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资讯 > 业界新闻

实现智能制造,哪些问题最不可忽视?

www.cechina.cn2017.04.13阅读 5060

  中国处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全面发展智能制造的关键时期,随着《智能制造十三五规划》的发布,对智能制造的规划最大的不同就是站在政策引导的高度,对智能制造未来的发展目标、政策、方针等,进行了顶层设计,而把细节选择和具体工作留给企业来做。让企业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瞄准市场需求,找到自身的定位。
  打好基础,楼才能盖得高
  《中国制造2025》就象是设计图纸,可以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远景规划,其中重点提出的五大工程,核心就是两个,一是打好基础,即“工业强基工程”,二是制造业的创新、智能、绿色工程,也就是向高端发展。基础的东西包括基础的材料、元器件、传感器、集成电路等等,这些东西非常重要,它们就是大厦的根基,它决定了你的楼能够盖多高,结不结实,基础打不好,建起的楼就是“豆腐渣”工程,是个纸老虎。
  工业强基已经开始行动了,另外在集成电路领域,国家投入6000亿建立了专项基金,做芯片的研发和生产,在传感器、基础材料、高端轴承等方面,都开始了布局,这确实是好消息,它对制造业发展会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


  在自主研发和创新方面,我们也要不断去开拓进取,过去那种简单仿制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别人搞出来的东西那是别人的,不是我们的,别人也没有义务把他的技术传授给我们,我们不能抱怨,更不必指责,只能奋起直追。我们不仅要做别人已有的东西,我们还要做别人没有的东西。我们要让世人看到,古人曾经辉煌,有“四大发明”,我们会更加辉煌,我们会有千千万万的发明,对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所以我们要心怀远大抱负,要把人类在各个学科上的优秀成果结合起来,创造和奉献出更多更好的产品,造福于世界。
  企业升级转型责任大
  我们的企业必须认识到,过去靠劳动密集型低端产业获得原始积累的老路子已经走到头了,依靠科技创新,走向中高端服务型产业是中国制造业的唯一出路。只管生产和销售的制造型企业渐成僵尸,死掉是必然的,想要活下来,一定要在创新的基础上,响应用户的需求,以小批量的定制化服务,来满足用户。海尔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他们的互联网工厂创新就是一个很好、很成功的模式,可以为国内企业借鉴。
  国家轻工机械协会理事长正经说过,现在他们行业企业许多都开始了定制化的设计制造,可以根据用户具体需要,如用途、场地、成本、产品档次等情况,量身打造个性化的产品,并提供全方位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这样做的结果,完全实现了零库存,再也没有了过去盲目大批量生产而导致的产品积压问题。
  作为智能制造的一部分,现在机器人越来越火了,这也引发一些人的担心,他们觉得“机器换人”以后,会造成大范围的失业现象。其实不然,据美国机器人协会的一份统计,机器人取代了人在传统意义上那些机械性的、单调重复的工作,但与此相对应的是,在诸如智能化的程序设计、编写和数字化管理等方面却需要人的大量参与,这方面的空缺很多,就业潜国很大。
  智能制造切忌“一哄而上”
  我们中国人做事儿,容易产生“一窝蜂”的现象,大家不管各自的条件如何,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样盲目做无疑非常短视,也非常危险。五八年大炼钢铁就是一次最惨痛的教训,相信许多人还记得,当然时代不同了,这样极端的案例很难再发生了。
  有人说中国的产业有点象“历史博物馆”,各种时期,不同阶段的企业都有,不论从技术上,从规模上都是这样,很杂很乱。大家同时都去搞“智能制造”,现实吗?就算那些初级阶段的小企业能筹来资金投资高智能,有意义吗?生产“大头针”或“塑料桶”的企业都配上高端设备来生产,到底算是产业升级还是资源浪费呢?
  中国的产业很大,水平参差不齐,我们必须有的放矢,有选择性的进行结构调整,按照轻重缓急,有条不紊地推进。“工业4.0”确实美好,也很诱人,但我们企业很多尚处于1.5、2.0或2.5状态,怎么可能一蹴而就?古人有句话:“欲速则不达”,说得非常明白。
  此外,国家正推行“供给侧改革”,旨在建立企业的有效供给,也就是用户真正需要什么你企业就能生产什么,彻底改变国内市场长期形成的“用户不需要的,生产出来很多,用户需要的,企业生产不出来”的畸形现象。如果在智能制造发展中,在某些领域出现一哄而上的情况,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快速过剩的局面,造成企业经营的困难和资源的严重浪费,这无疑又形成新的“供给侧”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
  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国家号召要实现体制机制、合作模式、创新人才培养的三大突破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以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是有前瞻性的政策思路。只有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步伐。现在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以教学和生产为例,两者相脱离的现象一直存在。一位企业高工给笔者讲了一件事,说他们两年前研发了一款存储芯片,拿到高校一个技术论坛宣讲时,一位教授很新奇,他说还不知道国内已经有了这个技术,要求留一片来研究,结果企业给了他一大把,告诉他这个芯片早已量产,成本很低。这位工程师告诉笔者,学校课堂上讲的东西,很多都落后产业发展好多年,与时代脱节严重。这样的毕业生来到工厂,常常懵懵懂懂,一脸茫然www.cechina.cn,根本派不上用场www.cechina.cn,真不如一个普普通通的技工院校毕业生那样受企业欢迎。
  所以要打破产、学、研、用各自为政的局面,就要从国家发展的大局出发,由政府出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采取行之用效的措施,搭建出一个将不同人才和机构有机结合的科研平台,加快教学、科研与产业发展的同步,加快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机制,实现中国制造业的真正腾飞。
  制造业升级必先以仪器仪表为核心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以及东南亚和非洲的争夺,中国再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那样成为“世界工厂”(即代工王国),已然不可能,工业必须升级换代,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智造”。
  前一阵子,人们热议的玻璃大王“曹德旺跑路”事件,让国人可怕地感受到中国制造可能比美国制造还“贵”。曹德旺分析道,中国的天然气、石油、电、过路费、地租等,均比美国贵,但更贵的还是税负,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税负比美国高35%,按照中国目前一般企业的利润水平,大约有一半的营业利润都被收走了,制造业利润非常微薄www.cechina.cn,其中中小企业更艰难。
  中国制造2025”不仅需要智能制造等技术革新,更需要一场遍及各行业的“品质革命,工业制造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实现发展升级的‘国之重器,
  人类任何一次大的飞跃都是基于工具的巨大创新和根本变革驱动的,仪器是制造业的重要“工具”,是工业生产的“倍增器”,也是智能制造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随着工业更新换代,仪器仪表也必然要升级。不言而喻,仪器仪表行业在下一轮制造业的春天里,也会具非常重要的地位。着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指出:新技术革命的关键技术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由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三部分组成。测量技术则是关键和基础。据估算,仪器仪表行业仅占整个工业产值产值的6%,却能支撑起60%的工业产值。
  同时,仪器是制造业升级、智能制造的产物。随着现代仪器仪表的“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的发展趋势,比如当前微电子技能的提高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仪器仪表产品进一步与微处置器、PC技能交融,仪器仪表的数字化、智能化程度不时获得进步,它也是科持进步、智能制造的产物,是高精密的产业之一。因此,中国制造业升级,必先建立在以为仪器仪表为核心。
  总之,我国工业必须要升级换代,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智造”,相信在国家上下形成共识、多项合力推动之下,中国制造业必将迎来下一个春天。

版权声明:版权归控制工程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频道推荐

关于我们

控制工程网 & 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 全球工业控制、自动化和仪器仪表领域的先锋媒体

CE全球

联系我们

商务及广告合作
任小姐(北京)                 夏小姐(上海)
电话:010-82053688      电话:18616877918
rendongxue@cechina.cn      xiashuxian@cechina.cn
新闻投稿:王小姐

关注我们的微信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2003-2020    经营许可编号:京ICP证120335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2002318  服务热线:010-82053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