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天下看中国制造
中国的实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究竟怎样?
我们结合在中国制造业大省山东的调查,进行了一番评估。选择山东省昌邑市这个样本来做实证分析,得出一个结论:中国制造业大约有三分之一强的企业已经成功转型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实现了升级换代,今后就是壮大规模的问题;还有三分之一的制造业企业已经倒闭,或成为僵尸企业,无法挽救;最后还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处境困难,正在分化当中,在走向突破或是失败的紧要关口。
我们仔细考察了昌邑市的一个工业园区,在这个园区当中,企业运营的实际情况与上述评估结果几乎完全一致,有活力的制造业的比例几乎完全一致,显示这个样本是有代表性的。
我认为,中国制造业处于一个大转型的过程中。推动转型的压力因素很多,最常见的是成本因素。中国的城市化在很短的时间里大幅度推升了成本,这让中国制造业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但还有很多的因素也是值得注意的,比如资金回报率,这导致了很多资本退出实业转向了其他行业,尤其是投机性强的行业。技术视野,这也是一个关键因素。企业家因素比较多,如创业者的年龄、心态和接班人等等,都在发挥着作用和影响。所以,中国的实业或者说制造业出现大转型是必然的,但这绝非是中国制造业的消亡。
制造业数字化管理水平不亚于外国
中国制造业很弱吗?还是过去的管理水平吗?答案是否定的。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几年制造业的数字化水平已经大幅改善,很多中国制造业企业进行了大幅度的数字化改造,原本是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才能进行的数字化总控系统,现在已经全面普及到民营企业。这得益于国家推动大数据和信息集成系统的发展,同时也得益于一些地方政府的智慧城市建设。
昌邑的康洁集团是一家搞环卫的民营企业,是原环卫局长辞职出来办的。该企业由政府与民间合作,政府有20%的股份。它运用大数据、无源芯片和GPS定位等技术,可以在全国所有的合同城市,对每一个环卫工人的出工情况进行跟踪,随时可以了解每一部环卫车辆的动态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也可以看到每一位管理人员的工作轨迹。
目前这家公司每年的营业额达到15亿,税收5000万。他们甚至已经将业务发展到国外,承接了巴基斯坦和卡塔尔的城市管理(环境卫生)项目。在国外,他们是通过与当地合资开展业务,甚至拿下了一些危险地方的单子。
在金典化学公司,企业的总控和信息中心,甚至可以跟踪全国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每一部卡车的工作状态,包括司机的现场画面。即便是在民营企业,这样的数字化管理配备,也根本不新鲜了。
这得益于政府智慧城市的支持和共享。由此看,智慧城市的建设也是有经济效益的。如果要企业单独建设所有的系统,花费很大。但如果利用政府建设的现成的视像系统互相共享,企业可以大大节约投资。据介绍,企业仅视像监控一项就节约了8000多万元投资,每年的运营费用能节省400多万元。
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大规模应用,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尤其是精细化管理的水平。目前,昌邑很多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不低于全盘接管利物浦市政管理的英国Enterprise公司。
消费品制造业的瓶颈在于工业设计
中国的制造业起初是消费品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是后来进入的。据观察,很多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正在从消费品制造业转向利润更为丰厚、技术标准要求更高的成套设备制造。还有一部分民营企业则继续坚持在消费品制造业,但这部分制造业正在面临产品的设计瓶颈。
消费品生产的关键是精细制造,精细制造的关键是工业设计。
精细制造的关键是工业设计。
中国消费品制造最先面临的瓶颈是包装。随着包装行业的发展,这个瓶颈被突破了。下一个瓶颈是设计。消费品的设计是动态的,而且文化、品味和审美对其影响很大,大路货则难以吸引购买者。因此,解决设计问题,一定是软性的,涉及到知识产权、文化和艺术,涉及到工业设计的大问题。
山东昌邑的一个印染厂,设备很好,企业老板也投资了2、3亿,但企业基本是微利运行的状态(2%、3%的利润率)。他们的纺织印染产品,真的很糟糕,大红大绿,感觉很像农村娶媳妇的图案。他们自己也承认www.cechina.cn,自己的市场处于低端,高端的做不了。企业组建了一个设计师团队,管理还很严格,一个山东口音的设计师很自豪地介绍自己的团队,但这些所谓的设计师,大部分人其实更像是小保姆一样的女孩子。就这样,还要严密保密,因为竞争很激烈。产品说明了一切,设计上有很大问题,决定了产品在低端。
我们认为,企业要走出去解决工业设计问题。消费品制造业必须走出去,收购外国设计公司,聘请外国设计者,为中国的消费品带来优良的设计,同时还要在企业内部进行良好的工艺、工序整合,企业文化整合。在南方,有一些纺织和服装行业公司已经引入了外国设计师,但成效并不明显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大家还是继续涌到宜家,涌到国外去购物。真正的问题,恐怕出在整合环节,尤其是企业文化的整合,没有这种整合,好的设计就会被各种复杂因素以及看似合理的接口所吞没。
制造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不再是就业
通常制造业的就业人数总是很多,能让很多人致富,大家搞制造业的劲头很大。现在,这种现象已经彻底改变了,现代制造业已经来到了中国,改造了中国人印象中的制造业,而且这种转变是在很短的时间里发生的,并且迅速席卷了中国制造业。
在昌邑一家市场规模数亿的化学制造公司,雇佣的员工只有60人;一家上下游齐备的核心化学工业集团,雇佣员工人数只有460人,这已经算是雇佣人数很多的企业了。大多数盈利很好的大型企业,都讲究雇佣的员工人数少,尽量用机器人,因为这样可以节约成本。
制造业今后对中国经济的贡献主要是经济增长和财富收入,而不是就业。
生产轮毂的汽车零配件企业昌邑浩信集团正在大量使用机器人。如果工人工资超过每月5000元,那么用机器人就比雇佣人更便宜。这家企业有30%的产品出口,今后有50%的产品要出口。而出口市场对企业就是暴利。所以,企业也敢于大量应用机器人来生产。
企业这个账算清楚了,方向确定了,未来也就决定了。制造业今后对中国经济的贡献主要是经济增长和财富收入,而不是就业。
制造业竞争力丧失,主要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山东昌邑的美资企业康迈信,是专门生产汽车零配件的独立企业,主要产品是轮毂。中方持股30%,美资控股70%,但全部都是美国人说了算,中国区管理人员每个月来一次。
企业管理人员和我说,企业的盈利状态很好,尤其是在人民币汇率贬值的情况下,盈利状态更好。他说www.cechina.cn,中国制造业的主要对手是墨西哥,因为中国工人的工资成本与墨西哥几乎一模一样,而墨西哥距离美国很近,所以一般愿意搬家的制造业企业,是会考虑到墨西哥投资的。
就他们的企业来说,有两个原因让他们继续考虑在中国投资。一个原因是熟练工人,美国人已经很长时间没人干铸造行业了,工人都断档了,根本找不到人手。美国制造业主要缺的是中生代的人,35 55岁的,两头的人都有。现在美国的年轻人也愿意做制造业,但中间的人手没了,而中国这里的熟练工人还有的是。另一个原因是配套,在中国可以配套齐全所有的零部件,而在墨西哥是不行的,即便搬过去了,还要进口零部件,还要考虑汇率问题,反而麻烦。
我认为,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丧失,更多的是发生在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同时无法或是不愿意用机器人代替的产业。这些产业或是企业的竞争力是真的丧失了,只能转移到国外了,去找人工更便宜的地方。其他的产业,中国依旧具有产业性供应链上的优势,但因为成本上升,可能部分失去单位产品的利润优势。
流程制造业的产业整序启动
我把制造业分成“小制造”和“大制造”来考察。“小制造”是以企业为中心的制造,从原料到终端产品。而“大制造”是一种供应链基础上的制造,一家企业这里产出的废料,正好是另一家企业的原料,大家搬到一起,这个规模就扩大了,在供应链上各取所需,这是“大制造”,也是所谓流程制造业。
我在山东看到,很多的企业走向了“大制造”,各取所需,产业的整序已经启动。这中间地方政府做了艰苦的努力,不应抹杀他们的功绩。政府部门在产业园方面的管理水平提高,尤其是按照工业性质组建的产业园或是工业园,为产业按照流程组合,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于是一个完美的业态就出现了。
我在山东昌邑看到一家化学企业,本来要排放氯气、粉煤灰和渣碱的,不但有污染而且很难储存,保管的成本非常高昂。但地方政府引入了一批企业,分别围绕这家核心企业又建了6家企业,将尾料、废料变成了原料,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流程,变成了一个流程制造业体系。整个产业园区实现了资源共享,不但节约了政府的大量基础设施投资,极大减少了排放和污染,而且企业效益大幅度提升,实现了相得益彰的目的。
都是工业园区,搞法不同,差别很大!很多地方政府是弄来一家企业就完事,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来什么要什么,来的企业也是自生自灭。而像山东这样下大力气推动产业转变的,意味着有全新生命力的产业整序的开始。这种产业组合模式正在山东地方推广,来的中国制造业,如果都这么干,可以说大有希望,中国制造业将会迈进到一个新阶段。