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互联网的不断的发展,伴随“互联网+”战略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人、设备被接入网络中,因此网络接收存储的数据量每日都在曾几何基数增长。在这样的大数据背景下,对数据的存储、传输、计算要求也越来越高。最先遭遇到此类问题的谷歌等公司就遇到了数据的存储、传输速度与计算能力的不匹配,一边空闲计算资源一边等待数据存储与传输,于是软件定义的分布式存储传输解决方案就此产生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随后不同厂商在此基础上将存储、网络、计算等功能统一融合,于是有了超融合的解决方案框架。
伴随超融合解决方案的不断完善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使得超融合这种实施构建方式便捷,一键链接数据生态系统,解决信息孤岛问题,节点网络可扩展性以及备份安全管理系统完备的解决方案成为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厂商的优先选择。IDC的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国内超融合市场规模已经到达了1.2亿美元;国际方面,Gartner的数据显示,2016年到2021年,超融合市场的复合增长率高达48%。
2.0时代的超融合背景
选择超融合其实是选择一种对效率的提升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讲,超融合类似于动车组车厢,每个车厢都将存储、网络、计算融合在一起以保证数据计算存储传输的高效一致性,在扩容、提升算力等方面只需增加节点、模块即可,这解决了业务发展、业务规模、IT维护与规模投资等不确定性带来的成本风险。
从超融合技术产生以来,从虚拟化分布式存储解决方案开始,逐步向相关上下游扩展,以实现真正的“超融合”。起初,各超融合厂商从各自的硬件设备出发,通过单一硬件设备的快速部署设施方向以实现超融合的目的,后来随着软件定义虚拟解决方案的成熟,为满足利旧等需求,超融合解决方案开始兼容各种硬件设备,以实现“动车化”式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以满足私有云、公有云、内网硬件等多种IT基础设施架构的并存需求。在软硬件初步一体化后,超融合解决方案的下一融合方向将是原有系统框架下的软件层面的全面融合,至此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2017年9月,联想超融合正式提出了以应用智能感知为核心「备注:超链接到早期数据分析发布的内容链接」的超融合2.0时代的来临。
(图来自:畅享网发布的《中国超融合应用研究报告2017年12月》)
超融合2.0时代主要特点
如果说超融合1.0时代是以技术架构为核心,那么2.0时代便是以应用智能感知为核心。那么超融合2.0时代主要有哪些特点呢?
首先,超融合2.0时代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超融合,实现了从底层数据存储,到中间的虚拟传输,以及顶层业务应用、桌面应用和数据服务的一体化。通过统一数据存储管理和统一后台资源分配管理的基础上实现与企业日常办公所需的ERP系统、数据库系统、远程桌面管理系统等有机的结合起来,最终实现企业数据运营生态系统的大一统;
(图来自:畅享网发布的《中国超融合应用研究报告2017年12月》)
其次,解决了1.0时代的应用“偏科”问题,通过软件“一体化”实现应用智能感知。优化计算节点与存储节点间的无缝对接,快速实现计算、存储以及应用的模块化管理,通过应用节点打通的方式,进而优化算力与存储的自由配置与吞吐;
最后,超融合2.0时代是基于应用生态的构建,其可实现应用于场景的扩展一体化www.cechina.cn,技术与产品发展的一体化以及生态和服务要求的一体化,更好的兼容第三方软件应用,进而使整个超融合部署维护更便捷。
2.0时代如何选择超融合产品
企业选择部署超融合产品通常需要经过三个阶段:1)需求分析,由现有系统疼点引发的业务发展预期评估;2)测试评选,通过邀请测试对比不同厂商产品解决方案与业务发展匹配度;3)部署实施,部署实施主要包括设备的安装部署以及原有数据产品的迁移备份。
在每个阶段不同企业考虑不同,根据第三方IT服务调查平台畅享网的调查显示,企业选择超融合产品解决方案首先考虑的是产品解决方案与自身业务需求的匹配度,其次关注的是投标方案、技术解决服务整合能力以及售后等,最后才会去关注服务商资质案例和项目实施人员素材等软性条件。在产品品牌方面,超融合系统主要关注虚拟化的兼容性、管理易用性、以及性能可扩展性等特征,在软件方面,通常需要同时支持开源与商业软件功能。总体而言,超融合产品解决方案考虑权重因素打分可参考如下:
对比国内外主流超融合厂商相关产品特性,其在虚拟化技术、分布式存储引擎以及云管理平台方面均才有自有或开源成熟技术,但在产品售后服务解决方案方面,国内本土厂商7*24小时的不间断无疑更具优势;在特定行业领域,比如政府、军工等,“棱镜门”之后安全考虑因素无疑成为了特定行业的重要考量,相同的需求背景下,在产品性能特征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特定行业的需求考量以及售后服务解决方案的支撑优势无疑使得国内厂商在超融合领域市场占据一定的先发优势,而来自畅享网2017年12月企事业单位CIO调查数据反馈,来自联想、华为分别为调查用户占有率的第1名和第3名。
在超融合领域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因为客户的使用习惯以及历史数据积累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考量,注定了其“强者恒强”的行业特性,而率先提出并走出以应用感知为核心超融合2.0时代的联想无疑在超融合2.0时代又走在了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