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资讯 > 业界新闻

中国智能制造新机遇 四大领域引关注

www.cechina.cn2017.02.27阅读 6182

  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已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升级。在这个升级的过程中,会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投资机会,且看联想控股旗下君联资本葛新宇和温彦斌基于投资实践带来的分析。
  1、全球迎来智能制造时代
  工业发达国家经历了机械化、电气化、数字化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具备了向智能制造阶段转型的条件。未来必然是以高度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智能制造系统,取代制造过程中人的脑力劳动。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智能制造贯穿“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环节,并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


  智能制造整个过程中将智能装备(包括但不限于机器人数控机床自动化集成装备、3D打印等)通过通信技术有机连接起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并通过各类感知技术收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通过工业以太网等通信手段,以及各类系统优化软件提供生产方案,实现生产方案智能化。
  智能制造的落地节奏为“从硬件到软件,从物理到网络”
  2011年6月,美国启动包括工业机器人在内的“先进制造伙伴计划”,2012年2月出台“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并设立美国制造业创新网络。2013年,德国实施“工业4.0”战略。日本大力发展协同式机器人、无人化工厂。2016年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阿尔法狗打败李世石举世瞩目。这些标志性事件,预示着全球已经快速进入智能制造时代。
  2、中国智能制造产业迎机遇
  第一,企业在扩大产能或新建产线时,均会优先使用综合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线,或对其原有生产线进行改造,以替换成本不断上升的人工。
  “只要能用机器,就不用人”已经成为长三角和珠三角制造业企业的共识。比如最近发展火爆的锂电池行业,国内大多数锂电池企业之前的产线自动化水平不高,很多生产环节如物料搬运、电芯卷绕、注液和测试等,都还是半自动甚至是手工作业状态,不符合大批量及高效率生产要求,也不满足动力锂电极其严格的安全标准。随着领导企业如CATL等掌握了动力电池的配方设计、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技术,生产线也逐步从半自动向全自动大规模制造过渡。下一步,提高动力电池的智能制造水平、完善验证测试方法和标准体系,是我国动力电池行业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任务,也为无锡先导智能等国内设备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第二,我国各地政府大力支持自动化以及信息化改造。
  各地政府纷纷出台包括人才引进和项目引导等各项政策,支持智能制造的相关项目。之前在传统制造业不常见的软件、物联网和系统互联等人才,一方面受“工业4.0”的宣传感召,另一方面切实也感受到了“中国制造2025”的政策支持,积极投身智能制造领域。此外,智能化改造已经成为部分地方政府大力推进的工程——“机器人产业园”成为珠三角和长三角最炙手可热的建设项目,产业园将加快产业链的集中并形成集聚效应,便于完善配套产业以及引进创业创新人才。
  第三,进口替代从愿景走向现实,已成为各类智能产线领域主要成长的推动力量。
  2010年以前,中国传统制造业景气度较高,外部以及内部需求旺盛,导致资本投入能够快速实现盈利,从而不重视产品研发和产品线的升级换代。2010年以后,随着我国内需下滑,同时外需受到东南亚等的新兴国家竞争替代,我国传统制造业景气度显著下滑。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率、优化生产过程,已经成为制造业的当务之急。比如先导智能的动力锂电池高速卷绕机,在多年的研发和实战经历后已经可以替代国外进口设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而且很多技术都是先导独有的并申请了发明专利,成为本土技术实现进口替代的优秀代表www.cechina.cn,并鼓舞着相关同行的进步。
  第四,中国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转换的红利型机会。
  2014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超全球总量的20%,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已跻身世界制造大国行列,国家对于高端制造业国产化支持力度逐年加大。同时大量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工程师人力资源迅速转换为知识红利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支持中国智能制造业迅速发展,逐渐在各细分方向如电动汽车、锂电、新材料、关键产线设备和物联网等行业,形成广泛性的“智造强国”的升级机会。
  预计到2020年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销售收入将超过3万亿元,未来五年的CAGR超25%。
  3、从十三五规划看中国智能制造战略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于2016年12月联合印发了《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2025年前,推进智能制造实施“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第二步,到2025年,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规划》提出十大重点任务:一是加快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二是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创新;三是建设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四是构筑工业互联网基础;五是加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广力度;六是推动重点领域智能转型;七是促进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八是培育智能制造生态体系;九是推进区域智能制造协同发展;十是打造智能制造人才队伍。
  《规划》十大重点任务的前两条,就是“加快智能制造装备发展”和“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创新”。《规划》提出到2020年,将研发一批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装备,使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50%;突破一批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核心支撑软件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30%。同时《规划》提出,要建设智能制造标准体系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开展标准研究与试验验证,加快标准制(修)订和推广应用,到2020年,制(修)订智能制造标准200项以上。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我国智能制造发展成效明显,以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为代表的关键技术装备取得积极进展。但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装备仍然受制于研发水平,这正是我国智能制造发展所面临的紧迫挑战。
  4、几大相关产业引关注
  01.机器人
  一方面,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但发那科、库卡、ABB和安川电机控制了国内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电机等核心零部件90%以上市场,意味着进口替代空间广阔。另一方面,2015年,美国制造业成本比中国长三角地区高约5%,到2018年将比中国低2-3%。在人力成本上升和全球制造业升级的推动下,机器人产业将上升至国家战略,未来10年机器人产业将迎来万亿规模。
  02.物联网
  2015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为7500亿元,增速30%以上,尤其是智能制造领域的工业物联网、以及智能交通领域的车联网,已形成一批成熟的运营服务平台。预计未来5年,将有近6万亿美元资金投入到物联网解决方案的开发上。到2020年,将有240亿台物联网设备接入互联网,中国物联网的整体规模将超过1.8万亿元。
  03.传感器
  智能制造将带动全产业和全领域的传感器应用和发展,从而成为新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2015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为1213亿元,近几年增速超20%。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并逐渐形成以北京、上海、南京、深圳、沈阳和西安等中心城市为主的区域产业带。未来五年,预计食品、物流、汽车、煤矿、安防等领域对传感器的需求将出现飞跃。
  04.3D打印
  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3D打印将拓展到医学、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未来三到五年,3D打印将进入产业化的爆发期。2014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约40亿美元,预计2018年将增长至125亿美元。中国3D打印市场规模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014年中国市场规模约47亿人民币,预计在2018年达到200亿。

版权声明:版权归控制工程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频道推荐

关于我们

控制工程网 & 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 全球工业控制、自动化和仪器仪表领域的先锋媒体

CE全球

联系我们

商务及广告合作
任小姐(北京)                 夏小姐(上海)
电话:010-82053688      电话:18616877918
rendongxue@cechina.cn      xiashuxian@cechina.cn
新闻投稿:王小姐

关注我们的微信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2003-2020    经营许可编号:京ICP证120335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2002318  服务热线:010-82053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