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资讯 > 业界新闻

日本制造业如何从经济去泡沫化的过程中扛过来的?

www.cechina.cn2017.03.15阅读 3359

  日本制造一直都是人类学习的榜样,日本产品已经成为品质优良的代名词,外观精美、工艺精湛、价格适中、品质上乘、环保节能、极致细节。近些年,日本制造的两大神器“马桶盖”与“电饭煲”更是遭到国人的疯抢。但其实很多中国人并不知情的是,在日本有个不成文的说法,日本制造的一等品自已用,二等品卖欧洲,三等品卖拉美,四等品卖中国和非洲。大多数中国人买回来的产品并不是日本制造的优质品,但即便如此,仍然挡不住国人“爆买日本”、“拯救日本”的热情与冲动。当然,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日本制造业的水平确实先进。


  2014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发布的各国工业竞争力报告显示,日本排名第一,德国、美国、韩国和台湾紧随其后
  日本制造为什么这么牛?


  1930年,丰田纺织厂开始生产汽车


  1 / 百年制造史
  很多中国人会纳闷,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好多年,中国人口基数这么大,中国消费市场这么大,中国政府这么擅长集中力量办大事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为什么制造业还落后日本这么多。这其实由制造业本身属性所决定,制造业不是资源、资金驱动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不是利滚利驴打滚,而是技术驱动、创新驱动,需要时间、需要沉淀、需要积累。
  日本制造业的崛起曾经历过三个阶段、超百年的时间:从明治维新到“二战”(1868-1939),“山寨”为主阶段,日本那时的产品在中国被称为“东洋货”;“二战”结束到1970年代初,模仿为主阶段,重点学习美国,使日本从一个经济崩溃的战败国发展成经济巨人;1970年代到1990年代,是创新超越为主的阶段,“日本制造”不仅登上世界舞台,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成为各国企业竞相研究、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在这三个阶段的发展中,日本制造企业的管理制度、企业文化、技术创新等等都得到快速的成长,先后诞生了享誉世界的丰田、本田、松下、日立、京瓷、索尼等企业,创造了“JIT、精益生产、6S管理”等经典企业管理方法,终身雇佣制和集体主义等企业文化也日益成熟,汽车、机床机器人、环保、生化等科技更是世界领先,稻盛和夫、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本田宗一郎也被世界尊称为四大“经营之圣”。
  2 / 一亿总中流


  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发展与整个经济成熟度、社会成熟度高度相关,特别是受到国内消费市场环境的约束。在日本经济如日中天的上世纪80年代,日本迅速成长为一个以中产阶级为主流的社会,甚至出现了“一亿总中流”的说法——一亿两三千万人口中,有一亿人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在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日本市场上,消费者对于高质量商品的需求远远超过了廉价商品,生产质次价低产品的中小企业,根本没有生存的土壤。
  在我国,中小企业由于竞争不过大企业,通常会打价格战或者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导致我们往往将假冒伪劣等词汇与中小企业联系起来。而日本人心目中的中小企业形象则截然不同,日本人认为中小企业在价格上、生产规模以及产品门类上都竞争不过大企业,所以绝对不生产技术含量低、有可能卷入价格战的产品。他们往往聚焦于某个特定细分领域,专为大型企业配套,解决某个特定的技术问题。日本制造业的真正实力,表面上看是三菱、丰田等这样的大企业,实际上来自于数千家这样在单项技术上默默钻研的小企业,这样的小企业占据了日本制造业的绝大多数。
  3 / 技术立国战略
  20世纪60年代起,日本开始从“贸易立国”转向“技术立国”,从强调应用研究,逐步转向注重基础研究,政府从政策、计划、财政、金融等方面,对发展应用技术、基础研究,尤其是对高技术大力引导和支持。在技术研发方面,日本有三个指标名列世界第一:一是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列世界第一;二是由企业主导的研发经费占总研发经费的比例世界第一;三是日本核心科技专利占世界第一80%以上。
  在技术教育方面,日本的普通学前和学校教育,不会教给学生任何具体的职业技能,但却非常注重培养孩子对技术钻研的兴趣。此外,技术一流的蓝领工人在社会中较高的地位是日本制造业强大的原因之一。在日本,蓝领工人甚至超过白领工人的收入,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8%以上,远远超过大学生,这也使蓝领工人有着不断钻研的动力。拥有传统手工艺技术的非物质文化传人不仅受到社会各界尊重,而且经常见诸媒体。
  4 / 信仰的力量


  为什么乔布斯喜欢去日本,却从没来过中国?有人分析是因为乔布斯喜欢日本的文化,喜欢日本的禅。日本的禅远远超过了宗教范畴,影响到方方面面,比如和艺术的结合,形成的歌道、书道、茶道、花道、剑道、艺道、柔道、香道等。日本的神道教则以万物有灵论为基础,从高山、大树、奇石、瀑布、海洋、田地、太阳、火、雷、各种动物到祖先的神灵,都可以成为祭祀崇拜的对象。日本流传有一个比较有趣的神,叫厕所之神,所以日本人十分重视厕所文化和卫生。
  当信仰与企业、职业相结合时,日本人强调职人精神、工匠精神,强调一生悬命、世代传承,打造百年老店。有一组数据,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中国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欧美企业平均寿命40年,日本企业平均寿命则达到58年。日本职场人用得最多的一个词是“本份”,把手头正在做的事做透是应份的,必须的。日本人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在日本,稍有瑕疵的商品,绝对无法下线。
  5 / 幕后的财阀
  日本制造业之所以久盛不衰、掌握全球产业主导权,与日本制造业背后的财团模式分不开。日本的实业基础,始自明治维新。那时,以家庭财阀为中心的三井、三菱、住友、安四等四大财阀就已初具规模。二战后,日本经济实现二次腾飞,在此过程中形成三井、三菱、住友、富士、三和、第一劝银“六大财团”,通过相互持股、系列贷款、人事互派等纽带形成了新兴的企业集群。财团模式被称为日本的“熊猫”,为这个岛国所独有。其核心由三个部分按照横向联合的方式组成,包括主力银行、综合商社和制造企业群。
  主力银行,能够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满足企业资金需求;综合商社解决了企业产品销售的问题。而基于财团的制造企业群,形成了稳定的金字塔模型。日本上下游制造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长达数十年、跨越好几代企业领导人。而且,配套企业只为少数大企业服务,订单稳定,市场风险也小,便可专注于技术研发。日本的很多小企业数十年如一日,只生产一种产品,专攻一门技术,磨练一项工艺。在一个领域长时间的专注,使这些企业更容易成为各自领域中的佼佼者。
  中国制造应该向日本学什么?
  前不久,有人分析说,中国的大型制造企业已经不输日本,中国与日本制造业的差距主要在于广大的中小企业。但其实,在中国,制造企业做大很容易,做强非常难,因为中国市场足够大。而中国制造企业学习日本,重点是学习中小企业该如何做强。
  1 / 拒绝诱惑
  在中国,很多制造企业小有成就之后,便立马开始“多元化”战略,投资房地产、投资股票证券。媒体上经常会看到,上千人的工厂辛辛苦苦一年赚的钱还不如一套一线城市房子的升值多。整个中国的大环境给人的感觉就是在抢钱,大家都盯着央妈注入的增量资金,整个经济正脱实向虚,7月份央行数据显示除了房地产外的实体经济都没有从金融体系获得资金,中国陷入投机怪圈。
  在这样的环境下,制造业企业老板面临的诱惑太多,而制造业本身是长线经营,需要积累、需要沉淀。咱们的老板应该明白,选择制造业、选择实业,就等于选择了一生悬命,选择了忍耐坚守,选择了生而孤独。要学习乌龟的哲学,静待时间的玫瑰,做慢企业、笨企业,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以专注的心态打造百年企业,形成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
  2 / 隐形冠军
  近几年,随着索尼、松下、东芝、夏普等品牌在消费领域遭遇滑铁卢,很多国人分析认为日本制造业走下神坛,甚至有人专门出书名为《失落的日本制造业》,但是在产业链的上游高端材料、高端部件领域www.cechina.cn,日本企业依然保持领先地位。消费市场多变,芬兰最终会失去诺基亚,美国会失去苹果,中国会失去小米,但支撑诺基亚、苹果和小米发展的无数技术公司和部件供应商并不会消失。
  在这个时代,我们的眼光不应盯着个别“露出水面”的最终消费品品牌,而更应关注隐藏在水面以下的巨大产业冰山。和日本相比,中国经济和创新的“底盘不稳”才是最值得担心的事儿。中国的中小制造企业应更加专注于细分领域,做细分市场龙头,做特色隐形冠军。
  3 / 技术立命
  在工业化初期,企业可以借助于微笑曲线的底部安身立命,积累第一桶金,但是在工业化的中后期,也就是当前中国正处在的时期,劳动力不再是优势,企业需要不断往微笑曲线两端转移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要么从销售上着手,成为销售引领型的企业;要么从技术上突破,成为技术主导型企业,但更多的情况是,销售与技术并驾齐驱。没有技术做不出好产品,销售再好也没用;销售不行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研发出来的产品也卖不出去,日本制造的消费品遭遇滑铁卢与日本企业太专于技术而忽略了消费市场分不开。
  对于中国的中小型制造企业来说,我们的相对优势在于市场、在于服务,我们的技术是短板,亟待提升。在中国真实的情况是,只要技术过硬,产品是不愁卖的。华为做手机,分分钟干死小米,原因就在于华为的技术十分强大,做工程的来做消费品简直是小儿科。中国的中小企业,应该学习日本,培育自身在特定细分领域的核心技术,这才是立命之本。
  4 / 文化立人
  日本制造的匠人精神、职人精神,日本制造的终身雇佣制,日本制造的精益生产、6S管理,日本制造的稻盛和夫、松下幸之助等经营之圣,这些文化的因素都在影响着日本制造业的稳定经营、持续经营。
  对于中国的中小企业来说,需要用文化来保持老板定力、用文化来形成企业凝聚力、向心力。最近服务的一家制造业企业,非常强调企业文化的建设,老板每天凌晨5点起床学习王阳明的心法,天天致良知;员工则广泛学习稻盛和夫的《活法》、《干法》,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探索与实践。文化建设使得这家企业原始股东几十年不分家,关系比夫妻还稳定。
  5 / 抱团取暖
  日本制造业之所以能够帮助日本从去泡沫的过程中扛过来,与日本企业之间的互帮互助的强链接关系分不开,与日本财团的企业群捆绑模式分不开。中国的中小企业也应该找到合适的组织(比如中小企业协会),抱团取暖,相互加持,经常交流,广泛合作。还可以加强与外部资源的整合利用,比如与上下游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去攻破最终的消费市场或者工业大客户。

版权声明:版权归控制工程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频道推荐

关于我们

控制工程网 & 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 全球工业控制、自动化和仪器仪表领域的先锋媒体

CE全球

联系我们

商务及广告合作
任小姐(北京)                 夏小姐(上海)
电话:010-82053688      电话:18616877918
rendongxue@cechina.cn      xiashuxian@cechina.cn
新闻投稿:王小姐

关注我们的微信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2003-2020    经营许可编号:京ICP证120335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2002318  服务热线:010-82053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