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资讯 > 业界新闻

智能制造?对不起 我们需要的是智能和“智造”

www.cechina.cn2017.12.13阅读 157754

  12月6日—8日,2017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举行。本届大会以“聚、融、创、变”为主题,吸引了格力电器、中车集团、华为、阿里云、旷视等在致力于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厂商前来参展。
  此外,在7日举办的主论坛上www.cechina.cn,工信部副部长刘利华、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中车集团董事长刘化龙等,从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物联网大数据、智能轨道交通、超级计算等方面,就中国智能制造进行了深入探讨。


  智能制造≠机械自动化,技术创新落后已成为产业发展最大障碍
  不论是技术发展还是应用落地,中国在智能制造行业的多个方面都是远低于世界水平的。这其中,除去中国不具备先发优势、基础浅薄的因素外,最大的障碍就是,我们缺乏创造力。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所看到的智能制造产品或应用,还都停留在工业机械自动化的层面,只能根据原先设定的程序,执行简单而又重复性的操作,虽然精确,但确实www.cechina.cn,让人提不起兴趣,例如美其名曰“琴”到深处的会弹电子琴的机器人。
  除了在看到表演之初觉得新奇之外,仔细想想,“新奇感”也只是来源于其创意的表演形式,而不是来源于“机器人”本身。这不过就是一个可以精确定位的机械臂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只要事先设定好程序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它什么曲子都弹的出来。
  总结来说,花里胡哨有余、技术创意不足,制造还不够智能。
  可以看到,随着产业升级,尤其在制造工业领域,机器凭借其速度快、效率高等特性已经逐渐取代了人的地位,但终究不能像人一样,只能做一些机械性的事情。而即便有些可以执行较为复杂的操作,其技术也大多引进于国外,且不完全符合中国制造生产需求。
  “我们必须坚持创新引领,最大程度上的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瞄准高端方向,加快研究、开发、推广、应用,进行技术改造与创新。只有先补上之前‘缺’的课,才有可能实现我国制造业弯道超车。”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说。
  新一代智能制造让信息系统拥有了认知和学习的能力,“中国造”正在引领全球
  “我们要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周济是这么对大会现场的观众说的,“只有采用并联式的发展方式,也就是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并行推进,才能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今年7月,我国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抓住机遇,抢占先机。可以看到,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成为世界各国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领域也开始快速扩大,从工业发展到了服务、监控、文娱、竞技等各个领域。
  以阿尔法狗为例,其之所以成功,完全依赖于背后强大的智能算法以及深度学习技术,让“系统”变得和人一样,可以应对不同的棋局变化。“人将部分学习型的脑力劳动转移给信息系统,让信息系统拥有了认知和学习的能力。人和信息的关系正从以前的‘授之以鱼’向‘授之以渔’转变。”周济说。
  可以和人自由对弈的机器人
  可以看到,智能制造行业正在努力寻求突破,即便上图中的“机器人”在下棋能力上不如阿尔法狗或者它的大表哥那么强悍,但我们确实已经开始走出原本“机械自动化”的围栏,真正的开始向智能和智造方向迈进。
  因此,就目前国内制造行业来说,实现智能化生产只是第一步,但我们真正需要的却是“智造”。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表示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创,在过去是模仿,在现在是创造,我们所需要寻求的是技术的新变化。仅就格力而言,目前就已经拥有了10000名技术研发人员、9个研究院、70个研究所,只有让技术创新真正的走在世界前列,我们才能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总结
  “制造与装备强则国家强,只有实现智慧与创新,我们才能拥抱新时代。”中车集团董事长刘化龙说。
  可以说,新一代的智能制造,已经开始从“以机器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让机器拥有和人一样的智慧,让其成为“人”才是行业真正要做的事情。
  所以面对当前的行业发展现状,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智能制造?对不起,我们需要的是智能和“智造”。

版权声明:版权归控制工程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频道推荐

关于我们

控制工程网 & 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 全球工业控制、自动化和仪器仪表领域的先锋媒体

CE全球

联系我们

商务及广告合作
任小姐(北京)                 夏小姐(上海)
电话:010-82053688      电话:18616877918
rendongxue@cechina.cn      xiashuxian@cechina.cn
新闻投稿:王小姐

关注我们的微信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2003-2020    经营许可编号:京ICP证120335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2002318  服务热线:010-82053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