都有很强的垂直专业性,不可能哪一家公司解决所有问题。
  所以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谁会成为工业互联网头部的20%,让我们把答案交给时间吧。
版权声明:版权归控制工程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频道推荐

关于我们

控制工程网 & 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 全球工业控制、自动化和仪器仪表领域的先锋媒体

CE全球

联系我们

商务及广告合作
任小姐(北京)                 夏小姐(上海)
电话:010-82053688      电话:18616877918
rendongxue@cechina.cn      xiashuxian@cechina.cn
新闻投稿:王小姐

关注我们的微信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2003-2020    经营许可编号:京ICP证120335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2002318  服务热线:010-82053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